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刑法
   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探析      ★★★ 【字体: 】  
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探析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9:16:58   点击数:[]    

测是指对个性犯罪心理形成发展的可能性所做的预测,包括初犯预测和再犯预测。⑥职务犯罪心理预测的内容,也就是一个人犯罪心理形成前后和犯罪前出现的一系列征兆。如人际关系反常,这在青年初犯时最为突出;贪婪的物质欲望;对工作或学习产生厌恶情绪;茶饭不思,终日惶惶不安;极力伪装自己,工作假装积极等等。这些犯前征兆,只能因人因事而异,虽有一定的规律,但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只要运用预测方法,注意观察,分析犯前征兆,就能为预防工作打下基础。

  2、改善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消除职务犯罪隐患。个体犯罪心理的形成,社会环境的和社会矛盾的影响不容忽视。为此,必须旗帜鲜明地加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消除腐败分子;鼓励诚实劳动和适度消费,反对享乐主义和不劳而获。

  3、加强公务活动的控制,减少职务犯罪机遇。职务犯罪心理形成后,只有与适宜的机遇条件发生联系后,才会转化为职务犯罪行为。因此,必须加强公务活动的管理和控制,防范于未然。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光靠检察机关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走专门机关预防与社会预防相结合的道路,建立全社会的预防体系。只有这样,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才有深度和广度,职务犯罪的蔓延之势才能被“截流”。

  4、逐步实现“高薪养廉”的经济保障机制。职业声望和收入地位发生严重背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收入序列的混乱和异常,反映了目前收入分配体制的不尽合理。这种混乱和异常,造成了人们某些价值观念上的困惑,也是使得一部分人试图通过一些不正当的社会行为来满足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的社会和心理的诱因。因此,以机构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在“精兵简政”的同时,逐步实现“高薪养廉”的经济保障机制。

  注:

  ① 见邱国梁《马克思主义犯罪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出版。

  ② 见申荷永《社会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

  ③ 见戴群策《试论犯罪心理的经济分析方法》,《公安司法研究文选》第187页。

  ④ 见胡爱精《浅析职务犯罪的心理特征》,《调查与研究》1999年第5期。

  ⑤ 同③

上一页  [1] [2] [3] [4]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20blog.cn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界定及相关问题

  • 下一篇文章:浅谈司法实践中认定贿赂罪时存在的两个问题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探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探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论洗钱罪构成要件的若干问题
  • ››论犯罪过程中的信息转移原理
  • ››网络犯罪停止形态
  • ››关于职务犯罪预防和惩治的对策研究...
  • ››对中国死刑制度的思考
  • ››紧急避险限度条件的追问——兼论为...
  • ››毒品犯罪特别累犯否定论
  • ››无罪推定原则的法律思考
  • ››法律与全球化语境下的我国刑事法修...
  • ››论计算机犯罪对我国刑事法之冲击
  • ››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探析
  •   文章-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20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