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刑法
   管窥当今青少年犯罪现状——浅谈其原因及应对措施      ★★★ 【字体: 】  
管窥当今青少年犯罪现状——浅谈其原因及应对措施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9:03:50   点击数:[]    

渠道不同程度的侵袭,都会使青少年陷入误区。所以学校应发挥好传递主文化的功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和习惯,同时,学校应加强普法教育,树立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有效地遏制青少年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七条的也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计划,结合常见多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对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进行有真对象的预防犯罪教育。”然而,在大力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有的地方仍然把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唯一标准,忽视人才培养的全面性,而当前学校政治课几乎是无所不包,就像一只口袋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法制教育内容自然也就成了政治课的一小部分,零碎地出现在各种名目的政治课程当中,不系统、不全面,无规律缺乏内在连续性。因此,教育决策部门应当及时修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建立法制课程体系,让法制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学科纳入计划和大纲,使法制教育在教材编写、课时分配等方面加以明确。

    (三)净化社会环境,加强社会监管力度

如何使青少年能够始终在一个健康的社会大环境中成长,是我们这些国家智能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条的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级人民政府组织下,实行综合治理。各方面共同参与,各负其责,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创造条件,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如:社区一方面对青少年开展经常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另一方面,通过设立图书馆、文化站、球场、健身等设施,举办各项文体活动机职业技能培训,想法设法吸引众多的青少年参与,更好的展现自我、完善自我。

 “三厅二室”是未成年人最喜欢聚集的场所,也是滋生违法犯罪现象的温床,务必请文化行政部门、工商行政部门严格执法,责令主管人员严禁未成年人进入。对学校周边的环境必须整治,对青少年危害较大的电子游戏厅、歌舞厅、网吧、台球室,以及这些场所的活动内容和时间进行严格的限制和规范,对利用上述场所毒害青少年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厉打击,不要一罚了事,必要时要追究其刑事责任。街道、居委会,要充分发挥“社区”的堡垒作用,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净化“社区”环境,最大限度地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另外,对青少年的科技兴趣与爱好要进行引导,老师在向学生讲授高科技知识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网络道德以及网络的法律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教育,把学生的思想引上正规,减少青少年犯罪。

(四)保持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青少年时期正是其生理、心理快速增长发育时期,随着身心状况的发展变化,其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并主动寻求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但由于他们独立把我自我和社会的能力较弱,这就构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个巨大的矛盾,使他们处于身心发展的“危险期”,因而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学会独立面对社会并调节心态去适应社会就显得十分必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五条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青春期教育、心理矫治和预防犯罪对策的研究。因此,作为家长除了要注意调节自己的心态,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外,还应注意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调节,教会他们如何面对客观现实、面对社会,还应教会他们如何去化解心理矛盾和心理危机,避免因严重的心理问题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作为教师应把教育学生视为己任,把思想教育工作渗透在本课堂。如政治课,除了宣讲教材中的正面理论、正面事例外,不妨结合社会现实中的一些阴暗面,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认清主流,训练学生“防腐”能力,增强“免疫”力。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康教育课不应避重就轻,在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时,不妨把性知识讲透,消除神秘感,避免学生因好奇而导致性犯罪。                                 

(五)建立健全预防信息犯罪方面的法律制度

 当今社会,信息无所不有,无处不在,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成了信息流动、交换的重要途径。青少年在网络环境下,既有亲社会行为,又有反社会行为甚至犯罪行为的发生,因而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青少年信息犯罪。对于预防青少年信息犯罪:一是加强对青少年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增强对不良事物的免疫能力;二是要提高单位领导的防范意识,从思想上认清青少年高科技违法犯罪得根源、危害和发展趋势,提高防范手段完善防范机制,高度重视并自觉抓好青少年高科技犯罪的防范工作;三是应根据一些新类型案件对现行的法律作出补充规定,以便在处理这类案件时有法可依;四是对利用高科技手段犯罪的青少年,要在重视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同时,强调依法处理,充分发挥处罚对本人的特殊预防作用和对危险分子的警戒作用。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如何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件关系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因此,作为家长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做好孩子的管理教育工作;学校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法制教育;社会上要净化社会环境,加强社会监管力度,完善法律制度,让青少年在健康、和谐氛围里生活、娱乐、成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注释:                   
①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条

② 〈人民公安〉(2002年,第3期,〈社会透视〉,作者:穆毅,人民公安报社出版)

③〈妇女生活〉(2002年第6期,〈社会透视〉,作者:赵海燕,〈妇女生活〉编辑部出版)

④ 《读报参考》(2002年,第7期,〈观察与思考〉,总编:谭泽,〈读报参考〉编辑部出版)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素质教育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2、《青少年犯罪研究资料选集》

3、中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4、《青年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5、《教育法学基础》,吉林教育出版社

6、《法学研究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20blog.cn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浅析贪污贿赂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 下一篇文章:论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缺陷及其制度重构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管窥当今青少年犯罪现状——浅谈其原因及应对措施”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管窥当今青少年犯罪现状——浅谈其原因及应对措施”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论洗钱罪构成要件的若干问题
  • ››论犯罪过程中的信息转移原理
  • ››网络犯罪停止形态
  • ››关于职务犯罪预防和惩治的对策研究...
  • ››对中国死刑制度的思考
  • ››紧急避险限度条件的追问——兼论为...
  • ››毒品犯罪特别累犯否定论
  • ››无罪推定原则的法律思考
  • ››法律与全球化语境下的我国刑事法修...
  • ››论计算机犯罪对我国刑事法之冲击
  • ››管窥当今青少年犯罪现状——浅谈其...
  •   文章-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20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