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刑法
   浅析贪污贿赂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 【字体: 】  
浅析贪污贿赂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9:03:47   点击数:[]    

等进行立法,保障党员和群众的民主监督权利等。(4)加强对贪污、受贿惩处的法制体系建设。只有将对权力的监督转化为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办事,才能有效制止贪污受贿犯罪发生。

    (三)加强法制建设。主要应抓住两方面:一方面要切实加强预防贪污贿赂犯罪的立法工作。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贪污贿赂犯罪的预防、监督、惩戒等方面的法规,如:《国家廉政法》、《反腐败法》、《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收受馈赠登记法》、《预防贪污受贿犯罪》等。形成一套比较完整和规范的预防贪污贿赂犯罪的法规体系,使预防贪污贿赂犯罪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在贪污贿赂犯罪高发期治乱要用重典,制定的法规要加大惩罚力度,量刑要从重,要增加贪污贿赂罪的政治成本和经济成本,在政治和经济上给予犯罪分子以沉重的打击,使其在党内无藏身之地。另一方面在执法中,要敢于排除各种干扰,执法从严、刚正不阿。一定要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特殊公民,只要违法的都要依法严惩,用严厉的惩罚措施来抑制贪污受贿犯罪的产生。在惩罚中必须加大贪官行为的成本,使他们所获利益与所承担的成本相当,甚至可以使贪官所付出的成本高于所获利益,这可以进行罚没经济制裁和公开披露。使贪官用违法手段获取的利益回归国家。这是惩罚贪污受贿行为行之有效的手段。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资本主义腐败思想的侵入,一些人宣扬“一切向钱看”,有些人为了金钱,竟然舍弃做人的原则。一时间贿赂之风盛行,污染着整个社会风气,危机着政治的廉洁清明。因此,要有效遏制贿赂犯罪,必须大张旗鼓地抓精神文明建设,弘扬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典型人物,让人们学有榜样,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唾弃贿赂,喊打腐败,时刻警钟长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和抑制贪污贿赂罪的发生。

    总之,打击和预防贪污贿赂犯罪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工作必须做得扎实有效,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减少这类犯罪。进一步让社会具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使国家政治廉洁清正,经济快速腾飞。

注释:

① 张萍、李健斌、漆敏敏《百万存款的背后》、杂志《中国监督》

② 杨安良《夫妻演“双簧”双双进牢房》、杂志《中国监察》

   2003年第15期。

③ 盛大林《贪官心惊肉跳的一年》、《大河新闻年鉴》 

2003年纪事第20页。

④ 李启松、朱振国《大河报》    2003年12月11日


主要参考资料:

1、周振想《刑法各论》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2年5月版

2、苏惠渔《刑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  1997年7月版

3、《调查中国》第二部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02年12月版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20blog.cn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及责任

  • 下一篇文章:管窥当今青少年犯罪现状——浅谈其原因及应对措施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浅析贪污贿赂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浅析贪污贿赂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论洗钱罪构成要件的若干问题
  • ››论犯罪过程中的信息转移原理
  • ››网络犯罪停止形态
  • ››关于职务犯罪预防和惩治的对策研究...
  • ››对中国死刑制度的思考
  • ››紧急避险限度条件的追问——兼论为...
  • ››毒品犯罪特别累犯否定论
  • ››无罪推定原则的法律思考
  • ››法律与全球化语境下的我国刑事法修...
  • ››论计算机犯罪对我国刑事法之冲击
  • ››浅析贪污贿赂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   文章-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20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