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就建什么家,不能生搬硬套、强求一致,要注意克服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 三是要有创新意识。“建家”要依据新时期的需要,紧紧围绕院、系工作中心,拓宽视野,寻找针对性的工作切入点,注重实干、讲求实效,善于用新的观念、新的思路和新的方式,赋予工会“小家”职能以现实意义,真正做到常建常新。 总之,提高思想认识是前提条件,它关系到建家工作的根本方向问题,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就容易陷入盲目状态;突出维护职能是核心内容,它关系到建家工作的根本落脚点问题,忽视维护职能建家工作就容易流于形式;注重特色创新是关键因素,它关系到建家工作的生命力的问题,没有鲜明的特色和创新,建家工作就会失去活力,难以发展。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劳动关系和利益关系矛盾会更加突出和复杂,高校基层工会面临的任务会更重,新课题会更多。切实加强高校基层工会“小家”建设在新时期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应引起党政工的高度重视,通过建家工作,把教职工群众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把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好、发挥好、引导好。使基层工会“小家”真正成为教职工可以依靠的、充分信赖的“家”,进而在广大教职工中逐步形成以校为家、爱校如家、说主人话、办主人事、尽主人责的氛围,团结广大教职工同心同德做好学校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炎琪.增强基层活力加快“小家”建设[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1,(2). [2]谢振安,常春.浅析高校工会工作协调关系的艺术[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4). [3]谢云章.关于高校工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若干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