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段无论如何先进,功能如何强大都不能解决图书馆学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严重危机,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图书馆事业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图书馆学理性的回归是历史的启迪和现实对我们的呼唤。我们有必要对图书馆学的认识历程进行重新认识和反思。”[10] 由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一直生活在一种技术化、技能化的环境当中,一直被所谓“指导图书馆实践”的绳子所束缚,对理性、对思辨、对精神的探求被认为是脱离实际,很少有人觉悟到图书馆学应该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研究并重,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于一炉,因为图书馆学不仅是“馆”学,而且是“人”学。21世纪的今天,人们还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这不能不说是图书馆学的一个悲剧。2003年10月23日,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四次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讨论会在郑州大学举行,会议争论的一个焦点就是图书馆学研究是否与实践相脱节,并形成了明显的两派人马、两种观点。一方是以图书馆工作人士为主的“实践派”,他们认为当前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不能指导实践,理论脱离实际;另一方被称为“学院派”,以来自于学校者居多,他们认为理论不存在脱离实践之说。 今天的图书馆学研究对象之争,其实质就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问题的再现。应该说,这场争论是非常好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不但不应该“搁置”,而是应该进一步扩大。并以此为契机,彻底解决一些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中悬而未决和模糊的认识,为图书馆学的发展扫清障碍。 上一页 [1] [2] [3]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