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管理论文公共政策
   试论公共政策的本质      ★★★ 【字体: 】  
试论公共政策的本质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23:09:20   点击数:[]    

言之,即政府不是直接采取针对该公共问题的行动,从根本上调整社会利益关系,而是开动宣传机器,推行政治社会化,以政府的价值判断影响公众,企图使公众感到:问题原来没自己想的那么严重;或者问题终究会得到解决!这是一种比较适用于对危机的暂时性处理的政策做法。它给人以安慰,能够暂时慰藉公众的紧张状态。例如,俄罗斯总统普京之所以能够在前总统叶利钦众多的接班人如切尔诺梅尔金、涅姆佐夫、基里延科、斯捷帕申等中间脱颖而出,创造世界政坛一大奇迹,根本上是因为他严格奉行了彻底消灭车臣叛乱势力,不参与国内政治斗争的公共政策。结果,通过车臣战争,俄国人民的视线由国内一直不景气的经济问题转移到了维护俄罗斯领土完整的车臣战争问题上,普京不仅消灭了车臣匪帮,而且也打掉了所有的政治竞争对手,通往克里姆林宫的大门从此为普京敞开了。

诚然,减少主观差距的政策做法颇具明显的马基雅维里主义的色彩,往往给人以玩弄权术、麻痹公众之感。政府“必须有足够的明智远见,知道怎样避免那些使自己亡国的恶行(vizii)”,甚至如果必要的话,“还要保留那些不会使自己亡国的恶行。”[18](p74)因此,这种公共政策的做法在特定情境下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任何公共问题都是基于利益而产生的。恩格斯深刻指出:“革命的开始和进行将是为了利益,而不是为了原则,只有利益能够发展为原则。”[19](p551)同时,任何公共问题的产生都必然有一个从萌芽到发展以至事态扩大的自然过程。公共问题的利益本性再加上其产生的过程特性,使得政府企图通过减少人民的主观差距来回避公共问题的做法很可能得不偿失,最后矛盾越积越大,直至引发大的社会动荡甚至革命。因此,公共政策在减少了人民的主观差距进而暂时减缓了问题的表层严重性后,应该毫不犹豫地转向公共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减少客观差距。

(2)减少客观差距,即公共政策着眼于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直接接受公共问题的挑战。具体说来,它包括生产社会利益;分配社会利益;交换社会利益以及消费社会利益。在前述对戴维·伊斯顿观点的批判中,笔者已经指明,他所谓的“价值”是比较含糊的,因此“为免于对‘价值’一词有宽泛的理解,同时又能突出公共政策的本质,不如把‘价值’改为‘利益’。”[20](p5)所谓利益,就是指人们认为对其生存与发展、自由与幸福具有现实必要性的一切资源和条件。同时,公共政策的实际功能决不仅仅止于利益的分配,还包括利益的生产或创制,利益的交换,利益的消费。详细的阐释可见上文对戴维·伊斯顿观点的批判,此处不再赘述。通过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公共政策能够减少客观差距,实现公共问题的根本解决。


综合上述分析,公共政策无论是从减少主观差距还是从减少客观差距,其着眼点都是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公共政策的本质在于:政府通过对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考量,在减少主观差距和减少客观差距之间做出选择,进而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公共政策既可能直接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减少客观差距,包括对公共利益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也可能置公共利益于不顾,仅仅通过降低或转移公众的期望值来减少其主观差距,缓和其不满情绪。

【参考文献】

[1]单天信.当代美国社会科学[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2][10]伍启元.公共政策[M].香港:商务印书馆,1989.

[3]Appleby, Pau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1949.

[4]林水波、张世贤.公共政策[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2.

[5]Tomas R. Dye.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New Jersey,1975,Second ed.

[6]朱镕基总理在2001年3月15日新闻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see http://www.people.com.com

[7]Robert Eyestone. The Threads of Public Policy: A study in Policy Leadership, Indianapo-lis,1971.

[8][美]弗里蒙特·E·卡斯特、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M].李柱流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9]竹立家等.国外组织理论精选[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11][美]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
研究[M].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12]谢俊义.新制度主义的发展与展望[J].[台]中国行政,“中华民国八十九年八月二十五日”,总第六十八期.

[13][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4][美]J.S.利文斯顿.受良好教训管理者的神话[J].哈佛商业纵览1971(1).转引自张金马.政策科学导论[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15]姜圣阶等.决策学基础[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6]毛寿龙.公共事务与制度选择.see http://www.comsixiang.com/000408/1.htm

[17][以]S.N.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M].张旅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18][美]詹姆斯·安德森.公共决策[M].唐亮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19][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M].潘汉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0][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1]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Research on the Essence of Public Policy


Abstract: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s a new research field, is becoming one of the words of mainstream in academic circles and real affair circles. But there is still enormous differences in the cognition of its basic analysis unit——“public policy”. With an attempt to set up an intact academic dialogue mechanism, this article first has a unique research of different views on public policy. And then by analyzing the solutions to public problem, this article concludes: the essence of public policy means that after considering it's own interests and public interests, government makes choices between reducing subjective disparity and reducing objective disparity, and then effectively solves public problems in time. Both are possible for public policy to adjust social interests relationship directly, reduce objective disparity, including the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exchanging and consuming of public interests, and to ignore public interests and only reduce people’s subjective disparity and pacify people by reducing or shifting their anticipation.

Key words: public policy; value; interests; distribution; public problem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当代中国公共行政价值取向的变革分析

  • 下一篇文章: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及对策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试论公共政策的本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试论公共政策的本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公共政策:谁之政策?何种政策?
  • ››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义―反思与批判
  • ››略论中国的管理问题
  • ››经验与理念——当前全国社区建设的...
  • ››现阶段中国城市社区管理组织路径的...
  • ››旁听、听证与公共政策民主
  • ››当前中国价格听证:基于结构和制度...
  • ››全球化与公共行政
  • ››网络环境下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文献资...
  • ››正与负:新的著作权法对图书馆之影...
  • ››试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危机处理中的...
  • ››试论公共政策的本质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