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田永坡(1978-),河北邢台人,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力资源市场研究室助理研究员,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
保留工资是工作搜寻理论讨论的一个关键问题①,是指求职者在就业时所能接受的最低工资,如果劳动力需求方提供的工资低于该工资,则求职者不会选择就业。国外学者对保留工资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通常以调查数据为基础,使用微观计量方法展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保留工资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②;第二,保留工资水平的决定因素。从国外的研究结果看,保留工资与失业保险金水平,求职者的受教育程度、性别、年龄、种族、婚姻状况、工作达到率等密切相关[1~4]。一般来说,保留工资随着失业补偿金和工作到达率的提高而增加。埃斯瓦尔·普拉萨德(Eswar Prasad)的研究表明,宏观经济环境也是影响保留工资的重要因素,他发现个人的保留工资与全国的失业率正相关,与地区失业率呈负相关。国内为数不多的研究显示,保留工资主要受失业保险金和退休金(内退费),社会关系网络,失业者的性别、年龄、家庭状况,失业前所在单位的性质、行业等因素的影响[6~9]。 上述研究对我们深入理解保留工资的设定、工作搜寻决策和相关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制定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但是,这些研究对影响保留工资水平的劳动力市场环境关注不够。实际上,当求职者面临的市场环境不同时,其保留工资是会有差异的。在充分竞争、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上,约束求职者保留工资水平的主要是人力资本水平、市场平均工资等因素;而在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中,情况则要复杂得多,除了考虑自身条件外,求职者保留工资的设定还要受到市场准入门槛、劳动力流动制度和不同劳动力市场的收益差距等因素的影响。 考察求职者保留工资的决策行为,劳动力市场分割是不可绕开的关键因素之一。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表现有多种,就中国的现状来说,城乡分割是最典型的一种,这种分割对我国的城乡就业差异、劳动力流动和收入差距等产生重要影响[10~12]。造成城乡分割的因素众多,其中又以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为主。这种制度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形成了以户籍为划分标准的两个市场。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具有城市户口的劳动力所能进入的劳动(转载自 www.qiqi8.cn 778论#文在线)力市场通常工资水平较高,工作稳定,我们称之为主要劳动力市场;而涌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所能进入的劳动力市场,则工资水平较低,工作环境较差,这类市场可以称为次要劳动力市场。中国城镇市场上的这种户籍分割,劳动者是充分知晓的,从理性决策的角度考虑,具有农村户口的劳动力在决定自己的保留工资时,会以农民工形成的次要市场工资水平为参考。另外,城市劳动力在就业时没有户口限制,可以在整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上进行工作搜寻,当存在工资差异时,可以较高的工资水平为参考设定保留工资。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在城乡劳动力的两种保留工资决定策略下,城镇户口劳动力的保留工资会高于农村户口劳动力的保留工资,这是本文要验证和讨论的关键问题。 本研究使用北京市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求职者保留工资的关系,考察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否对保留工资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影响,如果有,其影响程度如何。由于保留工资还会对就业结果、工资水平产生影响,因此,本研究还将为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城乡劳动力失业率的差异和收入差距提供新的理论解释。 一、模型设定、数据选择和变量描述 (一)模型设定和数据选择 本文使用的模型为半对数线性回归方程,这是保留工资研究中最为常用的一个模型,其具体形式如下: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7年的职业介绍数据库,这里简称为“2007北京职业介绍抽样数据”。数据的选取原则为:在全市所有职业介绍所登记求职人员中,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2万个样本。该数据库包括了求职者的个人特征和求职要求,比如保留工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是否为“4050”人员、登记时的就业状态、是否持再就业优惠证、求职工种、期望最低月薪和最高月薪等。 回归方程中的因变量是保留工资的对数,为了剔除奇异值,进行了如下处理:保留工资最小值不低于北京市2007年的最低工资标准,需要说明的是,2007年6月28日,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北京市人事局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对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因此,对保留工资底线的设置为,在2007年7月1日前登记求职者的劳动力,保留工资的底线为640元,低于640的样本剔除,在2007年7月1日后登记求职者的劳动力,保留工资的底线为730元,低于730元的样本剔除。保留工资最大值的确定方法是,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的《北京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③,把当年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中20%高收入户的月平均收入3388元作为最高标准,高于此值的从样本中删除,最终保留15788个样本。 在解释变量中,户籍是本研究的关键变量。样本中的户口共包括本地城镇、本地农村、外埠城镇和外埠农村四类。本文对该变量采取了虚拟变量的处理方式:把本地农村和外埠农村合并为农村户口并设为参照组,把本地城镇和外埠城镇合并为城镇户口。除了户籍变量外,求职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技能水平和身体健康程度作为控制变量进入保留工资方程,在已有的研究中,这些变量通常都会影响保留工资水平④。 表1给出了回归方程中各变量的定义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求职者个人特征和保留工资的统计分析 1.求职者的户籍和就业状态 从求职者的户籍构成看,本地城镇和农村户口的求职者是北京市劳动力市场的主要构成人员,二者占所有求职者的76.01%(见表2)。在本数据库中,还对本地城镇户口求职者登记求职时的就业状态进行了统计,按照所提供的选项,这里将其分为失业人员、在职人员以及退休和在学人员三类。在本地城镇的求职人员中,以失业人员为主,占本地城镇户口求职者的94.21%(见表3)。 2.求职者的人力资本特征 从全部样本看,各级受教育程度的求职者呈金字塔分布形状,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员比例逐步降低(见表4)。初中及以下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高中,二 者所占比例达到60.05%。技能水平的结构也呈金字塔形状,没有职称的求职者占到整体样本的60.13%。这说明,在样本人群中,以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求职者为主。 从分户籍求职者的结构看,本地城镇户口求职者的受教育水平呈橄榄形分布,高中的比例最高,其次为中专和职高,大学和初中及以下两个层次的比例最低。在外埠城镇户口的求职者中,高中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初中及以下,最后是大学、中专和职高两个层次,这与本地城镇不同。本地农村户口中各级受教育水平的构成为:初中及以下的比例最高,其次为中专和职高,高中紧随其后,比例最低的是大学。外埠农村户口中各级受教育水平的构成为:初中及以下的比例最高,其次为高中,最后是中专和职高、大学两个层次。在本地城镇户口、外埠城镇户口和外埠农村户口三类人口中,求职者的技能水平以没有职称为主,而本地农村则以初级职称为主,这可能与北京市近年来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投入有关。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保留工资决定的实证结果分析 借助保留工资决定方程和北京市2007年的职业调查数据,本文对保留工资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回归结果看,可以发现以下几点(见表5)。 第一,户籍制度是影响保留工资的重要因素。从回归结果看,与参照组农村户口劳动力相比,城镇户口劳动力的保留工资高出3.06%,与本文提出的假设一致,即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会对劳动力的保留工资产生影 [1] [2] [3]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