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管理论文工商管理
   国企改革的思路要超越左右翼      ★★★ 【字体: 】  
国企改革的思路要超越左右翼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23:27:21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撰写此文颇费心思,反复修改而不成。此期间人文知识分子鄢烈山批评张维迎,和一般自由主义者秦辉反对权力瓜分的文章陆续面世;参与目前改革方案的张维迎,周其仁也发表长文反驳郎咸平而且态度激烈,锋芒毕露。我要不断增加篇幅以容纳新的观点。现在到周其仁为止。

“超越左右翼”是我在1994年提出来的,作为《克林顿智囊——进步研究所》读书笔记发表在《博览群书》杂志,1998年我在《中国改革报》和《战略与管理》发表揭露“权力资本化”长文。计算“租金”的文章年年都有,反对权力资本化,权贵资本主义,坏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复辟”,在目前都可归纳为同一含义,就是反对权力资本瓜分。有良知的学者早晚会站到人民大众和宪法一边来。无论他是社会主义,自由主义还是“好资本主义”。

好汉不提当年勇。自己做什么都有历史见证,不必自吹自擂,不必互相吹捧,我从来不搞什么体系,我所关心的是国家前途和公共利益的实际问题,所以不必去维护自己理论体系和名声,人活得已经够累了。我曾在思想讨论会上多次提醒一般自由主义朋友与“新自由主义”划清界限,不要把社会公平的旗帜丢给自己最反感的“左派”。可惜听得进去的只有寥寥数人,秦辉“公平私有化”的观点我一直就赞成,且极力争取帮助他出书,只是没有成功而已,怎么说没有人支持呢?这次争论,一般自由主义者总体失语,被称为“中国良心”的茅予轼,吴敬链至今不发言,那些小自由主义者心里着急,不得不求助于远在美国的秦辉。如果在事关重大公共利益问题上总是失语,必定丧失社会影响力,再批判别人“煽动民粹”也是没有用的,现在是考验真假自由主义的关头了。我也期望更多的经济学家敢于从“中国经济学主流”的阴影下站出来,共同呼吁暂停MBO。

一、真正的改革是争取公开化和民主法制程序,MBO首先应该“叫停”

郎咸平质疑国有资产流失并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其勇气可嘉并在无意中影响历史进程。他呼吁国内经济学家回应,他其实不了解国内许多人已经进行了多年的艰苦斗争,但在特殊条件下,改革思路不幸被新自由主义主导并向权力资本倾斜,多次呼吁无效,大家已麻木了。

有人说朗咸平象一头公牛闯进瓷器店,表现出新自由主义之懊恼。得益于海外教授和财务专家身份,和那个愚蠢的起诉者帮倒忙,引起传媒聚焦和社会轰动,戳穿了“皇帝新衣”,把一个众所周知而又缄口不言的重大公共利益问题再次提出,打破了主流传媒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联手封锁。一场静悄悄的,对国有资产的瓜分运动已被揭露,这也是天意。

我不承认自己是新左派而自称“非主流”,一是不戴自由派设计的的政治帽子,二是与“左派”有分歧,主要就在国企问题。加上专业不同,我很少参加国企讨论,只是发表数十篇文章主张对工人进行历史补偿。这次参加讨论是为了打破学术垄断促进学术自由,希望能够深入并有结果。我和左大培韩德强上书全国人大,我的主要想法是:暂停MBO和外资收购国企,对于事关公共利益,公共财产,公共安全与政权合法性的重大问题,不能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和金融企业家私下决定,应停下来进行公民讨论和投票,经过全国人大先立法后处理,纳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轨道。

首先应反驳“国有企业改革不能停止”的意见。现在所有人包括流失的辩护者都不否认国有资产在严重流失,争论不在实证层面而在价值判断,即流失是不是不可避免,是不是市场化必要的代价,是不是没有更好办法只能采取MBO这类“次优”措施?既然在改革中流失不可避免,那么目前防止流失唯一办法就是暂停MBO式改革。表面说防止流失,实际上不停止MBO,就等于放纵流失,作为国有资产的管理机构和代理人才是“难辞其咎”。

某些人急不可待私下处理国有资产令人起疑:想利用目前时机将瓜分变成既成事实,这种“先突破后追认”的渐进改革手法我非常熟悉,但恰恰对国企改革不适用。涉及公共财产和重大公共利益,改革也进入公开化透明度阶段,必须走民主法制程序。目标和手段,手段更重要。以秘密手段私下处理公共财产,无论以什么漂亮口号为借口,提高多少生产力和效率,也不可行,自由主义者多年以来不是极力否定“革命党”搞秘密行动,以权力强制推行理想吗?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使用的是同样手段。这样处理公共财产,无视人民权利,不仅社会主义不接受,真自由主义也不应接受。少数人瓜分国有资产必定失败,第一个征兆是张五常败露。中国“精英”不可为所欲为,再逆民意而行!说反对意见“没有建设性”,是一种压制批评的手段。主张分光难道有建设性吗?好象医生对于病人说“你死了病就好了”,可笑之极。
二、确立争论底线和“超越左右翼”的基本思路

改革开放26年以来,关于国企改革已形成若干共识,没有必要由于郎咸平的挑战推倒重来,应结合新形势确立讨论底线,避免无谓争论。

第一,地方中小国有企业:实行国退民进,建立补偿机制

计划经济国家所有制是以高科技和军工为主体,适应国家安全和工业原始积

累需要建立的,历史作用不可抹杀。26年来在和平发展,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背景下进行体制改革是必然的,搁置存量发展增量的改革思路已走到尽头,现在触及的是存量本身及其背后的金融系统,并再度涉及稳定与安全,现在有权力资本化和经济民主化两条道路,必须反对前者选择后者。

从制度上讲原有国有制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经过利改税,承包制,股份制,甚至引入外资,破产兼并等一系列市场化改革,竞争性的中小国有企业已处理完毕,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基本划归经营者及其背后的权力系统,政府应该做的就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我10年以来多次建议,将上市公司国有股转为社会保障基金,国有制变为社会所有制,这不是私有化,而是建立马克思所说的,更高形式的公有制。30000亿国有资产变成社会保障基金进行资本运作,包括作为股市平准基金,将每年利润支付退休金,并逐步扩大到农村,先从鳏寡孤独开始。

既不维护国有制又不主张私有化,更与权力瓜分无关,这样的“建设性意见”为什么不被接受?因为它维护人民大众利益,不符合权力资本需要,所以就没有“可行性”。

第二,地方大中型企业:公平与效率并重,尊重工人选择

16万家国企,国资委只管189家,大多数地方管理的企业仍需改制,但应让职工代表大会参与改制过程,尊重工人选择权。工人不反对市场化改革,也没有经营能力,他们希望选择好经营者而不是掠夺他们的金融骗子。部分企业如郑州造纸厂,重庆3403厂工人特别有力,占工厂反对贱卖,政府不应镇压,可顺势由工人集体承包或购买企业,职代会选择经理。这种方式应成为地方国企改制的主要方法,地方政府加强监管,并通过人大公开进行。

第三,大型骨干国企:重新界定竞争,改组为战略产业

国家统计局报告认定在196个行业中有169个属于竞争性行业,应实行国退民进。我赞成在垄断和基础行业可把国家控股权缩小到相对多数,既可融资又可改制。“竞争性行业”现在是国际概念,国家应采用多种手段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行业”,和维护国家所有制,都不应成为指导原则。遵循“先立后破”的建设性原则,应首先确立国家主导的“战略产业”概念,包括国防高科技和骨干产业,以超越国有与私有之争,打破军工与民用界限,消除国内与国际划分。

建立战略产业的原则,应兼顾安全与发展,结合计划与市场。产业组织方式是国家主导骨干产业,主导方式包括国家采购,扶植民族品牌,参与制定技术标准,实行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以计划为主导,以市场为基础,通过公开招标建立加工产业链,联系国内外企业,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对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反思

  • 下一篇文章:国企改制的问题:社会化与资本化之争——质疑现代企业制度,挑战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现代企业制度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国企改革的思路要超越左右翼”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国企改革的思路要超越左右翼”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探索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
  • ››资产重组中的交易费用问题研究
  • ››信息网络-电于商务-现代物流
  • ››从洋货的质量门事件到支持国货
  • ››我国企业开展B2B电子商务的几点思考...
  • ››CIO是怎样炼成的
  • ››电子商务
  • ››中小型服装企业电子商务网站模式的...
  • ››电子商务与物流问题探析
  • ››探索电子商务发展之路
  • ››国企改革的成本该由谁承担
  • ››国企改革思路的反思
  • ››国企改革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 ››国企改革的思路要超越左右翼
  • ››国企改革:困惑、反思与转向——以...
  • ››国企改革中的国有资本退出问题
  • ››国企改革新药方:虚拟私有化
  • ››国企改革大转舵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