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管理论文工商管理
   国企改革的思路要超越左右翼      ★★★ 【字体: 】  
国企改革的思路要超越左右翼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23:27:21   点击数:[]    

矛盾”,并划分了侵吞国有资产的限度。退一步讲可以瓜分国有资产,至少不能浑水摸鱼,连私有财产一起瓜分了,这就是居民存款,城镇居民住宅的土地使用权,农民耕地的家庭承包权和集体所有权,国有资产中间存放的社会保障基金。国有资产与上述私有财产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中国又有非常强大的权力背景,只要一开口子,就会演变成“无度”瓜分,不可能不侵犯私人财产。在修宪问题上维护私有和公有没有什么差别,只要权力不受限制,“国民财产”就都成为案板上的肉。既然大家都承认这点,为什么还要匆忙开这个口子呢?

中国现在非常危险,国有资产一方面流失,一方面流失不完。政府还在利用权力使“国有企业保值增值”,从1995年5万多亿增加到2004年的11万亿。增殖依靠的是第一,溢价发行股票,将股民10000亿财产划归上市公司国有股净资产,类似国有化的圈钱无度已使股市崩盘;第二,垄断经营;第三,国债与银行贷款投资,负债与总资产同时增长,净资产没有增长。这样增值是不正当的,表面上维护国有资产,实际是给国资流失提供补充,当国有净资产为零的时候,再流失就是私人财产。银行呆帐和房地产泡沫增加,金融危机就临近了。因此,必须马上停止这类“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政策,也停止MBO之类的瓜分政策。

四、少数人瓜分国有资产的背景与结果

16万个国有企业属于国资委直接管理的189个,属于国防工业的500个,科技部还有大量的科研院所,应该由他们组成国家战略产业的主体,通过互相持股和加工订货与民营资本和外资组成产业链条,包括公开招标采购,尽量实行市场机制。其余大部分国有企业,仍需进行产权改革,但必须走公开化民主化的道路,严格防止少数人瓜分,否则宁可放慢速度。只要财政停止向国有企业投资,不再使用行政权力把社会财富强行向国有企业转移,现有国有资产11万亿,1万亿退还股民,3万亿改组为社会所有制的社会保障基金,还剩下8万亿,大概和负债差不多了。通过自然折旧和有秩序改制,国有资产自然缩小,退出大部分领域。没有必要大规模实行什么MBO,这样搞危险性极大,会引起瓜分无度。

把国有企业经理描绘成为“天马行空”式的创业者,个人天才,以为把国有资产分给他们就可以扭转局面,是新自由主义“产权理论”的误导。国企经营者是按照行政级别由党和政府任命的,经营离不开各方面关系。凭空得到巨额资产不仅引起老百姓反对,在国家权力系统内部也不能平衡,他还有上下级,还有退休的厂长和技术人员,国家机器还有党政军各个方面,说要分配国有资产,如何摆得平?如果说打天下的应该坐天下,那么应该首先分配给革命烈士和毛泽东,无论如何也轮不到现在的经理和局长处长们。

如果这些人得到巨额财产,也只能遵循“潜规则”,按权力系统再分配一次。其他分不到国有资产的部门会比照他们,用权力直接侵吞国民财产。比如北京几个局发文件剥夺香港嘉利来公司股份,长春一个工商局长出动劳改犯随意洗劫商品市场,这不是行贿受贿,不是国有化也不是私有化,而是违宪滥用公权直接剥夺国民财产,由暗偷变成明抢。腐败将升级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纵容少数人以改革名义瓜分国有财产,扶植一小撮金融寡头,进一步寻租和制造金融危机以掠夺国民财富——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政策设计我们并不陌生,在前苏联和拉丁美洲已经表演过了。有人从维护自由主义出发,反对权力瓜分,但否认与新自由主义理论有关,他们看不到新自由主义默认产权改革的权力背景,

早已背弃了自由主义。他们或许听不得对美国的任何批评,但我不得不指出,

这背后的确有阴谋,当然不是美国人民和学术界的阴谋,而是美国右翼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集团,利用中国改革开放出现的意识形态真空,特意挑选制度学派理论,并把张五常安排到香港以25时间专门推销,他们的势力控制了中国经济学界和许多媒体,诱导中国改革遵循“权力资本化”的道路下滑。在2002年十六大前夕,他们策划“张五常热”达到高峰,什么报纸什么机构什么人在活动,什么人是后台,什么人因此升了官发了财,都是清清楚楚的。美国法庭审判张五常几乎使阴谋败露,这也是天意。他们之所以急不可待,极力封杀反对意见,是因为这里面有巨大利益,而且时间已经不多。没有什么“历史必然性”,一小撮人的天才策划而已。

孙立平描述的“精英联盟”在这次瓜分中暴露无疑。权力资本代言人越来越猖狂,他们不否认国有资产流失,也不想防止流失,张五常的“国有资产送给掌权者”是他们的信条,为此不惜动用暴力镇压工农,为此需要以效率取代公平,需要神化市场经济鼓吹制度决定论;需要神化企业家贬低人民大众;需要把社会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历史和领袖妖魔化;需要制造国有资产贬值预期以便低价收购;需要把精心选择的“洋教条”以学术规范的名义压在中国知识分子头上并向决策层推销;需要鼓吹腐败有理和“代价论”,让中国大多数人民甚至国家安全利益,为培养一小撮金融寡头而牺牲。这样的“精英”绝不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代表,他们是贪污分子,窃国大盗,早晚要成为买办,并且被中国人民所识破,他们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中国正进入重要调整时期。从思路思潮理论,战略方针路线,到人事经济社会都会调整。总思路是从和平发展到国家安全,从打破计划到规范市场,从单纯经济增长到可持续协调发展,从不均衡发展到统筹兼顾。长期积累的经济社会矛盾不能再强行压抑,必须进行利益格局调整;追求GDP,引进外资,圈地热潮应降温,借机瓜分公私财产的天才策划应停止,认真总结反思26年,50年历史,大有必要。关于国有资产的争论,序幕而已。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对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反思

  • 下一篇文章:国企改制的问题:社会化与资本化之争——质疑现代企业制度,挑战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现代企业制度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国企改革的思路要超越左右翼”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国企改革的思路要超越左右翼”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探索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
  • ››资产重组中的交易费用问题研究
  • ››信息网络-电于商务-现代物流
  • ››从洋货的质量门事件到支持国货
  • ››我国企业开展B2B电子商务的几点思考...
  • ››CIO是怎样炼成的
  • ››电子商务
  • ››中小型服装企业电子商务网站模式的...
  • ››电子商务与物流问题探析
  • ››探索电子商务发展之路
  • ››国企改革的成本该由谁承担
  • ››国企改革思路的反思
  • ››国企改革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 ››国企改革的思路要超越左右翼
  • ››国企改革:困惑、反思与转向——以...
  • ››国企改革中的国有资本退出问题
  • ››国企改革新药方:虚拟私有化
  • ››国企改革大转舵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