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管理论文工商管理
   马克思企业理论是最科学的企业理论      ★★★ 【字体: 】  
马克思企业理论是最科学的企业理论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23:19:59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内容摘要]马克思企业理论是最科学的企业理论。从方法论角度看,其科学性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来认识企业的性质;二是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起源;三是将功能分析方法与动态、历史的分析方法相结合来探究企业形态的演化。
 
  [关键词]马克思,企业理论, 方法论

  From the angle of methodology to
 know the essence of Marx’s theory of firm

[Abstract] Marx’s theory of firm is the most scientific theory of firm, seen from the methodology angle, its science express at least in the aspects of three: from angle that the productivity and bargain that relation mutually unify to know the kind of the firm; from the angle that is mutually united with logic from the history to analyze the origins of the firm; combined together with development, historical analysis method and functional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appearance evolve .

  [Key phrase] Marx , theory of firm ,methodology



马克思企业理论是最科学的企业理论
——从方法论角度的认识
 
深入地研读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我们就不难发现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才是最科学的企业理论,其科学性的根源在于研究企业问题的科学方法,在这一点上西方现代企业理论是无法比拟的。下面,我们将从方法论角度,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马克思企业理论的精髓(改成)科学性:
一、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来认识企业的性质
西方现代企业理论倾向于从交易或交换的角度来认识企业的性质。科斯1937年发表了《企业的性质》一文,首开从交易的角度认识企业的先河。此后,沿着科斯开创的从交易角度认识企业的传统,张五常、威廉姆森、阿尔钦、德姆塞茨、杨小凯、黄有光、哈特、詹森等经济学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对企业的认识。但总得看来,他们普遍认为,企业是一个有效率的契约组织,是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为了各自的利益经过互动而形成的一个契约关系网络。这样的看法是非常片面和肤浅的,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能将企业与其他组织区别开来;一是不能很好地解释契约为什么签订、签约人的利益来自何方、不同的签约人的契约权利和义务为什么不同等问题。
马克思则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从生产和交易两个层面,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性质给出了完整、科学的认识。
(一)从生产力角度看,企业是以生产商品为首要职能、以劳动的分工、协作为基础的技术性组织
1、生产商品是企业的首要职能
在社会经济形态层面,马克思认为是生产决定交换,生产是第一位的,交换是第二位的。“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是由生产的发展和结构决定的”,“交换就其一切要素来说,或者是直接包含在生产之中,或者是由生产决定”。[1] (p749)就社会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来说,生产职能也是其首要职能。马克思在分析资本总公式时指出,“只有在越来越多地占有抽象财富成为他的活动的惟一动机时,他才作为资本家或作为人格化的、有意志和意识的资本执行职能。因此,决不能把使用价值看作资本家的直接目的。他的目的也不是取得一次利润,而只是谋取利润的无休止的运动”。[2](p179)要做到这一点,资本家就不能只停留在流通领域,因为“流通或商品交换不产生价值”。要“谋取利润的无休止的运动”,他就需要在流通领域 “用内行的狡黠的眼光物色到了适合于他的特殊行业(如纺纱、制靴等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2](p215--216)然后将他们投入“挂着‘非公莫入’牌子的生产场所”。在那里,资本家关心的是两件事情:“第一,他要生产具有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要生产用来出售的产品,商品。第二,他要使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大于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了购买他们,他已在商品市场上预付了宝贵的货币——的价值总和”。[2] (p217)从上面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生产商品是企业的首要职能。交易职能是从属于生产职能的,是为生产职能服务的。针对这一点马克思早就深刻指出:“他说人们再也抓不住他的把柄了。以后他要在市场上购买现成的商品,不再自己制造。但是,如果他的所有资本家弟兄都这样做,他又怎能在市场上找到商品呢?而他又不能拿货币当饭吃”。[2] (p223)
 2、以劳动的分工、协作为基础的技术性组织
 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过程,首先便表现为一个劳动过程。从这个过程看,企业是一个以劳动分工、协作为基础的技术性组织。第一,在同一劳动过程中同时雇佣人数较多的雇佣工人,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不仅提高了个人的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生产力——“集体力”,这构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形式。第二,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在工厂手工业上取得了自己的典型形态,这种协作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具有特征的形式。第三,在机器大工业阶段,劳动的分工、协作是围绕机器展开的,“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现在成了由劳动资料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技术上的必要了”。[2] (p443)
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技术性的一面
在资本主义企业的劳动过程中要发生两类关系:一是人与生产工具的关系;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技术性的一面,反映着为劳动过程顺利进行的技术的要求。首先从劳动者的分工关系看,把劳动者分配在不同工序上,可以充分利用分工的好处。“如果劳动过程是复杂的,只要有大量的人共同劳动,就可以把不同的操作分给不同的人,因而可以同时进行这些操作,这样,就可以缩短制造总产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2] (p380)其次从劳动者的协作关系看,劳动者的协作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者在有计划地同别人共同工作中,摆脱了他的个人局限,并发挥出他的种属能力”,[2] (p382)“在大多数生产劳动中,单是社会接触就会引起竞争心和特有的精力振奋,从而提高每个人的个人工作效率”。[2] (p379)最后从资本家与劳动者的关系看,为了协调劳动者的分工、协作,确保制造产品的社会劳动过程顺利进行,需要资本家发挥管理、监督、调节的职能。“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2] (p384)“随着许多雇佣工人的协作,资本的指挥发展成劳动过程本身的进行所必要的条件,成为实际的生产条件”。[2] (p384)
(二)从生产关系角度看,企业是以契约为纽带连结起来的、具有科层等级结构特征的、反映资本剥削、压迫雇佣劳动关系的制度性组织
1、以契约作为联结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纽带
企业的运营过程是生产过程和交易过程的统一。“谋取利润无休止的运动”的资本家既不能只停留在流通领域,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契约是他联结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纽带。在流通领域,一方面他作为特殊商品—货币的所有者同劳动力、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相对立,“他们是作为自由的、在法律上平等的人缔结契约的,契约是他们的意志借以得到共同的法律表现的最后结果”。[2] (p204)另一方面,他作为生产过程的成果—产品的所有者同市场上其他的货币所有者通过“具有契约形式的法的关系”,转让产品,回收货币。在生产领域,他执行契约,“着手消费他购买的商品,劳动力;就是说,让劳动力的承担者,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消费生产资料”,[2] (p216)将资本生产出来和再生产出来。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流通领域的这一系列的契约不过是为生产过程或价值增值过程做准备,将企业看作是契约关系网络的看法是非常肤浅的,是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决定这些流通领域的契约关系,而不是相反。
2、企业中人与人的之间的关系集

[1] [2] [3] [4]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加强声像档案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 下一篇文章:德性与制度化规则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马克思企业理论是最科学的企业理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马克思企业理论是最科学的企业理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探索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
  • ››资产重组中的交易费用问题研究
  • ››信息网络-电于商务-现代物流
  • ››从洋货的质量门事件到支持国货
  • ››我国企业开展B2B电子商务的几点思考...
  • ››CIO是怎样炼成的
  • ››电子商务
  • ››中小型服装企业电子商务网站模式的...
  • ››电子商务与物流问题探析
  • ››探索电子商务发展之路
  • ››马克思企业理论是最科学的企业理论...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