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管理论文 → 成本管理 |
|
|||||
变动成本法下税前净利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10:08:08 点击数:[] ![]() |
|||||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一、空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概念及某区别 (2)运用税前净利数学模型计算变动成本法下的税前净利。 1997年:u=15,000-(15,000/6,000)(4,500-0)-(15000/X)×0=3,750 v2=26,250-3,750=22,500 1998年:u=15,000-(15,000/4,000)(5,000-1,500)-(15,000/6,000)×1,500=-1,875 v2=25,9475-(-1,875)=27,350 1999年:u=15,000-(15,000/4,000)(4,000-500)-(15,000/4,000)×500=0 v2=17,650-0=17,650 通过上面对变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的计算,可得出相同的结论,而运用后一种方式计算会大大减轻工作量。 三、变动成本法下税前净利润学模型在我国的应用 我国企业按完全成本法计算成本时,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是可辨认的变动性生产成本,可以按产品的品种直接计入产品成本,而制造费用(指维修用材料、维修人员工资、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按生产数量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需按成本习性分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那么企业在对制造费用归集分配时,可设立一个辅助帐,利用个别辨认法、历史资料法等方法,将各产品应承担的制造费用分解成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在损益表编制出来以后,直接利用辅助帐中的变动制造费用资料便可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变动成本法下的税前利润。计算变动成本法下税前净利指标的作用: 1、能够促进企业改变经营观念、重视市场、以销定产。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三年销售量,1998年最多,1997年次之,1999年最少。从表3中可以看出,变动成本法下三年税前净利也是1998年最多,1997年次之,1999年最少。税前净利与销售量同步增长,这样更能促使管理部门重视销售环节,把注意力集中在研究市场动态,搞好销售预测,以销定产,防止盲目生产。 2、便于预测每种产品盈利能力,有利于企业正确进行生产经营决策。 经营管理上许多重要决策都要以每种产品的盈利能力作为重要依据,而盈利能力是通过边际贡献来表现的。边际贡献是产品销售收入扣减变动成本后的余额或税前净利加上固定成本及固定性制造费用。运用变动成本法下的税前净利指标可以计算边际贡献。按上例资料可得: 1997年边际贡献=22,500+(1,000+2,100+4,050)=43,650 1998年边际贡献=27,350+(15,000+2,100+4,050)=48,500 1999年边际贡献=17,650+(15,000+2,100+4,050)=38,800 边际贡献是短期决策分析中广为应用的重要指标,它为计算损益平衡点、开展本一量一利分析创造条件,有利于规划企业目标利润,也有利于企业内部单位划清经济责任,进行成本控制和考核。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