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摘要:通过对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进行管理方格分析,划分相应的类型,有针对性地制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案。基于管理方格图的结果,实施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兼职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承担理实一体化教学,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队伍的层次和水平,从而更好地完成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任务,有效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管理方格论,“双师型”教师,教师队伍结构,教学团队 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动手能力,并且适应某一类专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这与普通本科院校培养学生具有完整知识结构、具有较强自学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的要求有极大的差别,因而,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也与本科普通院校那种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有着巨大的区别。高职教学模式是以工学结合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即“学中做,做中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要求学生一方面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水平,而能够进行实训教学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
管理方格理论(Managerial Grid Theory)是由美国管理学家罗伯特·布莱克(Robert R.Blake)和简·莫顿(Jane S.Mouton)在1964年提出的,除了用来研究领导方式外,还可以用于研究具有两种属性的某一事物。“双师”型教师具备理论和实际操作两方面的属性,在“双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可以借鉴管理方格理论的思想,用管理方格图对教师队伍的人员组成进行分析,从而有的放矢地制定培养方案,指导这一工作有序和有效地进行。
一、专任教师队伍管理方格分析
将理论传授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分别作为横纵坐标绘制出管理方格图,如图1所示,所有的专任教师都可以按照这两种维度放入其中的某一个方格中。
从管理方格图中可以看出,专任教师主要分为五种基本类型:
(一)不合格教师
图1中(1,1)类型的教师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都很差,理论和实训教学水平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对于这一类型的教师还要区别对待:对于那些年龄较大、没有提升空间的教师要逐步将其转为非教学岗位,不再承担教学任务;而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因他们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可以通过精心的培养来使其在管理方格图中向更佳的位置移动。
(二)理论教师
图1中(9,1)类型教师理论素养高,具有极高的理论课教学水平,但缺乏实践经验,实操水平低,不能承担实训课的教学工作。这种类型的教师适合从事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的教学工作。对于那些有提升空间的此类教师,可以通过到企业参加工程实践等方式来使他们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操水平,使其在管理方格图中的位置向上平移。
(三)实训教师
图1中(1,9)类型的教师实际操作能力强,具有极高的实训教学水平,但缺乏理论素养,甚至有些人的学历为大专程度,难以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不能承担理论课的教学工作。这种类型的教师适合担任实训教师。对于那些有提升空间的此类教师,可通过学历进修等方式来提高其理论素养,其在管理方格图中的位置可向右平移。
(四)中庸型教师
图1中(5,5)类型的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理论和实训教学水平不高,其具有一定“双师”素质,但与“双师”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可以通过培训使其在管理方格图中的位置向右上方平移,即向(5,9)和(9,5)靠拢。
(五)“双师”型教师
图1中(9,9)类型的教师具备极高的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理论和实训教学水平都较高,与“双师”型教师的特征与要求相吻合,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也代表高职院校教师业务水平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除了上述五种基本类型外,还有四种次要类型的兼职教师:准理论教师(5,1),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但不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准实训教师(1,5),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训教学水平,但缺乏理论素养;偏于实训教学的准“双师”型教师(5,9),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训教学水平高,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偏于理论教学的准“双师”型教师(9,5),理论素养和理论教学水平高,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前两种类型的兼职教师,如果具有提升空间的,应对其进行培养,既可以先提高理论素养或实际操作能力,在管理方格图中的位置向右或向上达到顶点,再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或理论素养,也可以先培养其所缺乏的实际操作能力或理论素养,在管理方格图中达到(5,5)位置,再做进一步的培养。后两种类型的教师因为其距离“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最为接近,所以应是学校重点培训的对象。
二、兼职教师队伍管理方格分析
兼职教师分校内兼职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前者是在学校各职能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后者主要是来自企业行业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拥有实践经验,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将体现教学经验的知识传授水平和体现工作经验的作业技能水平分别作为横纵坐标绘制出管理方格图,如图2所示,所有的兼职教师(包括院内兼职教师和院外兼职教师)都可按照这两种维度将其放入其中的某一个方格中。
从管理方格图中可以看出,兼职教师主要分为五种基本类型:
(一)不合格的兼职教师
图2中(1,1)类型的兼职教师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都很少,缺乏工作技能而且授课水平低,因此这一类型的兼职教师应该被淘汰。
(二)学究型兼职教师
图2中(9,1)类型兼职教师授课水平高、经验丰富,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实践不足。院内兼职教师大多属于这种类型,他们处于学校的非教学岗位,很多人长期承担兼职教学工作,有的人还是从教学岗位转为非教学岗位的,因此他们都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同时由于他们一直处在学校这样的封闭环境中,因而缺少所授课程的实践经验。因为他们是非教学岗位的兼职教师,不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对象,因此这种类型的教师比较适合于作为理论教师去讲授一些基础性的课程。
(三)“茶壶型”兼职教师
图2中(1,9)类型的兼职教师实践经验丰富,技能素养高,但其缺乏教学经验,难以将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这种类型的兼职教师大多来自学校外部的企业,他们的经验和技能是高职院校所需要的,应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对其进行教学方法的指导,同时让其观摩相关专业的其他优秀教师的授课过程,从而提高其教学水平,使其在管理方格图上的位置向右平移。
(四)“备胎型”兼职教师
图2中(5,5)类型的兼职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具备一定素养,能够承担教学工作但水平一般。这种类型的兼职教师不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首选,学校在找不到更好选择的情况下才会将教学任务交给他们。
(五)“完美型”兼职教师
图2中(9,9)类型的兼职教师既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授课水平高,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技能素养高。这种类型的兼职教师很多都是来自企业,具备“双师”型教师的特征,是高职院校最需要的兼职教师。对于他们学校应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常年聘用。
除了上述五种基本类型的兼职教师外,还有四种次要类型的兼职教师:准学究型兼职教师(5,1),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但缺乏实践经验;准“茶壶型”教师(1,5),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缺乏教学经验;具备一定教学经验的准“完美型”兼职教师(5,9),其授课水平有提升的空间;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的准完美型兼职教师(9,5)。前两种类型的兼职教师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应该选用的,后两种类型的教师是学校可以聘用的,而且可以帮助其通过努力可在管理方格图中向(9,9)的位置移动。
三、“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的制定
在绘制完成学校教师的管理方格图后,就可以有针对性 [1] [2]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