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政策在“减负纾困”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包括减税清费、补助资金、缓解融资难、改善经营环境等,但对“培养能力”的关注还不够。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中小企业培训服务对于中小企业提高生存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非常关键。中小企业受自身条件所限,比大企业更依赖社会化的培训服务体系,国际经验表明,完善的中小企业培训服务体系是提高中小企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应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
发展现状
主持人:请问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培训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怎样?
王辉:我国针对中小企业的培训服务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中小企业政策的逐步完善,以及企业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需要,中小企业培训服务获得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化培训主体广泛参与,政府和市场良性互动,涵盖技能、管理和创业培训的服务体系。
从培训需求角度看,我国工商登记的中小企业超过11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3400万个,普遍存在规模小、实力弱、整体素质较低等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充分认识到,员工培训可以实现管理提升、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等多重效益,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当前中小企业对培训尤其是管理培训有着迫切的需求,渴望通过管理培训来挖掘管理潜能、提升管理水平、改善企业效益,中小企业培训服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贾涛:从中小企业培训服务体系培训供给主体看,主要可分为三类:一是以企业法人形式存在的各类培训公司,主要面向市场提供商业性培训服务;二是各类技工学校、职业学院等机构,是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面向市场提供商业性培训服务;三是政府有关部门及其下属机构设立的公益性培训机构。
三类培训机构各有特点,互为补充。其中,培训公司以管理培训为主,充分了解企业需求、市场适应能力强,灵活采用企业内训、公开课、远程教育、诊断咨询等服务方式,能较好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是职业教育体系的有力补充。据估算,目前全国已有各类管理培训公司3万多家,是中小企业培训服务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
王继承:政府及相关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在培训服务体系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一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培训工作,国家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的系列政策文件中均把开展培训和支持培训机构发展作为重要的落脚点,许多地方也结合自身情况出台了人才规划和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把创新方法、理顺机制、加大投入作为加强中小企业培训工作的着力点。
另一方面,中央和各地政府也直接举办了一些基础性、公益性的培训活动,如中央层面的银河培训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中小企业管理提升计划等,江苏针对各类企业家制定了相应培训计划,深圳开展了中小企业领军人才或产业紧缺人才培训等。
总之,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中小企业培训服务体系,体现了近年来中小企业政策和职业教育培训政策的积极成效。概括而言,中小企业庞大而迫切的培训需求是现实基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投入是重要保障,而培训机构尤其是市场化培训企业不懈的业务模式创新是活力源泉。
问题和政策建议
主持人: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培训服务体系发展面临哪些主要问题?
王辉:囿于体制机制环境,当前中小企业培训服务体系发展中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值得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对中小企业培训的认识依然不够,企业培训需求尚待引导和挖掘;中小企业培训服务的管理体制和政策缺乏协调;中小企业培训服务业发展尚不成熟;公益性培训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实际需求。
主持人:应该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培训服务体系发展?有何政策建议?
王辉:当前应把加快建立符合国情的中小企业培训服务体系,作为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重要着力点。中小企业培训服务体系是一个涉及政府、中小企业、培训机构、中介组织等的完整系统,应从不同角度制定政策来促进体系的健康发展,既要重视增强供给能力,也要关注鼓励需求和协调供求关系。
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类型培训需求的特点,灵活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市场自主提供、公益性培训等服务供给方式和运行机制,以确保培训服务绩效的最大化。尤其是要高度重视培训服务业在中小企业培训服务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结合我国国情和国际经验,社会化、市场化、规范化的培训服务业是整个培训服务体系有效运转的坚实基础,大力促进市场化培训机构和培训服务业的充分发展应成为政策重点。
贾涛:应该加快完善中小企业培训服务管理体制。
首先,建立健全管理培训管理体制,把管理培训业作为重要的新兴生产性服务业从教育附属产业中剥离出来,承认培训机构的营利性,建议将工信部门作为管理培训业主管部门,统筹负责该行业的发展规划、市场监管和资源配置等,并协调与相关部门的关系,形成以工信部门为主,各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建议充分发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推动建立跨部门的培训合作机制。
其次,探索创业培训管理体制,创业培训与管理、技能培训关系密切,很多国家都把它作为管理或技能培训的一部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考虑到创业培训往往与创办小微企业、提高经营素质直接相关,建议以工信部门为主探索建立创业培训管理体制。
再次,理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管理体制,建立有效的部门协调机制,协调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关系,将职高、中专与技工学校等的学籍、课程设置串联起来,统一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的评价测试标准,使职业教育和培训真正与产业发展和就业市场紧密联系。
此外,加快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尽快明确经营性民办培训机构的性质,允许其以培训机构名义合法开展业务,并享有相应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
王辉:还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开拓中小企业培训服务需求。从国际经验来看,有效的需求刺激政策是完善中小企业培训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可考虑以下方面:
一是充分挖掘企业培训需求。加大培训补贴力度,灵活采取“培训前补贴”和“培训后补贴”等方式增进培训效果。建议在现有鼓励企业提取职工工资总额2.5%用于培训费用在税前计入成本的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税收减免力度,将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高技能人才等的培训也纳入税前成本扣除范围,借鉴促进科技投入的政策,对企业培训投入试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等。
二是强化对培训供给方的政策支持。通过税收优惠、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合理控制培训费用,降低培训成本。扩大对培训机构的税费减免适用范围,降低或取消培训机构经营范围的前置审批门槛,变适用优惠税率资格的“事前审批”为“事后监督”模式等。
三是营造重视培训的制度环境。逐步扩大持证上岗管理的强制适用范围,完善国家职业词典,拓宽劳动技能鉴定的岗位面,逐步严格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加大强制性岗位上岗资格的范围。将培训证书与各种政策优惠措施挂钩,促进企业形成重视培训的良好氛围。加强劳动法对企业出资培训行为的保护力度,合理引导劳动者处理好接受企业培训与跳槽的关系,保护企业培训投入积极性。通过舆论宣传引导更多的企业关注培训、重视培训,真正走上内生式增长道路。
贾涛:积极改善公益性培训服务供给机制也很重要。公益性培训是中小企业培训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应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参与相结合,在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着力完善“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机制,改善公益性培训服务供给机制,切实提高培训实效。
首先,要合理界定公益性培训范围。对于市场需求活跃、以满足个性需求为主、企业有强烈自费意愿的培训项目,应以市场为主提供,但考虑到服务价格以及中 [1] [2]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