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接受能力,可给予适当补贴。对于有市场需求但企业难以承担费用,或培训机构无利可图、存在市场失灵的培训项目,如基础技能培训、政策培训、创业培训等,应以政府为主导提供,但考虑到服务成本和效率因素,可以购买培训服务的方式提供给中小企业,同时加强市场监管,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培训实效。
其次,逐步完善公益性培训的政府购买机制。受各种因素制约,公益性培训服务更多地需要借助市场力量来提供,要在“政府扶持中介”过程中,探索建立完善的政府购买机制。一方面要强调信息公开和透明度,以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择优选择培训机构;另一方面要建立培训的信息反馈机制和全程跟踪动态考核机制,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培训质量。
再次,要创新公益性培训服务的收费机制。免费培训未必是公益性培训服务的最佳方式,可能会导致培训对象选择的寻租行为以及培训需求的错位现象,影响企业积极性和培训实效。深圳采取了“企业家交一部分,政府补贴一部分,培训机构赞助一部分”的培训收费机制,既提高了培训资金使用效益,也体现了培训的社会公益性,还通过适度收费真正调动了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切实提高了培训实效,值得研究借鉴。
同时,还可通过完善电子政务平台等方式发展覆盖广、成本低、操作简单的E-Learning等培训供给模式,普及基础技能和管理知识,促进中小企业自学和自我培训。
王继承:还应加大对中小企业培训服务业的引导、规范和政策支持力度。
中小企业培训服务业是整个培训服务体系的基础,建议确立“扶优扶强、优化发展”的原则,积极培育一批实力雄厚、设施健全、信誉良好、特色明显的专业化、品牌化培训机构。
一是加大对培训服务体系的财税支持力度,建议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单独设立“中小企业培训专项基金”;借鉴上海、成都等地经验,允许地方政府合理分配使用教育附加费;允许符合条件的培训企业开具培训发票,获得间接税收支持。
二是鼓励有条件的优势企业做大作强,建议把培训服务业纳入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鼓励和优先发展的内容,在风险可控的原则下,允许符合条件的优势企业上市融资。
三是加快建立中小企业培训服务行业监管体系。建议由主管部门牵头制定培训服务行业的管理办法和发展规划,放松对培训服务业不合理的行政许可和管制措施,建立行业标准和质量评估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考虑建立中小企业培训服务业协会,加强信息发布、行业自律和政策沟通,完善投诉处理机制等。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