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 要]文章通过对产业集群发展演化过程的分析,探讨区域产业集群在不同阶段对区域物流系统的要求;同时,从区域物流系统演化运动过程探讨其对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形成的作用;进而,从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内在机理相互作用的关系,分析两者相互作用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广西北部湾区域物流与产业集群协作模式选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广西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协作模式 一、区域物流对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意义区域物流在产业集群的运作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现代物流业在一定区域内的表现形式。通过区域物流系统的介入,产业集群可以实现订单驱动的准时采购、供应和销售模式,加快流通速度,提高流通效率。
区域物流系统使得运输、仓储等活动得以寻求系统集成和整合,为企业提供扩大规模、扩展业务范围的货物空间位移服务,从而使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合理配置。其目的是将恰当的商品、按恰当的数量、以恰当的方式和成本、在恰当的时间供应到恰当的地点和顾客的经济行为,这几个恰当指出了区域物流的基本活动,即强调空间和时间的重要性。就具体内容而言,包括产品的运输、存储、包装、加工、配送以及物流咨询等物流活动。从表现形式看,则是商流、物流、信息流的相互协调整合过程。
区域物流系统的构建对于产业集群聚集过程中所要求的生产流程的可分性、最终产品的可运输性具有极大的支撑作用。为保证每一个产业集群的畅通运转,必须根据这一产业的自身特点而构建与之相配套的物流系统。譬如,不同产业的大类产品对运输的依赖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原材料指向性、市场指向性以及产品的鲜活性、时效性、体积/重量等因素,使不同产业的产品生产对高效运输系统产生强烈依赖。这里涉及到不同类型行业产品的合理运输半径问题,事实上,这是一个比较利益问题。在成本约束条件下,产品运输半径的不断扩大,是检验该行业产品是否具备区域、国内乃至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但是,要做到这一点,产品加工生产系统的技术、管理、营销、创新理念等均应绝对上乘。
而完备的区域物流系统则有利于产业集群中各企业所特有的资源共享、相互依存、集约发展等机制的运行,对实现企业供应链管理提供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区域物流的支撑作用表现在:首先,可以提高产业集群内企业活动的效率和水平。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集群企业之间经济分工的结果。分工演化出一系列的经济共生现象,如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增加,贸易依存度、互补性上升,内生的比较利益增加,经济结构多样化程度提高,产业化程度增加,自给自足率下降,生产集中程度和市场一体化程度提高等。分工的不断细化客观上要求提高协作水平,而区域物流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协作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对区域内产业集群发展及区域间经济合作的效率和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次,可以促进产业集群结构升级。在区域物流的保证下,集群参与贸易活动,从而可以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并围绕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即区域外生产要素的进口,可以克服本区域的要素瓶颈,使区域优势产业得到更大的发展,从而促使产业不断升级优化。在新兴产业发展的初期,当区域内需求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要求时,可以通过区际贸易的方式得以实现。再次,有利于形成区域新的增长极。现代物流业是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具有强大的市场需求和合理的产出机制,对其他相关产业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在其推动下,有利于形成区域新的增长极。现代经济生活中,各部门、产业、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和依赖关系错综复杂,物流业是维系这个关系的纽带,连接社会经济的各个部分并使之成为一个统一、有机的整体,因此在区域物流发达的地区容易形成经济增长极。
二、区域物流与产业集群发展内在机理剖析产业集群是以企业集群为基础的地方产业集聚现象,它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初始条件和比较优势,即必须具备支撑产业集群的资源禀赋,包括地方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与社会资源条件。自然资源是特定地域的自然条件,它是决定地方生产方式与发展路径进而决定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基础。人力资源主要是指与集群产业相关的企业家和专业劳动力群体,它是产业集群形成的核心动力。社会资源是指具有地方特点的文化背景和制度条件,它是产业集群形成的根本保障。产业集群的形成既是区域经济要素不断优化组合的结果,也是区域内部产业为追求更大收益而自发聚集的过程。
当前,产业集群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区域物流表现为一定地域或跨区域范围的多个企业之间的合作、协作以及相互作用,共同组织大范围专项或综合物流活动的过程,以便实现区域物流的最佳化。区域物流系统是区域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区域)内,由所需位移的物资、物流设施、人员和信息联系等多个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其主要目的在于运用现代物流管理方法解决单一企业以外的各种物流问题,以保证在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下,实现物流的空间效益、时间效益和各种物流环节的合理衔接,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地区物流设施的能力,实现区域或更大范围的物流合理化,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区域物流对于提高区域物流活动的效率、保障物的有效流通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从自然资源来看,港口本身就是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最重要自然资源。港口是水陆运输的交汇点,是货物集散的重要场所,是物流活动的主要平台。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世界经济持续增长所产生的巨大港口物流服务需求,迅速促进了港口的发展。现代港口已经实现了从单一的货运生产发展到综合物流服务,从传统装卸工艺到以国际集装箱门到门多式联运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运输方式,从一般水陆运输节点到国际货物运输和世界物流体系中的重要枢纽的转变,而且正在发展成为集配送、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分拨、物流信息处理等为一体的综合物流中心,它是物流产业集群形成最重要的物质载体。
从人力资源来看,港口是企业家和物流专业劳动力创业和工作的重要平台。港口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更靠近资源和市场,可以取得更大程度的比较利益、规模经济和聚集效益。基于强大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港口一直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载体,是政府和企业投资的重点。
现代港口正逐渐成为区域性的人才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潜在企业家和物流专业人才资源。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产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港口物流业的创业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企业家和物流专业人才资源将会不断集聚在港口物流业,成为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基础。
从社会资源来看,港口是其所依托城市文化发展的产物。城市文化是城市生产生活的生动写照,反映着城市所处时代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哲学观点、宗教信仰等。城市文化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它是特定地域社会关系的集中体现。港口和港口城市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一方面,港口是港口所在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城市文化的特点;另一方面,城市文化的繁荣又大大促进了港口发展,为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基础。
三、北部湾港口物流与产业集群协作模式选择物流产业集群一旦在港口形成,就会形成自我增强机制。集群使得单次交易的费用和物流生产成本降低,从而促进物流企业的垂直一体化向专业化分工演进,不断推进产业集群规模的扩大;同时,随着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集群规模的扩大,交易次数也不断增加,总的交易费用也在不断增加。
当集群规模扩大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交易费用时,产业集群停止扩张,集群边界形成。但这种边界不是固定的,从长期看 [1] [2]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