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卫生食品安全是一个遍及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人类的健康生存,还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卫生监督体系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维护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建立完善的监督体制,提高检测水平,搞好基层食品卫生成为了首要任务。
但是,目前我县基层的卫生监督执法一直是卫生监督最薄弱的环节,基层的食品卫生监督检测存在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状况。因此,彻底解决卫生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乡镇卫生监督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各乡镇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数量严重不足。食品卫生监督检测人员多数是由过去单一从事疾病控制工作转行而来的,知识面窄,专业技术水平低,多数人员未经过食品卫生知识和法律知识的专门培训和学习,缺乏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因此工作中经常造成一些不良后果。
他们在执法监督过程中,往往不是以食品卫生知识和法律条文为依据,进行科学合法的监督检测,而是靠粗暴的方式进行干预,依法行政意识和相关法律知识比较欠缺,现场执法和执法文书制作工作尚欠规范,违法行政的现象时有发生,执法水平有待提高。同时,监督人员数量少,也制约了卫生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监督方式流于形式,监督范围有限。
乡镇卫生监督工作基本上还停留于一年一度的许可证审发时的例行检查。由于我县人口众多,达80多万人,地域较广,而县卫生监督所对城区相关单位的监管都力不从心,因此每个乡镇每年基本只安排2-3周的时间,与乡镇防保人员又缺乏密切的配合,检查范围仅限该乡镇较有影响、规模较大的生产经营单位。由于日常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执行过程不够彻底,卫生监督基本流于形式。
监督缺乏约束力。乡镇卫生监督人员均由防保人员兼任,而且防保人员未取得卫生监督员资职,无卫生监督员证和行政执法证,造成其日常的监管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和约束性。
卫生监督队伍技术人员缺乏及设备落后。由于技术人员缺乏及设备的落后和不足,使我县的卫生监督工作举步维艰,个别乡镇的卫生监督员是由防保员代管,专业知识缺乏使我县部分乡镇健康相关产品及相关领域的监督执法问题更是令人担忧。
预防卫生监督审查滞后。多数企业法人代表对创建、改建、扩建工程的预防卫生审查工作认识不足,往往在工程竣工后为了申办工商执照才到卫生部门申办卫生许可证,以至于存在许多卫生问题,如工作场所布局不符合卫生要求、卫生设施缺乏、面积比例失调等。总之,食品行业普遍存在食品生产加工区面积小,房屋简陋,生产加工流程布局不合理,只注重门面装饰,餐厅经营大厅等设施宽敞,装修华丽,而对食品生产加工区资金投入较少,二者形成明显反差,面积比例失衡。
政府部门监管不力。政府重视不够,投入经费不足,制约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高效开展,导致无法购置必要的取证工具(摄像、录音、照相等设备)。另一方面,现场快速检测仪器的缺乏,也使得处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受到限制,影响了正常的监督检测。政府部门监管不力,部门之间的缺乏协调和沟通。由于政府缺少相关的协调机制,导致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协调配合制度,多个执法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独立开展工作。由于卫生执法固有的性质,又缺乏强有力的强制措施,使卫生执法工作难以进一步深入。
法制制度的不完善带来的问题。目前我国的食品法规存在许多盲区,尚未出台系统的食品安全管理法规,现有的法规分散、凌乱,且标准过少。如农药残留问题,我国共规定了362种农药在食品中的最高残留量,而美国规定了115种,日本、加拿大分别有96种。由于法制不完善,对农产品农药残留造成的人体伤害,尚无法追究法律责任。
建议及对策
提高认识,增强信心,成立乡镇卫生监督站。乡镇卫生院不能适应卫生管理法制化建设形势,成立乡镇卫生监督站,作为卫生监督部门的派出机构,负责乡镇的卫生综合监督管理。在现有人员的编制,防保人员独立出来,进入全额财政预算,从而使机构与卫生监督职能相一致,各项卫生监督工作任务就很好落实。
加强舆论监督,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加大卫生与法制宣教力度,提高全民食品卫生知识与自我卫生保健意识能力,提高全民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意识与水平,培育社会卫生监督机制,促进食品卫生经营者职业道德素质。同时,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保护和宣传那些守法经营的企业,做好食品安全信息的发布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群众监督网,做好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让消费者掌握正确的食品安全消费知识,加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参与食品安全管理,最终使假冒伪劣产品失去消费市场。
建立区域责任制,加大执法的检查力度。在健全乡镇监管的组织和聘任监督员的基础上,建立乡镇区域工作责任制,确定工作任务,明确指标。分级负责,增强管理力度,加大检查频率,保护合法经营单位,打击和取缔违法生产经营单位。
通过乡镇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卫生监督管理向规范化、法制化方面发展,有利于保护广大消费者的根本利益。
进一步加强卫生执法队伍的自身素质建设。提高卫生监督职业素质,改革用人制度,制订人员素质培训,远期规划与近期计划,定期素质培训、考核、综合评价。在工作中,监督监测或办案人员一律实行着装上岗,带证执法,双人以上为伍,规范执法形象。可以聘任思想素质好、业务素质高的专业人员为乡镇卫生监督协管员,承担乡镇所辖区域的卫生监督管理任务。我县卫生监督机构定期对乡镇监督协管员进行卫生法规、业务理论和职业道德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素质,这样乡镇卫生所监督管理工作力度与频率均可得到提高。
总之,基层食品卫生监督检测是我国食品卫生工作的重要环节,是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人民体质的基础,随着卫生监督体制的改革,建立完善的监督体制,提高检测水平是搞好基层食品卫生工作的首要任务。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