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毕节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探明储量为259.6亿吨,全区七县一市均有煤,且具有煤层厚、煤质好、埋藏浅、易开采的特点。2006年全区共生产商品原煤2903.18万吨,比上年增长12.67%,2006年共实现煤炭工业产值487958.4万元,同比增长21.8%;2006年全区共实现煤炭销售产值483509.1万元,同比增长22%,产销率达100.8%。但由于国家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煤矿工作的进行和煤炭产业政策的调整,合法煤矿仅为524处,生产能力为1611万吨/年,而需求约为3000万吨/年,我区煤炭生产总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煤炭价格持续走高。2003年每吨块煤坑口价为120—130元,粉煤70—80元。2006年每吨民用块煤坑口价涨到300—350元,涨幅约为150%。价格猛涨且居高不下,农民负担因此而加重,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用煤的问题已迫在眉睫,亟待解决。
一、民用煤价上涨的影响
全区2006年全年供应电煤1192.11万吨、外销省外约124.49万吨、供应农民生产生活用煤480万吨,而农村生产生活用煤需求量为700万吨,缺口约为240万吨。
由于价格一路上涨,农民难以承
受,望煤兴叹,农民生产生活用煤的问题已对县市经济的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产生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用煤已由经济问题逐渐演变为社会问题。
(一)煤炭价格上涨,农民难以
承受。据我们对毕节市的朱昌镇、鸭池镇;大方县的东关乡、双山乡、大方镇;黔西县的金碧镇、五里乡等三县、市的多个乡镇、100多户农户进行调查,并与纳雍县少数乡镇长座谈,从中了解到农村居民生活用煤每户每年按用煤2—3吨计算,2005年与2003年比,增加支出550—690元,加上运输费用累计多支出600—700多元,国家减免农业税给农民带来的好处,因煤价上涨而抵消,农民负担反弹,农民增产不增收。
(二)偷抢煤时有发生,企农冲
突已露端倪。在调查中,有乡镇干部反映,由于民用煤井关闭,农民只能到政府指定的煤矿去购煤。一些煤矿嫌政府定价低,加上农民是分散、零星来拉,煤老板消极配合,群众等候时间长,双方时常发生冲突,甚至出现群斗群殴事件。如纳雍勺窝乡,2004、2005年发生到煤井抢煤的大的事件有4宗,一般的每年有十来宗。
(三)引起群众上访,影响干群
关系。群众因用不上煤和用不起煤经常到县或乡反映,不仅影响了县乡政府工作,也引起干群关系紧张。某个县有关人员下乡落实有关工作任务的时候,曾经有老百姓拿出一碗生包谷(玉米)对乡干部说:“你马上把这碗包谷吃下去,叫我们搞什么工作我们都配合”。农民群众到县、地、省上访的事时有发生,如毕节市群众因用煤而引起了上访,2003年8月至2005年4月期间多达3800多人次。
(四)引发私挖滥采,发生安全
事故。由于煤价急剧上涨,受利益驱使和生存需要,有些非法小煤矿矿主和农民不顾政府的禁令,偷挖滥采,给各级政府打击非法盗采造成许多困难,不仅产生许多不安全因素,而且导致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五)滥砍林木,火灾频发。有些
地方的群众由于无煤烧或烧不起煤,上山偷砍树木烧火煮饭、取暖的行为愈演愈烈,荒山的灌木林已被“剃光头”,国有、集体林场已出现盗砍现象。不仅毁了退耕还林成果,还给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带来一定危害。同时,由于群众用柴烧火煮饭方式不当,引发火灾、烧毁住房的事故成倍增加。据纳雍县民政部门介绍,2004年农村发生火灾烧毁房屋40多户,2005年增至117户,今年前三个月,已发生40多户,皆因烧柴和秸秆引发的。受灾农民的生活雪上加霜,同时也增加政府及民政部门工作量。
(六)导致农资价涨,影响价格
水平。由于煤价上涨,国家实行煤电价格联动政策,以煤为主要燃料的产品成本增加、在企业难以消化煤价上涨因素的情况下,发电、化肥等产品价格上涨,将对下游产品和市场产生连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价格总水平上升,从而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用电和用肥,影响农村减负增收目标的实现。
(七)增大补贴支出,财政更加
困难。2006年全区农民生产生活用煤财政直接补贴5174万元(含省补贴515万元),煤炭让利及免费等间接补贴6834万元,烤烟用煤补贴3860万元,总计补贴15868万元,长此以往,使我区原本困难的财政和企业将难堪重负。
二、民用煤价格上涨原因分析
(一)合法煤井少,无民用煤矿。
我区原有煤井940处,经整顿合并
为524处。全区原批准开办的农用煤矿557处,其中地区批准建设286处,各县市批准建设的农用煤矿为271处。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家庭生活用煤采挖整治工作的通知》(黔府办发[2003]77号)文件精神,我区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对农用煤矿进行了全面的停产清理整顿,对部分未建、无投资能力、规划布局不合理等一些煤矿进行了取消和取缔,上报省批准开办的煤矿为467处。由于执行省政府规定“一律停产,不准整改”的政策,我区民用煤矿至今无合法手续,不能采煤。
(二)煤矿布局不合理,煤炭储
量不均匀。我区共有250个乡、镇、办事处,其中有煤炭资源的203个,但合法煤井布局不合理,覆盖面不均匀。如:毕节市总人口128万,辖41个乡、镇、办事处,有合法煤矿10对,设计规模均为3万吨/年,这些煤矿分布不均,长春堡镇5对,撒拉溪镇1对,燕子口镇1对,何官屯镇1对,有30个乡镇没有合法煤矿。大方县属全国2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全县36个乡镇中有28个乡镇产煤,但只有12个乡镇有合法矿井,其余16个有煤乡镇无合法矿井。农民“坐在煤山无煤烧”,不得不远距离高价格运煤烧。如:毕节市年需煤量为230万吨,其中:农村生产生活用煤130万吨,市内只可解决50万吨,有180万吨需从周边县市调进。
2006年从黔西县、纳雍县运到毕
节的煤价格高达450元/吨;金沙县运到毕节化肥厂的煤炭,每吨价格高达495元。纳雍县从煤矿将煤运到农户家,运距也在70—120公里间,一吨混装煤煤本加运费约合340元左右。
(三)煤炭需量猛增,供需矛盾
突出。近年来,我区各县市先后上了一批火力发电厂,电煤需求量猛增。全区已建成装机规模10100MW,2006年区内及区外电煤需求量为1895万吨,占全区2006年煤炭生产量2903.18万吨的65.27%;2006年全区农村生产生活用煤需求量为700万吨,占2006年煤炭产量的24%,不含化肥、水泥等工业企业用煤和城市居民用煤,全区现行煤炭产量供应电煤和农村生产生活用煤都有缺口,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四)民用煤价放开,供求决定
煤价。由于国家已经放开煤炭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煤价,加之缺乏对放开煤炭价格的有效管理办法,使合法煤井多少带有一定的垄乌蒙论坛2007年第断性,当需求增大时,煤老板们凭垄断手段推动煤价上涨成为必然。
(五)煤矿成本增加,生产费用
增大。由于国家对煤矿安全的高度重视,对安全设施建设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煤矿对安全设施投入增大,加上电、油、运等价格上涨因素使煤炭生产成本有所增加,生产费用有所增大,煤炭价格随之上涨。
三、毕节地区缓解农民生产
生活用煤的措施毕节地委、行署高度重视农民生产生活用煤问题,2006年全区共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煤补助资金5174万元,共帮助152.7万户解决生产生活用煤问题,用于解决贫困人口生产生活用煤为61.27万吨,共解决27.91万户贫困人口生产生活用煤。地委、行署把解决全区农民生产生活用煤问题作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作为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为群众办实事,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件大事来抓紧、抓好、抓实,采取六条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生产生活用煤问题:(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地委、行署高度重视农民生产生
活用煤,要求各县、市人民政府加强对农民生产生活用煤工作的领导,将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用煤问题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成立领导机构,落实工作措施,明确具体责任,确保问题妥善解决。
(二)部门配合,齐抓共管。
全区各级煤炭、安监、物价、监
察、税务等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把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用煤中涉及的有关 [1] [2]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