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置管理又是其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加强其管理,对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意义重大.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 管理 根据1995年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 制定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目前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 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和使用”的管理体制。但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现行体制未能很好地解 决国家与地方政府管理、单位占有和使用之间的 关系,结果常常导致国有资产的部门所有和单位 所有现象.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资 产配置不合理及改进对策 (一)资产配置不合理的表现 1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脱节 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实际情况看, 资产管理基本上还处于就资产论资产的阶段。行 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是我国财政管理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 重要手段,因此,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两者是相 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二者的有机结合,两者的结 合既有利于有效开展资产管理工作,也有利于深 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科学编制财政部门预算. 资产管理如果脱离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就如同 “空中楼阁”很难落到实处。虽然部门预算实施以 后,在一定程度上对各部门单位资产的随意购置 起到了约束作用,但是,预算编制与单位实际情 况的结合还不够紧密,主要表现为财政部门在编 制部门预算时对资金“盘子”考虑得比较多而对 单位是否确实需要配置资产考虑得比较少,导致 在资产配置环节预算约束力差. 2资产配置苦乐不均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不均衡、不 合理的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房产的配置问题已 经成为目前国有资产配置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其 原因:缺乏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资产配置标 准,现有的资产配置标准大多存在不符合实际 约束力不强、盲目搞一刀切等问题,指导性、可 操作性不强;资金来源的多样性,这些来源包括 财政拨款、单位自有资金、上级补助资金等,自 有资金多……;资产配置的无偿性,导致单位无 限度的争资金、争项目;四是财政部门的资产调 剂职能难以发挥作用,按照目前的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资产的占有、使用和处置的 权力实际上都在占用单位,导致了国有资产事实 上的部门化,成了“单位”的资产,使得财政部 门对资产配置的宏观调控作用以及将闲置资产 “盘活”的职能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3对资产配置效率的监督评价不力,管理制度 落实差 国有资产配置管理离不开有效的监督评价机 制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绩效评价指 标体系等原因导致各个管理层次都存在着监督评 价不力,财政部门没有有效地评价、监督主管部 门和单位的资产配置效率,主管部门也没有很好 地监督资产占用单位的使用情况,单位也很少存 在内部监督的机制。目前资产管理没有列入行政 事业单位目标责任制考核,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 审计也很少涉及资产管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资 产存量、资产质量、资产效率等没有进行有效的 监督评价.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的对 策 要解决资产配置中的问题,根本的是要建立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实践证 明,没有制度上的保证,再好的措施也会流于形 式乃至被荒废,因此,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 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已是势在必行,结合目前实 际,我们认为制度的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存量资产与增量预算挂钩的机制。建 立存量资产与增量预算挂钩的机制,就是要把好 资产管理入口关,从源头上规范资产配置,要以 存量资产制约增量预算,这是解决资产配置中存 在问题的根本出路。其作用: ⑴、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对存量资产进行 分析,充分了解资产的状况,提出固定资产购 置、配置的方案,并通过预算管理来促进方案的 实施保证固定资产配置合理,最终提高资产的使 用效率. ⑵、为预测未来资产购置经费提供依据。财 政部门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存量资产的数量、 状况、分布情况等的分析,可以对未来几年需要 配置的资产总量进行测算,再以此为依据进行经 费测算,为科学安排预算提供参考. 2、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办 法。建立科学、合理、统一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 配置管理办法,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 理的重要手段,是解决资产配置中存在问题的制 度保障。该办法的制定重点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⑴、财政部门内部的职责分工。该办法涉及 财政部门内部主要是资产管理部门和预算管理部 门,他们各自的立场、角度应有所区别:一方 面,资产管理部门须认真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存量 国有资产的现状及其履行工作职能的需要,审核 资产配置的合理性,另一方面预算管理部门须根 据财力情况审核资金的可能性,两种分析结果的 结合,就能产生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方案. ⑵、资产配置的审批程序。行政事业单位需 要购置资产应当按照预算管理级次和行政隶属关 系依次报送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程序一般 应为:年度部门预算编制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 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根据资产存量,提出下一 年度资产购置计划报主管部门审核;主管部门根 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存量状况和有关资产配置标准,对资产购置计划进行审核后报财政部门审 批;财政资产管理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和标准对各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购置计划是否符合配置标准 进行逐项、逐件审核论证,财政预算管理部门结 合资金安排情况进行审批,审批同意后作为批复 部门预算的依据. ⑶、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的资产调剂职能。资 产调剂是优化资产配置,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和财 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是对预算配置资产 的补充,资产调剂如果运用得当,可以不断优化 资产配置。财政部门对要求配置的资产,能通过 调剂解决的,原则上不重新购置。实际操作中, 财政部门经常会碰到各种临时性机构需要短期配 置资产,举办大型会议、活动需要临时性配置资 产的情况,对于这些临时性资产配置,完全可以 通过调剂、借用、市场租用等方式解决. 3、制定、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标 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合理的国有资 产配备标准是加强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的基础. 目前配备标准不符合实际、约束力不强、盲目搞 一刀切等的问题,须尽快重新制定、完善资产配 置标准. 为此,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强交流,相互学 习,共同探讨,积极探索建立符合行政事业单位 职能工作需要的资产配置标准体系,真正实现以 制度规范管理,以标准规范行为. 4、探索建立固定资产的绩效评价体系。我们 建立固定资产绩效评价体系时应遵循:全面性和 特殊性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科 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只有很好的理解 和掌握了这些原则才会使建立的固定资产绩效评 价体系更好更充分的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综上所述,由于资产配置不合理导致资产重 复购置造成浪费现象也很严重,其中在固定资产 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所以构建适应新经济下的社 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 制势在必行. 参考资料: 1.财政部第36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 行办法》,2006年5月30日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