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 |
|
|||||
基于IAHP的旅游景区危机评测研究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6 19:28:07 点击数:[] ![]() |
|||||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 要] 旅游业是一个对环境十分敏感的产业,危机事件往往会改变旅游业发展所需的安全稳定的环境,最终危害到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界定旅游景区危机管理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景区危机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改进层次分析法设定权重,最后以麦积山石窟景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国外旅游危机管理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涉及恐怖主义对旅游业的影响,战争、政局动荡给旅游业带来的危机以及自然灾害对旅游业的冲击等方面,但国外研究多集中于已发生的旅游危机,对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的旅游危机研究虽也有涉及,但总体研究不多[1]。我国旅游危机管理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且相关文献少而零散,只有在重大危机之后才会有较多的人关注危机管理。部分学者试图建立旅游景区危机管理框架,但是大多研究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系统的理论分析,旅游危机前预警、评价、预控等研究可操作性不明显。本文在界定旅游景区危机管理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景区危机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改进层次分析法设定权重,最后以麦积山石窟景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在确定了旅游景区危机管理评价各指标的权重后,采用专家(旅游行政人员3名,景区管理者3名,高校教师2名,旅游者20名)打分法对危机管理的各个指标得分按5个等级进行划分,其中“极好”为[88.37,100];“较好”为[65.78,88.37);“一般”为[48.33,65.78);“较差”为[22.98,48.33);“极差”为[0,22.98),见表5。向旅游行政人员、景区管理者、高校教师和旅游者发放麦积山石窟景区危机管理各指标得分调查问卷。最后利用公式(4)进行计算,得到E = 47.37,根据表5可知,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危机管理现状为“较差”。 4.2麦积山石窟景区危机管理的对策 4.2.1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创造新的旅游卖点 麦积山景区管理局应切实加强资源保护力度,强化规划的法律效力,及时制止景区内宗教场所和有关单位乱开乱挖、违规建设等行为。针对石窟渗水问题,可以先对裂缝进行防渗注浆,另外可在石窟崖壁上打孔引水,以此控制石窟内的渗水。天水麦积山景区可以基于天水丰厚的历史底蕴并结合现代朝拜旅游、养生旅游、休闲旅游等现代旅游形式开发新产品,可开发以沙漠中的“绿洲”为主题的系列旅游产品,充分发挥“塞上小江南”的资源优势。 4.2.2提高景区综合服务 提高景区有形服务,加大资金投入,修葺、建设景区基础设施,建造景区休闲娱乐设施。另外,加强景区环境保护,改善景区游览环境,如设置垃圾站点等。提高景区无形服务,对景区的从业人员进行更专业和更系统的培训,并完善培训后的考评制度,以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最后,完善游客投诉制度,如设立小信箱,发放游客满意度调查表等。 4.2.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麦积山景区入不敷出的财政状况严重影响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景区应本着“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通过招商引资来扩大资金渠道。首先,景区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金。再次,景区应专门成立引资部门,下拨专项经费,安排专业人员和专家。最后,景区要提升自身的价值,制定有前瞻性的景区发展规划,提高麦积山景区的吸引力。 4.2.4加强危机过程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