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提要:本文分析宿迁市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名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其在城市品牌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生态旅游;品牌营销;问题;对策
一、引言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属淮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境内平原辽阔、土地肥沃、河湖交错,是著名的“杨树之乡”、“水产之乡”、“名酒之乡”、“花卉之乡”和“蚕茧之乡”。自古便有“北望齐鲁、南接江淮居两水(即黄河、长江)中道、扼二京(即北京、南京)咽喉”之称。宿迁风光秀美,景观众多。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驻跸宿迁,赞叹宿迁为“第一江山春好处”。自2006年建市以来,宿迁先后入选“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城市效益竞争力十强”,被誉为“2008中国最佳旅游品牌目的地”,获得“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称号和“品牌中国金谱奖”,被评为“旅游城市新锐品牌”和“2009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品牌名城”。名誉的获得是对宿迁城市管理及营销工作的肯定,但同时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如何将“生态旅游品牌名城”这一城市品牌进一步壮大做强,从而提升宿迁的软实力,带动宿迁旅游、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就成了摆在宿迁全市人民面前亟须解决的一个课题。
二、宿迁“生态旅游品牌名城”的城市品牌城市品牌是城市经营过程中,在对投资、人才和旅游等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被广大城市所重视的一种城市营销手段。城市品牌是品牌理论在城市经营和城市营销中的应用,是识别不同城市、塑造不同城市的个性及形象的名称及标志等,代表着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城市品牌是城市经营和城市营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品牌的打造对各类城市顾客:投资者、旅游者、市民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城市可以塑造一个统一形象的品牌,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城市顾客、不同的产业和不同的资源特色等打造不同的城市品牌。对于旅游者而言,宿迁市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名城”的城市品牌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
(一)宿迁市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名城”的城市品牌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体现。
旅游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地区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生态旅游,以其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生态需求,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小,并能促进人与自然、经济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得到很多城市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另外,低碳经济、绿色消费普遍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增进环保、崇尚绿色、倡导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旅游模式,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在这种大背景下,宿迁市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名城”的城市品牌是顺应当前及长远的发展趋势,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体现。
(二)宿迁市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为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名城”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在资源依托方面,生态旅游依托于良好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宿迁是著名的“杨树之乡”,盛产粮食、棉花、油料、蚕茧、木材、花卉、食用菌等,所辖三县均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以意杨为主的木材成片林251万亩,活立木蓄积量约1,000万立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4.3%。下辖的沭阳县是远近闻名的“花木之乡”,花卉苗木品种繁多。宿迁也是闻名中外的“水产之乡”,水域面积350余万亩,境内有洪泽湖、骆马湖两大湖泊,水质均达国家二类标准。近年来,宿迁市非常重视生态环境、生态景点建设,依托宿迁市特有的旅游资源,陆续打造了一批特色生态旅游项目。如骆马湖湖滨浴场、中运河风光带、沭阳古栗林公园、泗洪洪泽湖湿地、泗阳平原森林景区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和生态化的旅游景点等,这一切都为生态旅游城市品牌的打造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三)宿迁市建市以来所取得的成绩也为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名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自1996年建市以来,宿迁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据统计,1996~2009年全市GDP累计实现4,802.62亿元,比建市之初增长5.6倍;财政收入累计实现458.23亿元,年均递增24.3%,比建市之初增长16倍;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建市之初的47.7∶30.8∶21.5调整为19.3∶46.3∶34.4。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269亿元,年均递增33.1%;城乡市场繁荣稳定,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9.08亿元,年均递增13.7%。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建市之初的2,946元、1,993元增加到11,149元、6,057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党的建设、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整个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切成绩的取得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政治社会环境,全市现拥有国家级旅游景区点31家(其中4A级2家),星级旅游饭店27家(其中四星级6家),旅行社43家,旅游相关从业人员达7万多人,初步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等产业要素配套的发展格局和多元化、多层次的旅游产业体系,这一切都为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名城”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三、宿迁“生态旅游品牌名城”品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城市品牌的打造不但需要自然和人文资源的支持,也需要营销举措的支持。通过各种营销手段的实施,将城市品牌深入各种城市顾客的脑海中,打造出独特的个性形象,获取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就是城市品牌营销。
目前,宿迁在“生态旅游品牌名城”品牌营销中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在城市品牌营销的理念方面。城市品牌营销的理念是通过满足城市顾客的需求让顾客满意,从而使得城市品牌的个性和形象获取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针对旅游者这类城市顾客,宿迁市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名城”的城市品牌,理应需要不断满足旅游者对生态旅游产品的需求,通过对旅游者自然和人文生态旅游产品需求的满足,使得宿迁生态旅游城市的概念深入旅游者的心中,并得到他们的认可、赞誉和宣传。但是,这一点对于宿迁城市品牌营销者而言是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地方,因为在实际的“生态旅游”城市品牌营销实践中,他们主要遵循以城市自身为中心的营销观念,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努力地向旅游者推广城市品牌,而不太关注旅游者的需求。他们的理念是“生产”了什么城市生态旅游产品,就向旅游者努力“销售”什么产品,而不是根据旅游者需要什么样的城市生态旅游产品,就努力提供什么产品。
(二)在城市品牌营销宣传方面。宿迁市在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名城”的过程中做了很多的广告宣传、公关推广和网络推广等营销宣传工作,但是这些营销宣传一方面声势不够大,另一方面没有持续地进行。城市品牌营销的本质是打造城市个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所以需要长期不断地、潜移默化地向旅游者进行广告宣传和营销推广,并不是在某一个时间段内采用一些营销宣传举措就一蹴而就。获得“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品牌名城”的称号,只是宿迁城市品牌营销取得的一个阶段性成果,而要真的把宿迁“生态旅游的品牌名城”观念深入到旅游者的心目中,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的城市品牌对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和环保等各方面应有的作用,还需要继续进行各种手段的营销宣传和推广。另外,营销宣传要形成声势,各种传统的广告、公关和现代的网络推广、事件营销等各种营销宣传手段要综合利用,努力形成立体化的宣传声势,把“生态旅游”的城市形象牢牢地印在旅游者的脑海里面,并努力得到他们的口碑宣传。顾客的口碑是最好的广告,也是最经济的广告。这一点也是宿迁市在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名城”中需要注 [1] [2]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