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管理论文市场营销

Tags:


   会计监督的几个矛盾      ★★★ 【字体: 】  
会计监督的几个矛盾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22:34:56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会计监督的几个矛盾



一、合法性与真实性的矛盾

  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国家《发票管理办法》审查原始凭证,对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只要讲清道理不予受理是可以办到的。但最难审查的是其“真实性”。一般的原始凭证可以从填制凭证的名称、日期、凭证单位名称或填制人姓名、经办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以及经济业务数量、单价和金额等项进行审查,(自制原始凭证必须有经办单位领导人或者其指定人员签名或者盖章)。经审查确定其合法性和真实性。但对某些特殊原始凭证,会计人员却难识别其合法性与真实性。比如,用公款行贿填制“购买办公用品”的发票,为打通某些“关节”而赠送的贵重物品或高档消费品填制残损商品报销单,甚至将搞嫖娼、赌博的开支填制“合法”凭证报销等等。面对这些“合法”但不真实的会计事务,会计人员往往是“顶得住站不住”或“站得住顶不住”。

二、合理与不合法的矛盾

  《增值税暂行条例》颁布实施以来,不少工商企业为了达到偷漏税款的目的,往往采取不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下简称专用发票)的价格低,开具专用发票的价格高的“措施”推销商品。购货方往往选择前者。采购员回到单位,企业领导就按供货单位提供未开具专用发票的“进货凭证”结清其进货借款,有的领导甚至要求会计人员将所购商品暂不进帐,待商品销完,其差价作其他收入处理;有的则责成会计人员将所购商品先列人“库存商品”科目核算,收到购货单位的销货款以“应付帐款”列帐,年终编制会计报表时,再将“应付帐款”科目中的销货款与“库存商品”科目中的已销商品对应冲销,其差价作冲减费用或增加利润处理。会计人员遇到这些合理不合法的事项,不接领导的旨意办理就有被“炒鱿鱼”的危险;如按照领导的旨意办理则违背国家有关税收法规。

三、“回扣”暗付与明列的矛盾

  新的商品流通企业财务制度准予销售折扣与折让(以下简称回扣)冲销当期销售收,对企业扩大购销,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发挥了促进作用。售货单位的扩大商品销售给予买方适当的“回扣”,符合现行财务制度的规定。然而索要“回扣”者,往往不是为了单位利益,而是为了中饱私囊。所得“回扣”既不愿签名,又不肯出具“领条”,不留任何痕迹。售货单位则采取各种隐蔽手段支付“回扣”:①现金“回扣”。企业领导出条由营业员先付购买者应“回扣”的现金,再由营业员填制商品变价单,直接减少销售收入心实物“回扣”。购买办公用品“回扣”毛毯、床罩、手表等物;购买电脑、复印机“回扣”彩电、冰箱、空调等物。“回扣”物品购进先以“单位自用”入帐,后作报废处理;③搭车“回扣”。购买者与单位购买同类物品,所得“回扣”作减少购买者私人购买物品的价款处理;④蚂蟥“两头吃”。购买者向售货单位争“回扣”,在购货发票上做手脚,虚开发票,以少报多。……会计人员对这些“回扣”暗付的作法,如坚持原则据实反映,影响企业销售,会遭受领导和业务主管人员的埋怨.而同意“回扣”暗付不列帐,与现行财务制度相悖,给贪赃枉法之徒提供了方便。

四、企业与国家的矛盾

  不少企业领导和职工国家观念淡薄,认为向国家交纳税收是企业的“负担”,“损害”了企业的利益,为“维护”其利益,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在弄虚作假、巧立名目、偷漏税款上做手脚,会计人员按照《会计法》关于实行会计监督的规定,加强会计监督往往得不到支持,还会遭受种种斥责。他们的根本利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只好随大流,听从厂长(经理)摆布。这正是财经违纪违法屡禁不止的原因所在。

  会计监督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在加强会计监督的治理中,应采取综合措施:一是对强迫会计人员弄虚作假、偷漏税款、贪赃枉法、中饱私囊,使国有(集体)资产造成重大损失者,要追究经济、法律责任,严惩不贷;二是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有权民主选举厂长(经理),也有权罢免不称职的领导(法人代表),将企业法人代表置于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之下;三是权力制约。充分发挥领导班子集体制约效能,保证成员充分行使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使企业法人代表的权力得到必要的制约,遏制法人代表的不法行为,为会计人员实行会计监督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1999年第11期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论会计职能——兼论会计监督问题

  • 下一篇文章:建立财务稽核网络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会计监督的几个矛盾”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会计监督的几个矛盾”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浅论新产品开发风险与策略
  • ››服务外包与天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刍...
  •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 ››论消费行为与市场营销
  • ››从集团解决方案谈产品营销组合
  • ››浅议体育运动项目经营管理战略的选...
  • ››关于网络经济下的顾客价值的分析研...
  • ››十堰市WL物流有限公司的SWOT分析
  • ››服装品牌经营的自我突现
  •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初探
  • ››会计监督的几个矛盾
  • ››会计监督新论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