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育论文历史教育

上一页  [1] [2] [3] [4] 


Tags:


   ○试论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与共产国际的代表们      ★★★ 【字体: 】  
○试论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与共产国际的代表们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22:47:08   点击数:[]    

以复杂的使命。作为前者,他的才华得以充分表现,成为耀人眼目的明星;作为后者,他常常力不从心,勉为其难。在那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社会选择了他,很快又抛弃了他。如果在正常的社会机制里,这本属正常,然而他却生活在那个不正常的时代,因而他的结局就带有更浓的悲剧色彩。

  从个人角度来看,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的思想是其右倾机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革命的失败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是当今史学界所公认的。

  构成陈独秀这一错误思想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他本人的因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从主观上说,“陈独秀在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过程中,还保留着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成分,带有旧知识分子的气味和封建家长制的作风,从而产生了或多或少轻视人民群众巨大作用的思想,特别是不能从本质上认识年轻的中国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29](P329)中国此帖为广告帖!!!!!!点击后出现病毒后果自负!成立后,陈独秀的旧民主主义观点没有适应新民主主义的客观现实而改变,从而导致了他对中国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的错误认识,由此得出了中国革命前途的错误结论。随着革命的深入发展,革命对他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陈独秀在这方面做得却不够,终于使他的错误思想不断恶化,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从客观上讲,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此帖为广告帖!!!!!!点击后出现病毒后果自负!成立时间不长,党的理论水平还不高,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党人在探索中国革命成功道路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幼稚不足,不可避免地出现错误的认识。二是受共产国际的影响。在前面我已提到过,由于中国此帖为广告帖!!!!!!点击后出现病毒后果自负!与共产国际之间是下级与上级的关系,共产国际及其代表在指导中国革命问题上,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作为中国此帖为广告帖!!!!!!点击后出现病毒后果自负!的主要领导人,陈独秀受共产国际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共产国际的一些错误思想在他身上体现得最集中。陈独秀是当时党的主要负责人,他在对国民革命的性质、任务、前途等方面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乃至有错误的,但正是由于他对革命的认识接近并受影响与共产国际的错误,才发展成右倾错误,在党内形成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因此,我们说陈独秀右倾错误的形成与共产国际有着直接的关系。

  三、

  总之,通过剖析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们在大革命后期对于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及二次北伐等问题上的具体主张、做法,探讨出现一系列失误的内在原因,我们不难认识到:在大革命后期,中国此帖为广告帖!!!!!!点击后出现病毒后果自负!尚处于幼年阶段,共产国际对中国此帖为广告帖!!!!!!点击后出现病毒后果自负!的指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陈独秀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和共产国际代表们在许多问题上的决策往往都受到共产国际权威的指导和制约。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它向中国派去的顾问代表们是其政策方针的直接执行者。因此,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内居领导地位是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他错误路线的形成、执行,与共产国际代表们在华的活动有很大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独秀文章选编(下)[Z].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

[2]张庆槐.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简史[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

[3]蔡和森.党的机会主义史[M].南京:解放军政治学院,1980.

[4]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5]陈独秀.告全党同志书[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6]中共党史参考资料[Z].南京:解放军政治学院,1981.

[7]上海档案资料丛刊[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8]向青.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9]向青.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10]陈独秀评论选编(下)[Z].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

[11]高建国.共产国际与国民革命时期的陈独秀[C].昆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3

[12]米夫.危机时期的中国此帖为广告帖!!!!!!点击后出现病毒后果自负![M].北京:国外近代史研究,1987.

[13][苏联]切列潘诺夫.中国革命革命军的北伐(中译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14]蔡和森. 党的机会主义史[M].南京:解放军政治学院,1980.

[15][印度]罗易.我在中国的经历[M].加尔各答:加尔各答复兴出版社,1945.

[16]周恩来选集[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7]张崇怀、王静.大革命紧急时期鲍罗廷和罗易在中国革命策略问题上的争论[C].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1 .1

[18]濮清泉.我所认识的陈独秀[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

[19]胡绳玉.中共党史人物传不能没有陈独秀[C].长春:学术月刊,1991.11

[20]陆水明.评大革命时期的陈独秀[C].南昌:争鸣,1989.4

[21]陆水明.评大革命时期的陈独秀[C].南昌:争鸣,1989.4

[22]罗易赴华使命[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3]蔡和森. 党的机会主义史[M].南京:解放军政治学院,1980.

[24] [印度]罗易.我在中国的经历[M].加尔各答:加尔各答复兴出版社,1945.

[25]于俊道.中国革命中的共产国际人物[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26][印度]卡尔尼克.罗易政治传记[M].北京:政治研究,1986.3

[27]列宁选集(第一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8]陆水明.评大革命时期的陈独秀[C].南昌:争鸣,1989.4

[29]贾兴权.陈独秀传[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转自: 仅仅学术交流与学习之用,非商业之目的.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评价

  • 下一篇文章:○试论民族因素对苏联调停三区革命的影响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试论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与共产国际的代表们”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试论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与共产国际的代表们”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洪宪闹剧·杨度·帝王术
  • ››韩愈日常生活研究-唐贞元长庆间文...
  • ››唐代的戒指
  •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贵开端——...
  •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帝国组织...
  • ››○文化专横与历史污秽——答容若先...
  • ››浅谈历史课堂中的趣味教学
  • ››“子掩其父”(二郎掩李冰)之谜
  • ››关于新时期革命传统教育的对策与思...
  • ››用文明史观指导高考历史复习
  • ››试论大学生网络民主意识的培养 李万...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