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育论文体育教育
   大学生体育意识的研究综述      ★★★ 【字体: 】  
大学生体育意识的研究综述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22:49:57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河北省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邢台 054000)

       【摘要】大学生作为我国的第一生产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有责任拥有强健的体魄。根据2000年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我国大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均有所下降。面对这些问题,大学生需形成正确的体育行为,才能具备强健的体魄来迎接社会的挑战。
       【关键词】体育知识;体育作用;体育意识
    
  一、体育意识的基本理论关于体育意识的界定
  《体育科学词典》中把体育意识解释为体育运动的现象、本质和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关于体育运动的认知、情感、意志、价值观念和理想等统一的心理活动和认识系统。《对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几点建议》中认为体育意识是人们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对体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以及体育各种内外关系等方面的精神活动总和,它的强弱直接影响个体的体育行为。《高校体育教育与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中认为体育意识是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价值观念及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思维活动等思想观念体系。体育意识的认识有一个共同点,说明了体育意识是人脑对体育现象的客观反映,是对体育和体育活动总的认识和看法。
  大学生体育意识是指在高等学校的限定的体育教育条件下,大学生对体育及其内涵的认识、理解,能够自觉地运用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去参与体育锻炼,在锻炼中产生积极正确的情感体验,并使其延续终身。  
  二、大学生体育意识的研究现状
  (一)大学生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还需要提高
  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体育知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体育基本概念认识基本正确的占89% ,不正确的占11%。高级的学生对体育基本概念认识并无显著性差异,高年级的学生与一年级的学生对体育概念认识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体育技能规范性的掌握程度上二者还很不够。《从新时期大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的特点看高师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显示对体育的竞赛规则和动作规范掌握全面的占5. 8% ,一般掌握的占20. 3% ,掌握量很少的占73. 9% ,性别差异检验结果,女生普遍优于男生。
  (二)大学生认识体育的作用有了明显提高
  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了显著认识。《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现状的调查分析》调查显示,体育锻炼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男、女大学生分别占总人数的89. 88% :大学生有较高的体育意识。近几年新闻媒体对体育重要性的大力宣传、社会用人制度的改进知识、能力、健康并重和高校实行体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具有相当明显的效果。《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研究》显示,73% 的大学生认为体育锻炼是每天必须的一项运动,仅有9% 的人认为不需要。
  (三)大学生对体育情感体验有了充分认识
  《广东省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及行为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为了健身的占45. 4% ,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占22. 3% ,丰富业余生活的占16. 2% ,为了调节紧张学习的占11. 9% ,其他目的的占4. 1% ,男生锻炼的目的比女生更为明确。
  (四)大学生的体育需要和行为倾向有明显改善
    《从新时期大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的特点看高师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显示,体育锻炼的学生有49. 6%受同学朋友的影响,15. 6%受社会影响,13. 8%受老师影响,5. 6%受家庭影响,其他因素影响占3. 8%。从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来看,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占44. 1% ,偶尔参加锻炼的占52. 5% ,不锻炼的占3. 4% ,性别检验的结果,男生普遍优于女生。表明大学生在对体育锻炼的行为倾向方面还很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大学生体育意识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程度偏低
  由于意识是人们在某一特定事物的深刻影响过程中,经过长期、反复的观察、认识、判断和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心理定势和思想观念,并支配其行动。因此学生对体育教育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他们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从目前高校学生来看,他们在多年的中小学体育教育中,所接受的体育教育明显只是为了考试中的体育加试,而被动地接受一些自己不喜欢的运动项目,严重挫伤了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而没有形成应有的体育意识。
  (二)教学内容项目过多
  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的竞技化使学生难堪重负,多数学生的印象就是跑步、打球。教学内容的多样化能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但决非是内容越多越好。体育运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易使学生熟练掌握多门体育项目的锻炼方法和锻炼技巧,会使学生产生厌倦体育课的感受,影响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
  (三)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校园体育文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经济基础决定校园文化的发展水平,学生不断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与教育、社会对高校体育的资金投入和体育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矛盾,是制约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和提高的主要矛盾。体育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融资渠道单一成为主要的制约因素。  
  四、大学生体育意识对策的探讨
  (一)加强学生对体育实践的认识
  学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关键的一环,要通过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运动的实践,提高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体育意识和健身能力,为学生的体育兴趣的迁移提供可能和依据。为适应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学校体育应(下转第32页)(上接第26页)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以及形式为学生进行体育学习、锻炼做准备,赋予学生终身体育所必须的兴趣、动机、知识和能力。
  (二) 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
  学校应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根据学生的自身的条件,开设多种教学内容供学生选择。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兴趣和习惯和独立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
  (三) 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形成教育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础,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应从完善制度措施入手。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尊师重教,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必须有一系列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教师要不断学习、吸收各种知识加强对专业有关的学科知识的了解与学习,活跃学术交流,将新学科知识融入专业知识中。
  (四)营造校园文化,改善体育设施
  高等学校应该着力建设具有传递、感染、渗透学生的校园体育环境。  
  五、结语
  有关部门以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大学生体育意识,从各方面引导大学生的体育行为, 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王革.广东省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及行为的调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18 (2) .
  [2]王晓松.从新时期大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的特点看高师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J].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高校体育与学生个性发展及培养

  • 下一篇文章:体育游戏如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的思考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大学生体育意识的研究综述”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大学生体育意识的研究综述”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沉痛哀悼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中...
  • ››5VAR论文频道全新改版,新貌迎接天下...
  •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研究
  • ››对大学生健美操教学中美育渗透的探...
  • ››高校网球运动的开展与终身体育
  • ››古巴竞技体育发展现状及其对中国的...
  • ››体育传播学:理论范式与研究路径
  • ››转型时期中国体育管理的发展与改革...
  • ››我国近代体育课程发展中体育教学内...
  • ››沉痛哀悼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中...
  • ››5VAR论文频道全新改版,新貌迎接天下...
  • ››大学生体育意识的研究综述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