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
   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 【字体: 】  
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7-03 18:58:50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不少年轻父母一方或双双撇下自己 的孩子外出,他们的孩子成了“留守学生”。这些学生由于家庭教育和父母关爱的欠缺,存在着许多人格缺陷及心理健康问题。本文 结合农村学校的现实阐述了怎样加强这些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大 量农村劳动力迅速向城市转移,造成农 村许多孩子或短期或长期失去父母双亲 的直接监管,转而由父母一方、老人或亲 戚来照管,这就形成了目前中国农村社 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学生”.
    农村“留守学生”问题是中国当今农村劳 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不容忽视问题,有 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学 生”数量已达两千多万,占农村儿童总人 数的20%—24%。这些孩子由于家庭教育 和父母关爱的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存在 着自卑、忧郁、怯懦、优柔寡断、自认无 能、自我封闭等人格缺陷及心理健康问 题。学校应该加强这些农村留守学生的 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 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针对留守学生的 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学校应对留守学生进行全面了解, 建立完备的留守学生心理档案。心理档 案应包括留守学生的爱好特长、身体状 况、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 育方式与态度,与父母和监护人的关系, 学习态度、习惯和成绩,思想品德和行为 习惯,同伙关系,性格气质类型及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等。只有这样,学校才能随 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 行辅导.
    (2)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体现教 师的人文关怀。由于“留守学生”长期与 父母分离,他们在情感上的需要就特别 强烈。如果教师热情关心他们,就可以弥 补他们在家庭中缺失的情感交流。教师 要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以消除他们 心中的苦闷与孤僻。还要指导“留守学 生”给父母打电话、写信,交流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为父母送去祝福,联络和沟通 他们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从小事做起,坚 持不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老师对他们 的关心。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摸 准“留守学生”的思想脉搏,纠正他们的 认识偏差,促进其健康心理的成长.
    (3)注意对学生个别差异的了解。教 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共性,更要注重学 生的个别性、差异性;重视留守学生的个 性发展,发挥他们的特长。老师要在平时 的工作中把学生当成完整的、独立的人 来看。鼓励学生“唱主角”。恰当处理学生 的害羞、自卑、防卫心理带来的沟通障 碍.
    (4)学校更多的让留守学生在“群体 中成长”。要经常组织留守学生参与文体 娱乐活动,充实其业余生活,多与他们沟 通交流,慰藉他们残缺的感情;适时向留 守学生提出发展要求和发展方向,以促 进留守学生能力和意志力的发展,弥补 隔代监护人因溺爱对留守学生造成的不 足;让留守学生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 关爱,减少留守学生因受教育的断层而 带来的不良影响;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有益的活动之中。这 些活动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也 会使学生进入特定的心理氛围,受到感 染;在学科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 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寓于各科教学实 践中去。教师在各学科的教育过程中要 时时考虑到“留守学生”心理变化,把握 好每个“留守学生”的脉搏,有效地克服 他们心理不健康的问题,使他们全面发 展、健康成长.
    (5)建立互助小组,相同的经历与境 遇使留守学生彼此心理相容,情感上互相慰藉与支持。在小组的交往活动中,留 守学生可以分享彼此的快乐,分担彼此的 痛苦与烦恼。这样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 生活,冲淡他们的孤独感和对父母的思 念,而且在共同的交往活动中还可以培养 他们对集体的依恋和归属感。选用其中 具有独立能力的孩子担当成员,扩大他们 的影响,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让他们在 老师、学校的引导下自己管理自己。各班 要安排班干部、团员与问题较突出的留守 学生“结对子”,在学习上、生活上予以关 心和帮助,促进他们自然、顺利成长。这 样既可增加心理倾述渠道,增进伙伴之 间的友情,又可找到“家”的感觉,同时自 己的组织便于随时请教,随时求助.
    (6)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充分发挥学校、社区、妇联、共青团作用, 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共 同营造孩子积极向上的良好环境,齐抓共 管。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都来关心留守学 生成长”的浓厚氛围,真正为“留守学生” 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杨秀清.福清市初中留守孩应对方式 研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7 (4).
    [2]蔡斌.面对农民工子女的教师角色 定位[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 (6).
    [3]刘岳启.苏北农村“留守学生”心理状 况调查[N].中国教育报,2007-03-05 (7).
    [4]郭月芝,傅小悌,张斌,刘钢.湖州 地区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探 讨[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计算机交互中娱乐性问题的心理学研究

  • 下一篇文章:如何帮助高三学生进行心理调节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互联网对大学生自杀心理形成的影响...
  •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探究
  • ››略论青少年长高
  • ››浅析师生关系
  • ››谈青少年网络道德观的培养
  • ››二十一世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 ››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 ››构建“三元结构”模式理论——广东...
  • ››如何帮助高三学生进行心理调节
  • ››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 ››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