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
   高职学院女生成才弱势的负面心理分析与应对思考      ★★★ 【字体: 】  
高职学院女生成才弱势的负面心理分析与应对思考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22:56:12   点击数:[]    

不仅关系到女大学生能否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且直接关系到女性人才资源的开发。无论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学女生的心理问题,如果没有教师或其它专业人士的正确引导,她们是很难自己走出误区的。目前的大学教育,并没有把这个问题真正的重视起来。虽然很多高校开设了心理教育的课程并鼓励学生积极向心理医生求助,其效果也很不理想。因为泛泛的课堂教育无法真正解决问题,也无法做到“对症下药”,那么应该怎样改善这个问题呢?高等教育不应该仅仅把目光放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上,心理健康教育也非常重要。我们谈论教育时经常说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各高校也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处理,让所有女生们都能够成功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从而健康成长并最终成才。
  (一)积极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程和专题讲座
  安排有教育经验和医学背景的医生担任老师,分专题分重点有计划的开设适合女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健康教育选修课、性健康教育选修课或专题讲座,普及女大学生健康保健方面的相关知识,帮助女大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认同自我,提高适应社会成就自我的能力,真正使女大学生树立起“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挑战。 
  (二)组织女大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
  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一种形式,社团的组织原则、规章制度和活动是民主、平等和生动活泼的,每个成员都是社团的主人,有权利管理社团的事务和活动,有义务为社团的生存和发展作贡献,这种形式充分体现了成员的主体意识,发挥了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女大学生参加学生社团活动,有助于投身社会实践、陶冶情操、提高综合能力;社团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让人作多方面的考虑,集思广益紧跟时代的步伐;有助于培养女大学生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发挥其特长,是能够促进和帮助成员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有效方式。
  (三)组织女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不少女生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而运动心理学研究证明,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是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健全人格的有效心理训练方法。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活动过程,它可以有效地塑造人的行为方式,因而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体育活动能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激励,激发人们更加热爱生活,确立顽强向上的人生态度,使生命向着更健康、更和谐、更完善的境界推移。学校除开设体育课程外,要积极利用第二课堂作用,开展适合女大学生身体特点的强度适中的体育活动。通过体育活动特别是参加一些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运动项目,解除烦恼、不安和自卑,使情感得到发泄,精神紧张程度得到缓解,情绪趋向稳定,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及自豪感和自强精神。
  (四)有目的的引导女大学生进行网络交流
  网络成为大学生进行朋辈心理保健的重要途径。一般我们将心理咨询称之为心理保健的专家路线,而学生自我调适或向亲朋好友倾诉称之为心理保健的非专家路线或自助式心理保健,而后一种保健方式无论通过何种途径在调查中都是大学生进行心理保健的首选,并且朋辈心理保健途径占明显优势,同时在选择沟通途径上,网络表现出比电话、普通书信更强的竞争力,成为继面谈后大学生的第二选择。笔者调查的今年421名学生中有50.4%的人表示自己曾利用网络聊天工具与人谈过自己的心理困惑。而在选择有过心理困惑的学生中则有57.6%的学生曾利用网络聊天工具与人谈过自己的心理困惑。女大学生比较认可网络作为心理保健的一条途径,31.6%的学生认为网络进行心理保健最大的优点在于不受时空限制。还有29.5%的同学认为它的最大优点在于保密性好。
  (五)组织女生积极参加读书活动,转变认知观念
  女大学生的许多心理困扰主要源于其视野狭窄、观念陈旧、完美求全和过分概括化等其非理性的认知倾向。只有经过合理的认知重构,她们才能恢复健康、愉快的心态。通过阅读适宜的相关文献信息,其观念则能发生隐性调整,特别是某些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主动放弃条件优越的大城市,到农村和边远地区艰苦创业、施展才华取得成功的事迹报道,对开阔就业视野、改变原有不正确的就业观念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六)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工作
        心理健康中心组织女大学生参加团体心理咨询,通过同辈教育互相帮助成长;对少数女生加强个案心理咨询,使女大学生摆脱心理困境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高职生与普通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5.
       [2]高师女生心理健康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
       [3]金盛华.当代中国人人际关系与身心健康的关系[J].心理学探新,1999,(3).
       [4]林崇德,孔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 
       [5]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6]刘杰,张蓉.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2,(4).
       [7]唐柏林.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2. 

  作者简介:李云(1957-),女,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副主任医生,研究方向:学校卫生防疫和学生心理咨询。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 下一篇文章:高职学生学习心理误区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高职学院女生成才弱势的负面心理分析与应对思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高职学院女生成才弱势的负面心理分析与应对思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互联网对大学生自杀心理形成的影响...
  •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探究
  • ››略论青少年长高
  • ››浅析师生关系
  • ››谈青少年网络道德观的培养
  • ››二十一世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 ››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 ››构建“三元结构”模式理论——广东...
  • ››如何帮助高三学生进行心理调节
  • ››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 ››高职学院女生成才弱势的负面心理分...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