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它看作是德育课的一部分,在高等院校德育课程改革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只是在各版本的“思想道德修养”教材中作为一章或一节来讲解,在高等院校德育课程改革后,在全国通用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这部分内容也仅仅是在第三章中有所体现。虽然在高等院校德育课程改革后,有些高职院校单独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学时仍然很少,受学时所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将心理健康知识系统地讲给学生,从教学效果来看,也难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无法真正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独立地系统地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给予充分的学时来完成教学目标,正确认识德育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地位和作用,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 (二)在课堂教学中,将德育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结合 在高职院校单独系统地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不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从思想政治教育中孤立出来,而是更好地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相互联系,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德育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互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德育课虽有各自的侧重点,但是处在复杂环境中的大学生,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思想和心理矛盾经常是混在一起的,仅靠单一的教育方式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因而,德育课和心理健康课在课堂教学中,在内容上应该有所渗透,而不能各自完全孤立。 (三)在课堂教学之外,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相互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的相互结合,关键是在教育策略和方法手段上的有机结合。虽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和手段上各不相同,但我们仍然应该在共同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各自的方法手段,使两者的最佳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一方面,德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他们处理好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要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获取新的知识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既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顺利成长,同时也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并为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另一方面,要改进过去心理咨询坐等学生上门、个别、保密进行的方法,应主动、公开、广泛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防患于未然,可以采用建立校园网络平台、小组讲座、团学活动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重视心理问题,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注重师资培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学习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有机统一,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教师的素质,心理教师和德育教师应加强互补性学习,心理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德育教师也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系统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只有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管理工作者,尤其是学生辅导员,更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要从思想和心理上,多方面、立体性的去了解学生,克服工作方法的单一性,教育过程的简单化,特别是对那些思想上出现问题的学生,不能简单粗暴的加以批评,因为,往往很多学生的思想问题都源于心理问题,这样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可能还会助长学生的逆反心理,而应深入细致地了解他们的情况,加强心灵的沟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找到问题的根源,在从思想上加以引导教育,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樊富珉,王建中.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陈国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袁芳.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心理健康教育[J].求实,2005,(S2). 【作者简介】王宏宇(1980-),男,黑龙江海伦人,供职于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学士学位,在读硕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