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的能留住,不需要的就让其分流。实行公开招聘,拓宽选择录用教师的渠道,打破教师资格在学历上的限制,制定一些特殊的政策,吸引外校和社会上的有实践经验的科技人才来校任教。 此外,除了长期聘任和终身聘任外,可采用各种形式的定期和短期聘任方式,聘请外校和社会生产第一线的管理人员、科研技术人员、及有特长的人员来校举办讲座或任教,促进教师队伍结构的多元化,同时,也达到了共享社会教育资源的目的。 在分配制度方面,根据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充分发挥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激励和吸引人才,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三)改革高职教师评价制度 目前,我国高职教师的结构分为三类:一类是基础理论课教师,一类是专业理论课教师,一类是职业实践课教师。这三类教师,教学目的和要求都不同,因此,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标准应有所区别。对于前两类教师,由于主要从事理论教学工作,重点强调的是知识传授和技能的基础性,在工作业绩上,可适当突出教研教改能力,在对他们进行评价时,可参考普通高校同类教师的标准;而对于职业实践课教师,在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经历、能力上,强调的应是实际工作、实践能力和职业经验以及对教学科学的掌握程度上,在工作业绩上,相对淡化对其在科研与学术论文方面的硬性要求,突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等方面,重在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 总之,建设一支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师队伍,是新时期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海凤,王丽娟. 高等职业教育学前沿性问题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5,(1). [2] 黄立. 关于搞好高职教师培训的思考. [J] 职业教育研究, 2005,(5). [3]姜桂洪. 高职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几点思考[J]. 职业教育研究,2005,(7). [4]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 教高厅[2002]5号. [5]曹广辉.高职师资培养途径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2).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创新型教师培养内容与培养方式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XJK06CZ01。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