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育论文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教育回顾      ★★★ 【字体: 】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教育回顾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23:01:10   点击数:[]    

980年        82.48   178.09  16.89       2000年  14410    312.34  967.20  62.56       增减(%)       +279%   +543%   +270%         在20世纪最后的20年里,中国职业教育事业的一个新特点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蓬勃兴起。1980年,首批地方性的短期职业大学在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高潮中应运而生,并迅速扩展。1985年,原国家教委开始试办初中后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至1996年有22所学校被批准实施五年制。20世纪末期,国家要求所有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都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一样,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从而把这些院校实施的教育统称为“高职高专教育”。截止2000年,全国此类教育的各项数量指标占整个高等教育的比例都超过50%。具体数据如下表(注:《中国教育报》2000年9月28日第1版):类型     学校数    毕业生数  在校生数  招生数        (所)   (万人)   (万人)  (万人)普通  高专  313     36.53   112.73 专科  高职  161     4.14   23.42    47.84成人高等教育  871     78.23   261.91    99.85合计     1345     118.90  398.06    147.69占整个高等教育的比例  69.26%    68.50%  55.37%    53.62%           二    现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在一本书的序言中写道:“现代职业教育引入我国已经130多年了,其发端比普通教育还早。但步履之艰难,远甚于普通教育”(注:顾明远为彭世华著《职业教育发展学》写的《序》,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纵观我国这百多年的教育历史,就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者相比较而言,顾明远先生的论断是千真万确的史实。甚至进入21世纪的今天,职业教育虽然在法律上和一般的理论观点中已经明确:“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3条)然而在许多人——包括部分教育决策人员——的潜意识中,职业教育仍然是低于普通教育的次等教育,是普通教育的补充。因此,在教育规划中,职业教育往往仅仅成为调节普通教育生源盈亏的缓冲系统,在招生和经费投入政策中,把职业教育放在保证普通教育需要之余的次要地位。    然而如果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考察,不难发现它在这百余年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虽然举步惟艰,却在缓慢的前进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着自己,愈来愈显示出它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说明它的存在确实是社会的客观需要而非主观愿望使然。    为什么经历百余年的努力,职业教育仍然没有被教育的正规系统所完全接纳?这有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本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政治因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20世纪前半叶,政治黑暗,政府腐败,列强入侵,战乱不止,虽有一批仁人志士为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兴起而历尽艰难,奋斗不止,最终却成果有限。“文革”期间,一时的政治失误也曾给职业教育带来惨痛的损失。    经济因素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是直接的,因为职业教育是适应机器大生产对劳动力的新需求而产生的教育类型。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教育是学术化的,因为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师徒或父子关系获得传承。随着工业生产的产生和发展,社会才提出批量培养工业劳动力的需求,而且在原来由“工匠”统揽一切的状况,逐步有了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分工,遂后又有工程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分工,形成了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等不同的人才类型。由于培养这不同的人才类型需要有不同的课程体系,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教育类型。职业技术教育是专事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类型,从而逐步地与传统的学术教育有所区别。     我国的机器工业起步于19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比西方国家晚了近一个世纪,而且发展十分缓慢,差不多再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1949年,我国的工业化率才达到12.5%,城市化率只有10.64%。新中国建立后的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20多年,经济总量和工业化水平都大幅度提高。到2000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高达50.9%,第一产业的同类比重降至15.9%。从1978年至2000年,人均GDP增长了4.59倍。这是这一时期职业教育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社会动因。另一方面,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仍然高达50%,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从业人员比重分别只有33.2%和27.5%,城市化率也仅有36.2%,而第二产业比重居高不下,这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而且发展极不平衡。这又不能不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文化因素和教育因素是不可分割的。在教育普及程度很低的情况下,教育只能面向少数人,实施精英教育。在长期的精英教育制度下,逐步形成了鄙薄劳动、轻视实践、排斥大众的思想观念,并成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在这种思想文化指导下制订的教育制度、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阻碍着面向大众而又崇尚实务的职业教育的发展。    现在,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达到了大众型水平,可是精英教育的传统思想依然存在,甚至还是我国教育系统当前的主流思潮。我国封建教育制度持续时间特别久远,传统教育思想中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许多精华被束之高阁,而“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思想却影响犹深,这也许是使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步履之艰难,远甚于普通教育”的历史原因。      三    精英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关注少数精英的培养,以单一的学术标准评价所有的学习者,选拔出少数,淘汰掉多数。而职业教育思想则要实现“学校无不用之成材,社会无不学之执业,国无不教之民,民无不乐之生”(注: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二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182页)的目标。职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也会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决不限制任何人的个性发展而必有益于个性发展,因此他不排斥精英的培养,但不强调选拔和淘汰,而致力于人人“学会”,人人成功。这恰恰与传统的精英教育理念相悖,于是常常被认为是不正规的、低水平的教育而不容易受到公平对待,使职业教育不能不在不懈的抗争中求生存、图发展。然而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和实务性的增强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也就自然地反映了新旧教育思想的消长和更替,尽管新旧教育思想的碰撞、消长与更替并不局限于某级某类教育,而是从教育整体上体现的,但职业教育发展所引起的教育思想更替至少是一个重要的侧面,集中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的宗旨是面向少数人还是面向多数人;二是教学的原则是崇“虚”还是崇“实”。    首先是面向多数人的问题。    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是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他们都是从事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务性人才,占从业人员的绝大多数。同时,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3条)就业是民生之本,关乎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因此,大众性几乎是职业教育从产生的时候开始就具有的基本属性。然而并不是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就必定能够面向大众,关键之一是思想观念问题。而确立面向大众的教育观念是很不容易的,即使是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积极倡导者也完全自觉。例如现在人们都知道女性“半片天”,忽视女性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就根本谈不上职业教育的大众性。可是历史上解决这一问题是特别困难的,当年张之洞力主实业教育,但反对女学;张謇专为女子举办蚕桑讲习所,但响应者寥寥,无法成班;张謇竭力倡导女学,却不屑于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允许男女同校。真正解决男女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制度变迁的考察

  • 下一篇文章:民办高职生存发展之路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教育回顾”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教育回顾”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发展我国民办职业教育思考
  • ››论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化
  • ››高职学生创业的优势及软肋
  • ››把德育工作贯穿高职教育全过程
  • ››任务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 ››主体性德育观与职校德育创新
  •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 ››浅谈职业中专体育特色教学研究 杨志...
  • ››关于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因素的应...
  • ››试析中德职业教育比较研究 华旭明
  • ››职业教育: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
  • ››职业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 ››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
  •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
  • ››职业教育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