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场所中的女性性工作者存在着感染和传播 性病艾滋病的许多高危行为:多个性伴、频繁更换性 伴、安全套使用率低、经期性交以及群交等,都增加了 自身感染和传播他人的危险[3]。因此,对娱乐场所 中女性性工作者这一特定人群,提供性病艾滋病防治 知识宣传教育以及开展安全性行为干预是十分必要 的,它是延缓艾滋病病毒向一般人群扩散的关键之 一。目前,在没有预防HIV感染的有效疫苗和治愈 艾滋病的有效药物的情况下,对艾滋病高危人群开展 行为干预已成为预防艾滋病的主要策略。近年来,国 内学者对娱乐场所中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行为干预 方面做了一些调查和研究[4-6],本次在淮南市某区娱 乐场所开展的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活动,通过对娱乐场 所中的高危人群采取多部门合作、业主开发和培训、 同伴教育员培训、经常性同伴教育活动、免费发放安 全套等综合干预达到了如下效果:艾滋病防治知识知 晓率明显提高;VCT服务的知晓率和利用行为得到 较大改善;在商业性性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率明显上 升;求医态度和信念出现好的转变. 3.2 本项目充分利用娱乐场所业主协会的作用,发 挥他们对业主或经营管理者的影响力,积极动员业主 或经营管理者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作为实施本场 所艾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再由他们支持和监督同伴 教育员对本场所的女性性工作者进行经常性行为干 预,专业人员主要提供知识/技能培训和指导以及定 期对现场工作进行督导,并且将各娱乐场所的艾滋病 防治工作情况纳入到卫生防病考核中,由此形成了一 套娱乐场所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模式。通过对目标人 群干预前后的效果评估,表明这种由娱乐场所业主到 同伴教育员再到本场所的性工作者逐级管理和负责 的干预模式是切实可行的,值得在娱乐场所中试用. 3.3 本项研究表明,虽然通过知识的传播,女性性工 作者安全套使用的频率明显提高,最近1次商业性性 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由65.52%上升到94.65%,最近3次都使用的比 例从18.18%上升到72.01%。但干预后仍不使用安 全套的现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客人不愿使 用,占88. 24%,说明女性性工作者虽然有了实施安 全性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但在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的 使用需要得到客人的配合,如果客人不愿意并劝说无 效,同时受经济因素的制约或自身感染风险认识不 足,导致无法很好地坚持100%使用安全套。可见, 从知道安全套的保护作用到愿意使用的态度,再到真 正坚持使用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行为改变过程,需要 外部环境不断强化和自身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5]. 因此,只有持之以恒地开展干预工作,营造出“不用安 全套就没有性服务”的氛围,才能达到更好地促进安 全套使用的目的[6]. 3.4 通过干预活动,目标人群VCT服务的利用虽然 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但是利用率仍然较低,仅为37. 11%;此外,这次项目活动中,也尝试着对嫖客进行正 确使用安全套的干预,但是由于干预活动由性工作者 直接对嫖客进行,其可行性和效果还今后进一步探 讨.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国艾滋病 中国专题工作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 (2007)[R]. 2007. 8-10. [2] 羊海涛,杜亚平,丁建平,等.中国江苏/WHO100%安 全套推广使用项目效果评价与分析[J].中华流行病 学杂志, 2005, 26(5): 317-320. [3] 赵鹏飞,于虹.上海市娱乐场所服务小姐的性行为和 吸毒行为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1, 22(5): 341-343. [4] 符艳,熊志伟,徐丹,等.娱乐场所性工作者预防艾滋 病KAP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疾病控制杂 志, 2007, 11(6): 544-547. [5] 杨北方,许骏,姚中兆,等.商业性性工作者的行为特 征及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 2006, 10(4): 406-408. [6] 黎明强,甘志高,王豫穗,等.公共娱乐场所性服务小 姐艾滋病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J].疾病控制杂志, 2005, 9(4): 306-308.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