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医学论文牧医论文
   传染性法氏囊病及其控制      ★★★ 【字体: 】  
传染性法氏囊病及其控制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10:01:31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前言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对养禽业来说已不是新病。1962年由Gosgrove首先发现该病,并将它称之为“禽肾病”。IBD的第一个病例发生于美国特拉华州一个叫做甘布罗的小镇,1962年Winterfield分离到该病的病原,即一种birna病毒。1970年,Hitchner提议将该病定名为IBD。此后,该病广泛传播,迅速传遍世界各国,可以说凡是养禽的人都知道这一点二即IBD是引起肉鸡和产蛋鸡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1985年,美国出现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变异株,这给IBD的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1987年欧洲又出现了所谓的IBDV超强毒株(vvIBDV )。
  因此,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这个疾病,以便更好地利用英特威公司的产品来有效控制这个疾病。致病机理
  鸡摄入IBDV后,究竟有那些器官被病毒感染?病毒在体内是如何分布,在哪里复制?以及抗体对病毒有何影响?抗体以及不同器官对疫苗有何影响?
  研究发现,IBD通常通过消化道途径感染。显然,对于消化道感染而言,病毒最先接触的部位是肠道。攻毒感染后4~5小时,即可以在十二指肠、空肠和盲肠,尤其是肠道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中检测到病毒。
  从肠道部位开始形成初期的病毒血症,虽然此时IBDV在肠道只进行少量的复制,但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肠道是病毒与鸡的血液真正直接接触的地方。病毒通过肠道进入门静脉系统,而营养物质也是通过门静脉系统从肠道摄入并进入肝脏。在感染后5小时,已经可以在肝脏,尤其是枯否氏细胞中检出病毒。肝脏中有分化的巨噬细胞,可作为滤器使用,过滤从肠道中摄取或吸收的营养物质和病原。因此枯否氏细胞可能也会捕捉一些IBDV,而从肝脏出来的其余病毒则进入主循环系统,随后病毒经过心脏,并由此扩散到法氏囊。在感染后11~13小时,即可在法氏囊检测到病毒。法氏囊是该病毒真正的主要靶器官,因为在法氏囊可发现未成熟的B淋巴细胞,而IBDV主要在这些未成熟的B淋巴细胞内复制,由此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也是严重的病毒血症。
  有科学家通过外科手术切除法氏囊,或者采用可破环B淋巴细胞的化学试剂处理法氏囊,发现经上述方法处理过的鸡其体内的IBDV减少了约1,000倍。这一点解释了IBD主要是发生于幼龄鸡的疾病,因为大龄鸡的法氏囊已经退化,已没有部位让IBDV进行真正的复制以达到严重的病毒血症。一旦发生病毒血症,IBDV会扩散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尤其是脾脏、胸腺和二级淋巴组织,在感染后16小时,即可以在各个脏器检测到IBDV。另外,必须明白的重要一点是,如果IBD趋于全程发生,并具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则IBDV就必须进入法氏囊。如果IBDV不能到达法氏囊,则病毒复制不能进行,也不会有严重的病毒血症,也就不会发生IBD。同样道理,IBD弱毒活疫苗也必须到达法氏囊才能诱发免疫力。对于商品代雏鸡,其体内有针对IBDV的高水平特异性循环抗体,也就是所谓的母源抗体,其可采用油佐剂灭活疫苗免疫种鸡所诱导获得。
  在血液中循环的母源抗体可以阻止IBDV进入幼龄雏鸡的法氏囊。如果法氏囊在10日龄前受到感染,则可导致法氏囊严重损伤,并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不幸的是,这些母源抗体不能区分疫苗毒和野毒,因此母源抗体也可能会阻止疫苗毒进入法氏囊。如上所述,如果疫苗毒不能进入法氏囊,则该疫苗不能诱发免疫力。那么这些母源抗体的作用是什么呢?
  正如上面提及的那样,IBDV首先与血液接触是在病毒穿过肠道进入门静脉系统时,如果血液中存在循环抗体,则其中一些病毒可以被中和;其结果是较少的病毒进入和经过肝脏,而进入法氏囊的病毒则更少,这意味着病毒血症更轻微。另一方面,如果循环抗体水平较高,足以完全中和体内的所有IBDV,也就不会有IBDV进入法氏囊。如果没有IBDV到达法氏囊,也就不会发生IBD,或者所接种的疫苗也不会产生任何免疫力。
  另一个需讨论的问题是IBDV弱毒株和超强毒株的差异。如上所述,IBD是一种经消化道途径感染的疾病,IBDV可在多个部位复制,尤其是在法氏囊内进行高水平的复制。对于IBDV弱毒株来说,病毒的复制处于低水平,尤其是致弱的IBDV疫苗毒株。相反,所谓的IBDV超强毒株,其病毒的复制处于特别高的水平,该病毒在各个部位的扩增和复制都明显增加,这样有大量的病毒进入法氏囊,法氏囊内复制的病毒大量释放出来,最终引起严重的IBD症状。从中我们也可以知道,与IBDV弱毒疫苗株相比,这种IBDV超强毒株需要更高水平的抗体才能中和,才能阻止IBDV感染法氏囊。
  我们进行了一项比较研究,其中比较了属于同一血清型的3个IBDV毒株,其唯一差异在于毒力。这些毒株分别是IBDV致弱株,强毒株和超强毒株。
如果分别以上述3个IBDV毒株感染5周龄SPF鸡(即无IBD抗体的鸡),一般致弱株不会引起SPF鸡死亡,强毒株可引起83%的死亡率,而超强毒株则可引起 100%的死亡率。此外试验还发现,于感染后48小时,各种毒株感染鸡均不表现症状和病变;到感染后64小时,超强毒株已经可引起鸡只死亡。而对于强毒株,鸡只表现轻度精神不振,但没有鸡死亡。这只是高水平复制后IBDV超强毒株感染的一种症状表现,其病情更为严重。到感染后72小时,强毒株感染鸡也开始出现死亡,这种情况可持续到感染后88小时,此时弱毒株并不引起任何症状,但强毒株和超强毒株均可引起急性症状和鸡只死亡。

  法氏囊病变

  如前所述,法氏囊是IBD的主要靶器官。IBDV感染法氏囊后进行大量复制,并引起法氏囊一定的病理学变化。如果我们了解这种病理学变化,那么在剖检时就可以知道疾病处于那一个阶段。
  急性感染时法氏囊极度肿大,呈冻胶样。在感染后3天,法氏囊开始变大,重量也增加。通常在感染后第4天,法氏囊的重量为原来的两倍。感染后5天,法氏囊开始萎缩,恢复到原来的正常量。到感染后8天,法氏囊已萎缩,其重量仅为原重的三分之一。
  在感染后2~3天时,法氏囊严重水肿,里面有冻胶状黄色渗出物。法氏囊的颜色也从正常时的白色变成奶油色,法氏囊内壁常可见点状出血,有些法氏囊出血呈广泛性。到感染后5天,这种渗出物和水肿开始消失,法氏囊开始变成灰白色。
  为什么法氏囊如此重要呢?我们知道淋巴细胞是从骨髓开始其生命历程,然后淋巴细胞从骨髓转移到法氏囊或胸腺。在法氏囊或胸腺中,不成熟的淋巴细胞分化为法氏囊的B淋巴细胞和胸腺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对体液免疫力非常重要,它们是产生抗体的淋巴细胞。一旦淋巴细胞在法氏囊中分化成熟,这些淋巴细胞就迁移至脾脏、盲肠扁桃体和哈德氏腺等部位,即所谓的外周淋巴组织,然后在这些部位形成成熟的淋巴细胞群,此后法氏囊执行其固有任务,并且开始退化。如果免疫系统还处于发育中的幼龄雏鸡感染IBDV后,则病毒可破环法氏囊中的未成熟淋巴细胞,使上述淋巴细胞的分化过程也受到损害,导致外周淋巴组织内未成熟的淋巴细胞群受损,最终导致雏鸡免疫抑制。因此,IBD实际上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这一点不同于该病在发病阶段引起的鸡只死亡。因而需控制该病的另一个原因是免疫抑制性疾病导致生产性能不良。
  

      免疫策略

  仅靠免疫接种并不能完全解决IBD问题。疫苗在IBD的控制中的确是一种很有效的工具,但更为有效的方法必须有一个全面的控制策略
  全面的控制策略包括:选择正确的疫苗类型、正确的免疫接种时机,以及强化生物安全和科学的饲养管理等。这些策略也极为重要,因为IBDV是一种环境抗性很强的病毒,因此除了使用疫苗来降低其感染压力外,还必须做好彻底的清洁消毒和维持足够的空舍时间。
  根据其致病性,可以将IBDV分为弱毒株、中等毒力株、中强毒力株、强毒株和超强毒株等几种类型。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初生雏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 下一篇文章:鸡绦虫病的流行现状及治疗体会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传染性法氏囊病及其控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传染性法氏囊病及其控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低聚木糖与产酶益生素合用对生长猪...
  • ››鲤鱼(CYPRINUS CARPIO)肠道不同部...
  • ››芽菜风味狗肉香肠的研制
  • ››对东北地区畜牧业发展战略问题的探...
  • ››浅谈畜牧养殖小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对兽药地方标准清理工作
  • ››中草药黄芪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 ››免疫组化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
  • ››论新时期我国渔业船舶安全管理工作...
  • ››苜蓿高产栽培管理与加工调制
  • ››传染性法氏囊病及其控制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