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医学论文牧医论文
   奶牛乳房炎      ★★★ 【字体: 】  
奶牛乳房炎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09:49:45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奶牛乳房炎(Bouine Mastitis)又名奶牛乳腺炎,是奶牛常见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尽管有多年的研究。但仍然是奶牛饲养中的一种花费中最高的疾病之一,乳房炎的发生与病原微生物及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严重地阻碍着世界畜牧业的发展,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该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是奶牛饲养中的一常见病。奶牛发病后所造成的产奶量下损失降,大量的乳房炎阳性奶的废弃,以及兽医治疗,严重感染造成的奶牛过早的淘汰,给饲养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在美国,据Zhung 等报道,美国乳房炎理事会估计美国每头奶牛每年因为乳房炎的损失是225美元。拒Lund等报道,在丹麦。平均每年的损失估计超过200美元【1】。另外报道,在美国,被淘汰的奶牛26.5%是因为患有乳房炎,而在芬兰,挪威,雅典等国,因为乳房健康问题而被淘汰的奶牛分别占35%,19%和22%【2】。在我国,拒报道奶牛乳房炎的阳性率在46.4%-85.7%,乳区阳性率在28%-59%【3】。另外报道,在深圳市某奶牛场,乳房炎的发病率为10%-20%,在7-8月份则达到60%-70%。
1.病因:
      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病原菌的侵入,以及造成感染的各种诱因,如外伤、挤奶技术不佳、。环境卫生不良、饲养管理失宜,、激素失调、乳房缺陷和其他疾病诱发等。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比较复杂,包括细菌、真菌、霉形体;酵母菌、病毒等可达80多种。在一般情况下,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在临床型乳房炎中占70%以上,其次是化脓性棒状杆菌、绿脓杆菌、坏死杆菌、诺卡氏菌、克雷伯氏菌等。无症状的隐性乳房炎高于临床型乳房炎,其发病率约占整个牛群的50%。隐性乳房炎约90%是由链球菌和葡萄球茵引起的。
以下为各种乳房炎及其病因:
    (1)浆液性乳房炎 浆液性乳房炎是乳房充血,在乳腺小叶间结缔组织内有大量的浆液性渗出物和白血球的一种急性乳腺疾病,多发于产后头几天。
    病因:浆液性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有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它们在乳房发生创伤和挤乳不当造成损伤时,通过皮肤和血管侵入乳房结缔组织而引起发病。浆液性乳房炎有的由胃肠或子宫疾病继发。
    (2)卡他性乳房炎 卡他性乳房炎是乳腺泡上皮和输乳管上皮发生变性而形成的卡,他性炎症。
    病因:卡他性乳房炎的病原菌是链球菌、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当乳头粘膜受到损伤,乳头括约肌松驰,乳房受冻时,即侵入乳房而引起发病。
      ⑶乳房坏疽 是乳房炎的并发病,由腐败细菌通过乳管、血液循环系统或乳房创口而感染发生。
      ⑷乳头管狭窄及闭锁  乳头管狭窄在挤乳时只可挤出一股细的乳流;乳头管闭锁则根本挤不出乳来。
    病因:乳头管狭窄是由于平时挤乳粗鲁和机械性损伤,使乳头管粘膜结缔组织增生,致使乳头管狭窄,排乳困难。乳头管闭锁是由于乳头管括约肌或粘膜破裂,以及肿胀及结缔组织增生所致。乳头管腔内生长肿瘤也可发生闭锁。

2.发病规律
⑴乳房炎发病率的季节性差异  随玉龙报道,不同季节和月份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差异极显著〔P〈0.01〉【4】。黄玉全等报道,牛隐性乳房炎检出率,无论是检出的阳性牛,还是阳性乳区,均以9月份最高而以2月份最低,且气温的变化与阳性检出率和阳性乳区检出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系【5】。
⑵不同乳区乳房炎发病率的差异  李国江等报道,奶牛各乳区乳房炎的阳性率在20%-30%,彼此之间差异不显著【6】。而杨章平等报道,奶牛侧乳区乳房炎的发病率比右侧高4.5%,且两侧的发病率差异极显著〔P〈0.01〉【7】。
⑶不同年龄的奶牛乳房炎发病率的差异  有研究表明,乳房细菌感染的几率,特别是乳房连球菌的感染,随奶牛年龄的增加,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也呈这种趋势。另外。李国江等报道。随着胎次的增加,奶牛的乳房炎的阳性率呈上趋势【3】。

3.诊断技术
    (1)观察临床症状:不同的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临床症状有所差异,但基本症状是患病乳房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增大、发硬、温热和疼痛,泌乳减少或停止。乳汁最初无显著变化以后因炎症波及乳腺的分泌部,乳汁变稀薄,且有絮状物或凝块,有时可见脓汁和血液。当实质排泄管及间质受波及时,乳腺可发生坏死;当皮下组织及 腺间结缔组织被侵害时,则呈蜂窝织性乳房炎,它与坏死性乳房炎是乳房炎中最严重的两种类型。
慢性病例,患区乳房组织弹性减低、僵硬,泌乳量减少,泌奶时乳汁不同程度地发黄和变厚,有时有凝乳块,乳房肿大。有些患布氏杆菌病的母牛,乳房很大,而没有泌乳能力。
  ①浆液性乳房炎的症状:乳叶肿胀增大,皮肤充血发红而且很紧张,触诊有热痛反应,乳房实质坚硬。患病乳叶的乳量减少,随着病程的发展,乳汁变稀薄,内有絮状物,患畜食欲减退,体温升高,精神不振,严重时有明显全身症状。
  ②卡他乳房炎的症状:病初乳房无发热、疼痛等炎症,也无全身症状。病程进一步发展,可见乳头壁变厚,输乳管扩大,触诊乳头基部时,可以摸到有波动的结节。
  ③乳房坏疽症状:在乳房的皮肤上出现圆形的病灶,局部疼痛,呈红色或紫色,随着病程的发展患部组织逐渐腐败分解,流出污秽的分泌物,有臭味;患侧淋巴结增大,泌乳停止或可挤出少量的脓样分泌物。在患病期间,患畜行走时后肢展开,由于疼痛不让仔畜吸奶。重者出现全身性败血症。
  ④乳头管狭窄及闭锁症状:外伤性或炎症引起的狭窄,可以见到局部症状。当仔细捻转乳头时,可发现乳头管粗硬,或有豌豆大小的结节;如狭窄部是在末端,则在挤奶时乳流偏向一侧呈线状流出。
  乳头管闭锁的症状是乳房充满,但挤不出乳汁,仔细捻转触摸,有增厚变硬的地方。
    (2)实验室诊断:隐性乳房炎不显临床症状,可惜助实验室检验进行诊断。
①体细胞计数法:按照国际奶牛联合会制定的标准,对乳汁中体细胞进行计数。如每毫升低于50万时,判为阴性;超过50万的,判为阳性。
②LMT乳房炎诊断液: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中兽医所研制,在每一检验盘中入乳样2毫升,然后加等量诊断液,将盘平置旋转摇动,使唤诊断液与乳汁充分混合,
③JMT乳房炎诊断液:由吉林农业大学研制,操作的判定方法同上。
此外,还有浙江农业大学研制的HMT诊断液等。

4.治疗方法
    乳房炎病甲的复杂性决定了治疗的困难性,但总的治疗原则是消除病因和病原,增强机体抵抗力。在消除病原中:目前国内外多用抗生素、磺胺类和呋喃类制剂。但有很多病例治疗并不理想或久治不愈。其原因:一是没有根据病性(急性、慢性、隐性)、症状(有无全身症状)、发病时期(泌乳期、干乳期)选择有效治疗方案;二是延误诊疗,乳腺组织已发生不可逆病变;三是未完全消除诱因和病原。特别是在消除病原时,用药的盲目性是疗效不佳的根本原因。因此,选择有针对性的对致病菌高度敏感的药物是重要一环。一现根据国内外学者所做的药敏实验和治疗实验,列举对乳房炎致病菌敏感的药物如下: '
⑴葡萄球菌性乳房炎:可用氯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其次是新霉素。链球菌引起的乳房炎,可用链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等。克雷伯氏菌和绿脓杆菌引起的乳房炎,可用庆大霉素。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乳房炎,可用四环素。诺卡氏菌性乳房炎,可用长效磺胺、青霉素等。
    在病原菌未确定之前,对每个患病乳区,挤奶后经乳头管注入青霉素和链霉素混合液(混合液用150~200毫升蒸馏水溶解青霉素50万单位和链霉素200毫克),每天1~2次。·注入后用手捏住乳头基部,向上轻轻按摩,使药液向上扩散。严重病例,可肌肉注射青霉素200~240万单位,每天2~3次。必要时加链霉紊,或应用庆大霉素和红霉索等。
    ⑵浆液性乳房炎防治:①为了减轻乳房肿胀,首先要减料,特别是减少多汁饲料、精料和含蛋白质多的饲料。②为了减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对一例孕期奶山羊阴道脱出的治疗体会

  • 下一篇文章:生产瘫痪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奶牛乳房炎”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奶牛乳房炎”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低聚木糖与产酶益生素合用对生长猪...
  • ››鲤鱼(CYPRINUS CARPIO)肠道不同部...
  • ››芽菜风味狗肉香肠的研制
  • ››对东北地区畜牧业发展战略问题的探...
  • ››浅谈畜牧养殖小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对兽药地方标准清理工作
  • ››中草药黄芪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 ››免疫组化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
  • ››论新时期我国渔业船舶安全管理工作...
  • ››苜蓿高产栽培管理与加工调制
  • ››奶牛乳房炎
  • ››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