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医学论文临床医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研究进展 孟德玉      ★★★ 【字体: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研究进展 孟德玉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7-01 13:41:44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摘 要】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COPD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从慢阻肺的病因病机,证候,临床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研究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慢阻肺;中医药;综述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疑难疾病,归属于中医学肺胀、咳嗽等范畴。中医药在防治COPD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现就中医药防治COPD的临床研究作如下述评。

    1 病机研究

中医学对COPD的认识,最早见于《内经》中有关“肺胀”的记载。《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指出肺胀性质乃虚实相兼之证。《症因脉治》谓:“肺胀之因,内有郁结,先伤肺气,上复感邪……,则肺胀作矣。”说明内虚邪乘是肺胀的始动因素。《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对于肺胀的病机亦有详述。傅野群[1]认为,痰随气血流行,内而脏腑,外而经脉,影响气血的运行,由痰生瘀,或夹瘀而病。

    气统血,气血相关,因此气虚血瘀夹痰是本病主要病理基础,气虚血瘀贯穿整个病理过程。洪广祥[2]提出气阳虚为慢阻肺之本,痰瘀伏肺为慢阻肺之标,痰瘀伏肺是形成气道阻塞的病理基础。

    2 证候研究

余学庆等[3]统计1981—2004年共44篇文献中证型频次分布情况,发现不同命名的证型有74个,其中最少分2型。

    最多分8型。梅彤等

[4]对305例COPD虚症患者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采SPSSl0.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发现COPD虚证患者发病过程是疾病发展由上及下。COPD虚证患者病程与肺脾两虚、肺肾两虚、肺脾肾虚三证型存在密切的相关。

    3 临床研究

3.1 治法研究COPD急性发作期病机以标实为主,痰浊、邪热、瘀血相互搏结,阻塞气道致肺气郁滞,故痰热郁肺、痰瘀蕴肺等是最常见证型,治疗主要采用清热化痰、活血化瘀等方法。魏彬等[5]重用清热化痰,研究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3.3%。COPD稳定期病机是以本虚为主,气血阴精亏虚,肺脾肾功能失调,气道失利,肺气升降失常,故肺肾气虚,肺脾气虚,肺肾阳虚等最常见证型,治疗主要采用补肺、健脾、补肾等方法。胡振明等[6]扶正补虚为主,研究结果治疗总有效率81.3%。

    3.2 机制研究

3.2.1 对机体防御功能的作用 季红燕[7]报道,参七虫草胶囊可通过上调慢阻肺大鼠模型I型细胞因子IL4、下调II型细胞因子IFN.Y,使Thl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和Th2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趋于平衡状态,进一步使COPD细胞因子紊乱得到调整,从而可能延缓COPD病理进程。朱渊红等[8]研究提示黄芪注射液可减轻脂质过氧化损害,提高抗氧化酶水平,从而起到纠正COPD患者存在的氧化/抗氧化失衡的作用。

    3.2.2 对气道炎症反应的调节 刘洪报[9]道,穿琥宁注射液能明显下调急性加重COPD患者痰中自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a、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水平,促进气道炎性介质的清除,减轻气道局部炎症反应及肺组织的实质损害。

    3.2.3 对血流动力学的干预 张立山[10]报道,肺康方能降低肺动脉高压,减轻缺氧小鼠的肺血管阻力和右心室质量的增加。吴国珍等应用固本化痰祛瘀汤,结果表明固本化痰祛瘀汤对血管内皮细胞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减轻肺动脉高压。

    3.2.4 改善呼吸肌功能 改善呼吸肌疲劳呼吸肌障碍和呼吸驱动相对增高是COPD患者运动能力受限的因素之一,也是COPD患者呼吸衰竭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张伟等实验研究发现,肺康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膈肌张力均较模型组显著增强,说明肺康颗粒对缺氧性膈肌疲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4 总结与展望

目前COPD中医药研究随着新理论、新技术、新指标的应用,得到进一步揭示。众多学者从循证医学角度出发,运用现代统计方法研究其证实质,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一步深化中医,对COPD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诸多问题仍然存在科研设计欠规范、可比性及科学性较差、临床与实验脱节等问题。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合理的科学研究,采用统一的辨证分型,制定科学的诊疗判定标准,加大创新力度,已达优化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傅野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辨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5.

[2]洪广祥.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几点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1):17-19.

[3]余学庆,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文献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7):794-795.

[4]梅彤,等.慢性阻塞性肺病虚症患者病程与证型的相关性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2):25-26.

[5]魏彬,等.定喘合剂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21.

[6]胡振明,等.朴中益气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临床观察[J].江西中医杂志,2005,25(5):22.

[7]季红燕,等.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营养不良参者的临床观[J].山东中医药杂志,2003,22(1):11.

[8]朱渊红,等.黄芪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氧化、抗氧化失衡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4,13(9):597.

[9]刘洪等.等穿琥宁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与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3,12(5):433.

[10]张立山等.肺康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3):70-7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252例支气管哮喘教育与护理体会 罗运文

  • 下一篇文章: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谭白菊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研究进展 孟德玉”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研究进展 孟德玉”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先天性尿道下裂治疗现状
  • ››对腋臭治疗的临床研究
  • ››两药加营养支持治疗慢性肺心病并心...
  • ››蓝芩口服液治疗放射性咽喉炎的疗效...
  • ››探讨健康教育对抑郁症患者的效果
  • ››○先天性肾发育不良与分子生物学的...
  • ››脑电图在老年人癫痫发作中的应用及...
  • ››运城市艾滋病防治宣传的思考
  • ››创伤救治中容易但不容忽略的若干问...
  • ››如何看待临床应急用血行为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研究进展 孟...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