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医学论文心理学

Tags:


   社会心理学效应之过度理由效应      ★★★ 【字体: 】  
社会心理学效应之过度理由效应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11:26:54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同样,在家庭生活中,妻子和丈夫常常无视对方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因为这是责任、这是义务,而不是因为爱和关心;一旦外人对自己做出类似行为,则会认为这是关心,是爱的表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这就是由于社会心理学上所说的过度理由效应。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是为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人们就很少再继续找下去,而且,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
  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
  行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来解释,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足够的外部理由。
  公司老板如果希望自己的职员努力工作,就不要给予职员太多的物质奖励,而要让职员认为他自己勤奋、上进,喜欢这份工作,喜欢这家公司;希望孩子努力学习的家长,也不能用太多的金钱和奖品去奖励孩子的好成绩,而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喜欢学习,学习是有趣的事。          
                   
       
       


转自: 声 明: 本论文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来信指正。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两性心理与智力差异成因的生物学观点

  • 下一篇文章:论青少年心理训练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社会心理学效应之过度理由效应”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社会心理学效应之过度理由效应”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浅谈心理学
  • ››对当前青少年的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
  • ››群体心理学
  • ››环境心理学
  • ››变态心理学学科概况
  • ››发展心理学
  • ››普通心理学
  • ››心理生理医学学科概况
  • ››法律心理学
  • ››心理学有哪些基本理论
  • ››社会心理学应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
  • ››社会心理学效应之过度理由效应
  • ››社会心理与高潮迭起——试析农业集...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