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匀浆内NO、MDA、TNF-α含量及SOD活性差异 注:与A组同时间点相比,▲P<0.05;与B组同时间点相比,*P<0.05 3 讨论 3.1 寻找对肝硬化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药物的理由 现代肝胆外科中避免术中过多的出血、及时而有效地控制出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阻断肝血流技术在肝脏切除术中被广泛应用[1]。严重肝脏疾病(如肝癌等)患者往往伴有肝硬化,其肝脏对缺血的耐受性较差[2],长时间阻断入肝血流或术中大出血均可引起I/R损伤而加重处于代偿边缘的肝脏负担,导致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寻找一种对肝硬化肝脏缺血及再灌注具有保护作用的药物及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以往采用的缺血预处理的方法有其缺陷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限制,故寻找一种药物预处理来保护肝组织、减轻I/R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3.2 葛根素对肝硬化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Pue进入体内后主要分布于血浆、肾、肝和心。已有研究证实其在心、脑、肾等组织的I/R损伤中保护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它具有改善微循环、抗氧化、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和抗肿瘤等多种作用,虽然以往报道长期(7~8天)应用葛根素可致少数患者转氨酶升高,但未见短期应用出现肝损害的报道,且已有相关报道[3]证实葛根素对正常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本实验结果显示:光镜下,与对照组相比Pue预处理组,肝细胞水肿及肝窦狭窄明显减轻,内无红细胞淤积及微血栓形成等,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血液中ALT、AST及肝组织中TNF-α等反映肝损害的指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表明Pue对肝硬化大鼠肝脏有明确的保护作用。 本次实验所证明主要保护机制可能是:(1)调节NO的含量、改善微循环:NO是由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神经细胞等合成并释放的,由酶P450家族的NO合酶(NOS)产生,NOS作用于L-精氨酸和氧,产生L-谷氨酸和NO。人们已经发现3种NOS的亚型,即神经元型NOS(nNOS)、内皮型NOS(eNOS)、诱导型NOS(iNOS)[4]。这3种亚型在肝脏中都有表达[5],nNOS和eNOS在肝脏中不同细胞选择性的表达,前者只在神经组织中可检测到,后者只在肝脏血管的内皮细胞中表达,当受到一定的刺激,iNOS在肝脏组织中广泛表达,尤以库普弗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有大量iNOS表达。NO量的多少是其加重或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因素,eNOS亚型产生的低水平的NO能够抵抗移植物成活后再灌注产生的微循环损伤;而由于iNOS的转录诱导需要时间较长,几小时后才大量的iNOS生成,较多的NO在生成,最终导致脂质过氧脂物产生、细胞死亡和肝脏损伤。Pue可在缺血再灌注早期维持肝组织及血清内NO含量使之不会过多降低,改善缺血再灌注后肝组织微循环,减轻再灌注后的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对肝脏组织进行保护。(2)抗脂质过氧化作用:SOD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抗氧化酶,对机体的氧化与抗氧化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清除氧自由基及保护细胞免受氧自由基损伤的作用[6]。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氧化生物膜的不饱和脂肪酸,使生物膜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导致细胞结构和功能障碍,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同时形成大量分解产物MDA。MDA含量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氧自由基对组织、细胞损伤的程度。本试验通过对SOD与MDA的联合检测表明:应用葛根素组缺血再灌注后SOD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葛根素可通过增加SOD活性,清除过多的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等作用来达到保护缺血再灌注肝脏的目的。 总之,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并非单一因素所致。本实验证实,Pue可通过调节NO含量、改善微循环、清除自由基等途径对肝硬化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较好的保护作用。实验中D组短期使用Pue,缺血前转氨酶较其他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全过程中无一只大鼠出现出血倾向,可证明短期应用Pue不会增加肝脏功能的损害及凝血机制障碍的发生率,所以笔者认为Pue是对肝硬化肝脏缺血再灌注保护有研究前景的药物之一。 【参考文献】 1 梁力建,赖家明,黄洁夫.正确掌握肝血流阻断的时机与时限.肝胆外科杂志,1998,6(s):261-262. 2 黄志强.现代腹部外科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74-276. 3 金建军,张中乐.葛根素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基础医学与临床,2002,22(4):383. 4 Clemens M.Nitric oxide in liver iniury.Hepatolngy,1999,30:1-4. 5 Rockey DC,Chung JJ.Reduced nitric oxide production by endothelial cells in cirrhotic rat liver.Gastroenteroloty,1998,114:344-351. 6 王万铁,林丽娜,王卫,等.异丙酚对实验性肝缺血一再灌注后抗氧化能力改变的影响.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5,21:26-29.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