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医学论文西医学
   快速斑点免疫渗滤试验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初步研究      ★★★ 【字体: 】  
快速斑点免疫渗滤试验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初步研究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14:56:07   点击数:[]    

闭液,用pH7.0 TBS洗涤液冲洗3遍,甩干。然后,于每孔加入1:100稀释样本血清,每孔100μl,并设阳性、阴性和空白对照,置37℃孵育1h。        1.5.5  弃去样本液,用pH7.0 TBS冲洗3遍,拍干。加1:10 000酶标结合物(HRP-SPA),每孔100μl,置37℃孵育1h。        1.5.6  以上法冲洗、甩干后,加入现配制的底物,每孔100μl,置暗盒(密封),室温下15min。        1.5.7  目测结果  若出现蓝色反应则为阳性。深蓝色为+++,明显蓝色为++,淡蓝色为+;无色或极淡蓝色则为阴性。        1.5.8  机测结果  每孔加50μl 2mol/L H2SO4终止反应,用DG-3022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定结果。样本OD值≥阴性对照2.7倍即判为阳性。        2  结果        2.1  6种抗原检测的敏感性  见表1、表2                                                                                   表1  6种抗原用于FDIFA的敏感性比较*                                                                     注:*χ2测验结果:P>0.05,差异无显著性表2  6种抗原用于常规ELISA检测的敏感性比较*               注:*χ2测验结果:仅雌虫组分抗原与粗抗原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用FDIFA检测血吸虫病人血清33份,雌虫、雄虫、虫卵3种粗抗原检测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1%、94%、94%;3种组分抗原检测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4%、97%、100%。同时,用ELISA法检测上述血清,结果3种粗抗原检测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76%、94%、94%;3种组分抗原检测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61%、97%、100%。表明FDIFA法略优于ELISA法。        2.2  6种抗原检测的特异性        2.2.1  6种抗原用于FDIFA的特异性比较 用6种抗原检测32份正常人血清,结果除雌虫组分抗原试验组显示3例(9.38%)假阳性外,其余5种抗原试验组均出现4例(12.50%)假阳性反应。        2.2.2  6种抗原用于ELISA的特异性比较  用6种抗原检测32份正常人血清,结果均出现3例(9.38%)假阳性反应。        2.2.3  6种抗原检测其他寄生虫病人血清  采用FDIFA法和ELISA法分别用6种抗原检测肝吸虫、肺吸虫及猪囊虫病人血清各5份,结果均出现1例(20%)交叉反应,即特异性为80%。因例数太少,很难说明问题。        3  讨论        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寻找简易、快速、准确,既具有疗效考核价值,又能用于疫情监测的免疫学诊断方法,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往,在常规免疫学诊断中,多以粗抗原进行试验,故特异性不尽如人意。据报道,有人对部分现有血吸虫病诊断试剂进行测试,结果都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或假阳性出现,尤其是与肝吸虫病、肺吸虫病、猪囊虫病之间的交叉反应更甚,因而导致部分病例被误诊,耽搁了诊断和治疗[3,4]。        本研究表明:FDIFA的敏感性略好于常规ELISA,雄虫抗原好于雌虫抗原;而虫卵组分抗原则是最好的抗原,此与文献报道相一致[5]。在用ELISA法检测时,雌虫组分抗原的敏感性明显低于粗抗原,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应用雌虫粗抗原或组分抗原进行试验时,FDIFA的敏感性则明显好于ELISA法,二者之间亦差异有显著性(P<0.05)。        FDIFA与常规ELISA有相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过却大大简化了操作步骤。全部操作过程可在10min内完成,且取材简便,成本低廉,无需特殊设备,其敏感性也有所提高,特别适合于基层和现场使用,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和发展前景。至于在用该法进行试验时,与其他寄生虫病(如肝吸虫病、肺吸虫病、猪囊虫病)之间存在交叉反应现象,其特异性略逊于ELISA法,既表明本法更为敏感,亦提示在其实验环节上亟待改进;同时,抗原分离、纯化方法和实验过程亦有待进一步优化。然而,按敏感性≮90%、特异性≮80%;Yauden指数(特异性/敏感性或敏感性+特异性-1)≥0.70即符合免疫诊断要求的一般规定,FDIFA法仍不失为一较好的免疫学诊断方法。【参考文献】    1  仇锦波,邵英远,傅行礼,等.斑点免疫渗滤试验诊断姜片虫病的研究.临床检验杂志,1994,12(3):150.        2  朱明东,洪玲娣,卓敏敏,等.日本血吸虫虫卵分离方法的改进.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8,10(3):170-171.        3  汪世平,曾宪芳,甘定祥,等.日本血吸虫虫31/32Kda分子抗原快速诊断试剂盒的研制与现场应用.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9,11(6):333-335.        4  秦志强,曾庆仁.日本血吸虫病免疫诊断的研究进展与问题.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1,14(4):306-308.        5  华万全,朱荫昌,何伟.日本血吸虫虫卵组分抗原的分析.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7,11(2):82.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Survivin反义核酸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 下一篇文章: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的治疗分析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快速斑点免疫渗滤试验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初步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快速斑点免疫渗滤试验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初步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核糖在保护心脏功能中的作用
  • ››脊髓动脉构筑及临床意义
  • ››现代医学的昨天 今天 明天
  • ››凯西莱治疗病毒性肝炎双盲观察
  • ››西藏高等医学教育概论
  • ››西藏地区的主要乙肝病毒基因型CD杂...
  • ››浅说藏医药学的兴起与发展
  • ››乙草胺致癌病理学试验的评价
  • ››双糖残基在肺癌组织学的检测
  • ››用现代医学模式探西藏传统医学的身...
  • ››快速斑点免疫渗滤试验诊断日本血吸...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