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医学论文西医学
   炎性细胞因子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      ★★★ 【字体: 】  
炎性细胞因子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14:54:08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摘要】  目的  探讨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和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关系。方法  检测4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40例稳定性冠心病(SCHD)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IL-18和CRP浓度,比较不同组间IL-18和CRP含量。结果  ACS组血清IL-18和CRP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CS组血清IL-18和CRP浓度与SCHD组比较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炎性细胞因子IL-18和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白细胞介素18;C反应蛋白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interleukin-18 and C-reactive prote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ubtyp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Methods  Forty controls and 80 patients with CHD were selected,and plasma levels of interleukin-18 and C-reactive protein were measur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Results  Patients with ACS and SCHD groups had higher levels of plasma interleukin-18 and C-reactive protein than controls(P<0.01,P<0.05).Conclusion  The plasma levels of interleukin-18 and CRP is interrelated with the degree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Key word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interleukin-18;C-reactive protein        近年来,关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病机制受到极大关注,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病中炎性感染与免疫机制起着重要的作用[1,2],新近发现的白细胞介素18(IL-18)是一项反映机体炎症状态的敏感标志物,国外有学者提出IL-18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之一;而C-反应蛋白(CRP)则是临床常用的炎性介质指标,它在肝脏中产生,并受炎性细胞因子IL-6、IL-8调控[3]。本文旨在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和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病变程度的相关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健康对照组40例均为2003年4月~2004年12月在我院的健康体检者,男28例,女12例,年龄45~67岁,平均(55.7±10.9)岁,无心、肺、肝、胃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40例,年龄(62.7±9.2)岁,其中男28例,女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19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21例,均符合2000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ACC/AHA)关于AMI的诊断标准。稳定型冠心病(SCHD)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61.2±11.3)岁,入选根据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排除心肌病、肿瘤、感染、肝肾功能不全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吸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方法        1.2.1  标本采集  健康对照组于空腹12h后,清晨采静脉血;冠心病观察组均于急性发作期次日清晨采静脉血,留取10ml缓慢注入10ml肝素抗凝离心管,摇匀3500r/min,离心3min,取上清液,储存于-70℃保存待测。        1.2.2  血清IL-18检测  血清IL-18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ELISA检测试剂盒由美国BLSOURCE公司提供,方法如下:先制配标准曲线;测样时取样本血清100μl加入微孔置37℃温箱120min,洗涤3次;再加入第一抗体工作液50μl置37℃温箱60min,洗涤3次;然后加酶抗体工作液100μl置37℃温箱6min,再洗涤;再加入底物工作液100μl置37℃暗处反应10min,洗板;计算样品含量。        1.2.3  CRP测定  采用免疫比浊法(德国Behring Nehpelometer 100 Analyzer,最低检验灵敏度为3.1ng/L)。        1.2.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分析,主要统计指标均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的各统计指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均数之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        2  结果        2.1  冠心病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3组IL-18和CRP水平的比较见表1。ACS组分别与SCHD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SCH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1  3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x±s,ng/L)注:ACS组和SCHD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5;ACS组与SCHD组比较,#P<0.05             2.2  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  3组血脂水平比较见表2。ACS和SCHD组血脂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2  3组血脂水平比较(x±s,mmol/L)注:ACS组和SCHD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血脂与IL-18和CRP之间的关系  将80例冠心病患者血胆固醇(TC)与IL-18水平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胆固醇与IL-18和CRP水平呈正相关(r=0.407,0.413,P<0.05)。    3  讨论        晚近众多的研究发现,冠状动脉的病变不仅仅是一种动脉壁内脂质堆积性疾病,大量证据表明,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可能与AS有关,炎症与免疫过程可能参与了AS的形成[4~6]。继诸多炎性细胞因子被发现之后,德国Johannes Gutenberg大学心脏学家Blankenberg博士首次发现IL-18是致命性心脏事件的强有力的独立预测因子,提出抑制IL-18可能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5]。同时,此前的一些研究提示,CHD患者CRP升高,反映了动脉本身的内在性炎症和组织损伤,并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和冠状动脉阻塞的危险性。本研究结果显示,炎性细胞因子IL-18和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在不同类型的CHD患者中,尤以ACS,包括UAP与AMI患者,其IL-18和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提示炎性细胞因子在ACS患者炎症激活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该结果与国外研究报道一致[7]。这说明由于多种病因诱导血管壁局部发生炎症反应。引起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进一步诱导急性时相反应物及炎症应答相关效应分子的表达,参与了AS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血浆IL-18促进炎症反应,激活中性粒细胞和补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状动脉血管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在冠状动脉病变发生与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说明,CHD患者炎性介质愈高,则愈有可能发生ACS;炎性细胞因子的检测有望成为CHD患者预测近期心脏事件,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的较好指标。【参考文献】    1  Ross R.Atherosclerosis-an inflammatory disease.New Engl J Med,1999,340:115-126.        2  Yamashitn K,Ouchi K,Shirai M,et al.Disteribution of chlamydia pneumonia infection in the atherosclerotic carotid artery. Stroke,1998,29:773-778.        3  陈弹,杨向军,蒋廷波,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3(4):428-430.        4  李崇剑,高润霖,杨跃进,等.易损斑块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检验的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6):570-572.        5  Blankenberg S,Tiret L,Bickel C,et al.Interleukiu-18 is a strong predictor of cardiovascular death in stable and unstable angina.Circulation, 2002,106:24-30.        6   程翔,廖玉华.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5):475-477.        7  Seta Y,Kanda T,Tanaka T,et al.Interleukin 18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Heart,2000,84:668-669.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脾虚湿盛型异位性皮炎和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细胞因子IFN-γ和IL-4的mRNA的表达

  • 下一篇文章:微丝功能对内皮细胞损伤修复的影响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炎性细胞因子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炎性细胞因子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核糖在保护心脏功能中的作用
  • ››脊髓动脉构筑及临床意义
  • ››现代医学的昨天 今天 明天
  • ››凯西莱治疗病毒性肝炎双盲观察
  • ››西藏高等医学教育概论
  • ››西藏地区的主要乙肝病毒基因型CD杂...
  • ››浅说藏医药学的兴起与发展
  • ››乙草胺致癌病理学试验的评价
  • ››双糖残基在肺癌组织学的检测
  • ››用现代医学模式探西藏传统医学的身...
  • ››炎性细胞因子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