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医学论文西医学

Tags:


   经股动脉带膜支架腔内搭桥治疗动脉瘤的初步应用      ★★★ 【字体: 】  
经股动脉带膜支架腔内搭桥治疗动脉瘤的初步应用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14:50:42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 要:目的:探讨带膜支架腔内治疗动脉瘤的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进口及自制带膜支架,在透视下经股动脉放置在动脉瘤的恰当位置上,实现动脉瘤的腔内搭桥。 结果:4例胸主动脉瘤,1例累及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腹腔动脉的腹主动脉瘤及1例髂动脉瘤应用直筒状带膜支架;5例肾动脉下腹主动脉瘤应用分叉状带膜支架腔内治疗,即刻效果满意。随访3~19个月,定期CT及MRA检查。5例术后5~8 d出现延迟性发热。1例术后3个月发现有少量漏血。1例术后出现脑梗塞致轻度偏瘫。 结论:动脉瘤的腔内治疗具有创伤小、技术操作可行、效果肯定的优点。它可以作为动脉瘤治疗的另一有效手段,尤其适合不能耐受传统手术的高危患者,但远期效果有待临床进一步观察。

  动脉瘤的传统治疗方法是手术切开,人造血管内缝术[1]。但该术式创伤大、恢复慢、病死率高。90年代以来,随着带膜支架的研制成功,应用带膜支架腔内搭桥技术治疗动脉瘤已逐步应用于临床。目前已应用该技术治疗多部位动脉瘤及动静脉瘘[2-9]。我院自1997年3月开始国产带膜支架的研究及动脉瘤腔内治疗的应用研究。目前国产带膜支架已应用于临床;有11例不同部位的动脉瘤患者应用了腔内搭桥治疗,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1.临床资料:本组11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7~73岁,平均(62.0±3.6)岁。胸主动脉瘤4例,累及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腹腔动脉的腹主动脉瘤1例,肾动脉下腹主动脉瘤5例,髂总动脉瘤1例。瘤体直径最大10.2 cm,最小3.6 cm。除1例病因为多发性大动脉炎之外,其余均为动脉硬化。11例患者均伴随其它脏器疾病,其中高血压9例、冠心病8例、脑血管病2例、心功能不全1例、肾功能不全1例、肺功能不全1例、腹部手术史4例。
  2.带膜支架的选择:Talent (World Medical Manufacturing Co.美国)装置6例,Vanguard (Boston Scienticific Co.美国)装置4例,自制国产带膜支架1例。3种支架均以镍钛记忆合金为材料,外覆薄层人造血管。自制支架(与中国有色金属设计院合作)外覆国产人造血管。支架分直筒和分叉2种。
  二、方法
  手术步骤(以放置分叉状支架为例):(1)局部或全身麻醉。解剖双侧股总及股浅、深动脉并预备阻断。(2)股总动脉穿刺造影进一步观察动脉瘤形态及成角状况。选择粗而直的髂动脉一侧做为输送支架主干部分的经路。放入Terumo导丝超过瘤体近端颈部,用导管更换该导丝为Amplaz超强导丝。经Amplaz超强导丝放入携带支架的输送系统至瘤腔内。(3)支架定位后释放主体部分支架并用球囊扩张支架血管结合部位。经对侧股总动脉放入Amplaz超强导丝经主干短臂进入主动脉中。经该导丝放入髂动脉支与主干相接。(4)造影检查支架放置后动脉瘤状况,必要时进一步处理。修复双侧股动脉切口。术中应用肝素60~140 mg,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用抗凝药物。
  三、结果
  胸主动脉瘤中1例近左锁骨下动脉的动脉瘤第1枚支架释放时,由于血流的巨大冲击导致支架近端回缩,造成近端支架未能准确锚定在瘤体颈部血管内壁,故在该部位加放另1枚支架将动脉瘤完全旷置。其余3例均应用1枚支架1次释放成功,即刻效果满意。腹主动脉瘤中1例累及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腹腔动脉的腹主动脉瘤,经肝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移植和自体肾移植手术后,瘤腔内放入2枚直筒状带膜支架,搭桥效果满意。另5例肾动脉下腹主动脉瘤均应用分叉带膜支架治疗。其中2例动脉瘤累及双髂内动脉,分叉支架放置完成后,一侧髂总动脉有少许残留动脉瘤,但无内漏血进入瘤腔,考虑双侧髂内动脉同时急性阻塞可能导致盆腔脏器供血障碍,故残留动脉瘤留做分期处理。1例髂总动脉瘤,由于瘤体近端颈部血管长度仅8 mm,故选择上端裸露的Talent直筒状支架1枚,将裸露部分支架伸入主动脉腔,释放后瘤体即刻得到旷置,支架未影响对侧髂动脉血流。11例动脉瘤腔内治疗过程顺利,历时2~12 h,出血20~800 ml。术后住院时间3~28 d。术后并发症:5例术后5~8 d出现延迟性发热(体温<38.5 ℃ )。1例肾动脉下腹主动脉瘤,术后3个月复查发现瘤腔内有少许内漏血,瘤体较术前明显缩小。1例术后出现脑梗塞致轻度偏瘫。随访3~19个月。术中术后患者未出现死亡、瘤体破裂、支架放置失败、中转手术、支架移位、血栓、感染等并发症。
       
                   
       
       


转自: 声 明: 本论文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来信指正。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应用膏状剂改进葡萄施用赤霉素的常规方法

  • 下一篇文章:膜性布-加综合征的治疗—介入或手术?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经股动脉带膜支架腔内搭桥治疗动脉瘤的初步应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经股动脉带膜支架腔内搭桥治疗动脉瘤的初步应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核糖在保护心脏功能中的作用
  • ››脊髓动脉构筑及临床意义
  • ››现代医学的昨天 今天 明天
  • ››凯西莱治疗病毒性肝炎双盲观察
  • ››西藏高等医学教育概论
  • ››西藏地区的主要乙肝病毒基因型CD杂...
  • ››浅说藏医药学的兴起与发展
  • ››乙草胺致癌病理学试验的评价
  • ››双糖残基在肺癌组织学的检测
  • ››用现代医学模式探西藏传统医学的身...
  • ››经股动脉带膜支架腔内搭桥治疗动脉...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