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政治论文马克思主义
   智能遥感科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      ★★★ 【字体: 】  
智能遥感科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0 19:53:14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要:遥感科学是新兴的学科,它是在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适应人们研究自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整个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来研究遥感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必将改变目前遥感科学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工智能;意识;遥感

一、导言遥感是二十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并应用于农林业、测绘、地质勘探、水利、气象、环境保护以及军事等部门,取得了很好的效益。随着遥感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研究遥感科学的指导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遥感科学的联系,并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理论指导,为遥感体现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此来促进遥感科学的发展。在当代,研究遥感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联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必将从根本上改变遥感科学的体系结构,丰富遥感科学的思想体系,促进遥感科学的发展

    二、整个遥感科学的基础是哲学的联系思想在遥感的发展过程中,无处不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思想贯穿于遥感科学发展的始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联系观点,即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是遥感科学产生的依据。

    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异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话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1]”。唯物辩证法要回答世界是什么样的,首先就要说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辩证法应当把联系作为起点。正因为如此,恩格斯又把辨证法称作“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2]”。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

    而整个遥感科学的理论根源,就是建立在普遍联系观点这一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矿物在不同波长光谱中的吸收、反射或散射特征,可以推断除矿物质的化学成分,进而来进行地物的识别,从而达到遥远的感知地物,也即遥感的目的。遥感的物理学基础是光谱学,光谱学是研究一定波长的光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辐射、反射或散射作用的科学。当光进入某种矿物质,一部分被晶体表面反射,一部分通过晶体,还有一部分被吸收。由于介质中存在微小粒子(异质体)或者分钟阻碍光的传播,使光束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而向四周传播的现象称为散射。

    散射的光子可能被别的晶体吸收或反射。矿物表面可以发出光子,这一过程叫做发射。自然物体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表面能发射光子,发射出的光子服从反射、折射和吸收定律。

    地物发射电磁辐射的能力,具有随所反射的电磁波波长而变化的特性。若以横坐标表示波长的变化,纵坐标表示其反射率(或反射亮度系数)可构成反映反射光谱特性的曲线,成为反射光谱(特性)曲线。不同性质的地物,或相同属性的地物在其成分、颜色、表面结构、含水性(率)等不同时,其反射光谱特性也不同,构成反射光谱曲线的差异。遥感探测即是根据获取和记录不同地物不同波段的反射电磁波信息,通过分析其差异性,来识别地物属性[3]。正是利用不同地物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谱不同的性质,也即地物的波谱和地物是联系的思想,人们才可以从卫星或飞机及其他航天器上记录地物电磁波谱,然后进行分析、对比、研究,从而对地物进行识别,达到遥感的目的。可以说,没有马克思主义的联系思想,就不可能产生遥感科学,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的思想,是整个遥感科学产生的依据,是遥感科学的哲学基础。

    三、哲学中的物质和意识的思想在遥感中的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和意识的思想贯穿于整个遥感科学研究过程中。而遥感科学研究正好体现了这一点。遥感是建立在一整套完整的科学理论的基础上的系统学科,它是指在航天或航空平台上,运用各种传感器(如可见光、红外、微波等)对地球进行观测,接收并记录电磁波信号,根据电磁波于地表物体的作用机理及对探测目标的电磁特性进行分析,进而获取物体特征形状及其变化信息的技术。遥感是人们充分利用各种已经掌握的知识及工具,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对人们生存的地球环境进行探测、了解、学习,从而达到了解人们居住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目的,来形成对自然、社会及整个人类居住的地球环境的认识,增加人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的了解,产生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整体认识,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环境、改良自然环境的远景规划,从而帮助人们进行改造自然的活动。遥感科学充分利用了各种航天、航空器上获取的电磁波信号作为数据源,以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从中进行分析、解译,得到各类空间知识、地物知识,然后以此为根据,为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提供各类参考数据,从而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的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

    四、结论

综上所述,无论是遥感科学的产生、遥感科学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无不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贯穿在遥感科学的始终,是遥感科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就没有遥感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是遥感科学体系的思想精髓。到目前为止,遥感科学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人们的生产、生活、生存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预言,在未来,它必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适应当前科学、文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在人们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1]恩格斯.《反杜林论.引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35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3]万余庆,谭克龙,周日平.《高光谱遥感应用研究》,第1版,第1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先进文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解读的研究

  • 下一篇文章: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对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指导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智能遥感科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智能遥感科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主体性,自由与理想世界的两个维度...
  •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容动摇
  •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的逻辑错误
  • ››马克思的“转型”问题和斯拉法的标...
  • ››马克思主义的佛教观和佛教的马克思...
  • ››“实事求是”命题的存在论意义——...
  • ››论毛泽东“左”比右好的党性特色
  • ››《共产党宣言》思想的胜利
  • ››第三世界的阶级、政权及其他
  • ››表现主义,马克思主义水平的试金石...
  • ››智能遥感科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