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也就不会提高驾驭市场经济和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所以,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事业和实践,只有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只有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决策才是科学的决策,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拥护,才会变成他们行动的力量。 六、事无巨细的事务主义问题 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领导干部普遍的现实感受。到基层看一看,我们会发现,绝大多数领导干部不能正常上下班,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之所以如此,从客观上看这是社会现实矛盾造成的。大家知道,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很多都上移,使不少领导干部经常陷入矛盾和问题中,无法脱身;同时上级部门各种各样的评比、检查、调研,也使得基层领导干部忙于应付,不敢怠慢;再次就是文山会海泛滥成灾,许多领导干部不是整日泡在会海,就是被大量的必须批阅的文件包围;尤其在一些工程项目较多的地区,许多领导干部必须经常亲临现场。这样,各级领导必然经常陷于事务主义,没有时间学习、思考、调查、研究,长此以往,就很难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现代管理理论告诉我们:领导是各项具体政策的决策者,重要的职能是管理和监督。要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必须改变亲历亲为的事务主义作风。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领导的重要职责是开发人力资源,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所以在这里,领导的首要问题是要调整工作思路,放手发动群众。 七、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问题 私心人皆有之,这是人性使然,只要是人,谁都难脱其“俗”;追求私利正当合理,这由现实社会经济关系决定,只要生活在现实社会中,谁都不会无视个人利益。但是,我们的领导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不是一般的普通老百姓,而是人民群众中的优秀分子,是代表人民掌握权力、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性质和领导干部的角色,决定了干部虽有追求正当利益的权利,但不能时刻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党和人民利益之上,更不能自私自利。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领导干部私心太重,“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一切以个人利害为中心,有利就干,无利就推、就躲;甚至为满足个人私欲而贪赃枉法、以权谋私。时时处处围着个人利益转,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遏制,对我们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对我们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将产生重大负面影响。调查数据显示:腐败问题已成为影响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对此,我们必须予以警惕。 八、不求上进的享乐主义问题 享受是人的本能。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物质、政治、文化生活的需要,为了享受生活的快乐。但是,如果把享乐作为人生行为的唯一目的,贪图享受,凡事只图感官上的快感,必然成就不了事业。因为,我们目前的条件还很差,经济政治文化都不太发展,各个方面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而且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较低,没有条件过西方发达国家人们那样悠闲自得、享受生活的日子。尤其是担当领导人民群众走向富裕生活的领导者,在绝大多数人还刚刚摆脱贫困、步入小康的今天,不设法带领人们致富,只求自己享乐,是不应该的。经常沉醉于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生活,就会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灵魂,泯灭人的理想,阻碍人的进步。所以,一个有作为的领导者,决不能贪图享乐,追求奢华,应当在享受正当利益的同时,发扬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这样,才能在奋斗中提高整体素质,培养领导水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胡锦涛同志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就是要求我们党的领导干部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本色,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迈向更高目标的过程中,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