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橹唤∪颓炕丶墩澳懿棵湃绻病⒐ど獭⑺笆铡⒓粕⒔逃呐沙龌梗怀涫岛图忧看寮蹲灾巫橹淮罅Ψ⒄古┐寰弥薪樽橹豢排┗岬扰┟窭娲碜橹?BR> 需要指出的是,推行乡镇自治体制关系到国家的宪政体制,是十分复杂而系统的工作。这不仅需要具体研究乡镇自治体制的组织架构,还需要正确处理乡镇自治组织与县级政权及各职能部门、村民自治组织、执政党基层组织的关系等问题,特别是还有一个立法问题。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文本制度与现实需求的脱节是自治体制难以建立并发挥作用的根本原因,但法律权威的欠缺也是导致自治这种“规则—遵守”治理模型失败直接因素。因为,如果没有严格而明确的法律预期,行政的张力是不能受到适度限制的,一切自治也都会最终流于形式。
(原刊《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
注释:
1 王振耀:《全国乡镇政权的现实结构及立法的基本依据》,载《中国乡镇政权的现状与改革》,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版,第42页。
2 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74页。
3 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载《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6期。
4 于建嵘:《中国农村政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3》,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5 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0-31页。
6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39页。
7 参见赵辰昕:《乡政府管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8 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56页。
9 参见胡次威:《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的“新县制”》,载《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九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210页。
10 于建嵘:《人民公社的权力结构和乡村秩序》,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2年第2期。
11 中共中央:《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载《人民日报》1983年1月2日。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第30条。
13 童庐、吴从环:《组织重构:农村现代化的社会基础》,载《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14 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438页。
15 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436页。
16 [美]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96页。
相关性:毕业论文,免费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模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端]
转自: 仅仅学术交流与学习之用,非商业之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