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政治论文资本主义
   禁欲与放纵:近代早期西欧的资本主义的萌芽      ★★★ 【字体: 】  
禁欲与放纵:近代早期西欧的资本主义的萌芽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0 19:14:08   点击数:[]    

的作用,17世纪一个英国人这样描述罗马的狂欢节:“意大利人所作的这一切都是得到允许的,这样,他们就给整整压抑了一年而且随时会被重负和忧郁窒息的脾气一个出气孔。”(34)
    四 禁欲与放纵
勃鲁盖尔在其画作《狂欢节与大斋节之战》中,描绘了一名跨骑在酒桶上的胖男子与坐在椅子上的干瘪老妇人的格斗。其中胖男子代表了“狂欢节”,而瘦妇人则象征“大斋节”(Lent)。根据教会法,大斋节期间人们必须举行斋戒和禁欲。
    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之后,无论是新教教派还是天主教都加强了对道德的要求。例如,在加尔文统治时期的日内瓦,其最高权力是教士会议,它的主要职能是监督公共的和私人的道德。这种职能不仅是对有害社会的行为加以惩罚,而且还长期不断地窥察每个人的私生活。在这种背景下,各地的狂欢节都发生了演变,成为一个受到控制的节日,尤其是在新教地区完全禁止了狂欢节。同时,狂欢节游行也因为野蛮的狂欢活动而被禁止。
    丹尼尔·贝尔认为资本主义有着双重的起源:一方面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禁欲苦行主义;另一方面则是维尔纳·桑巴特所阐述的贪婪攫取性(acquisitiveness)。韦伯认为,加尔文教义和清教伦理(具体指严谨工作习惯和对财富的合法追求)是促使以理性生产与交换为特征的西方文明兴起的基本原则。桑巴特的贪婪攫取性则体现在“经济和技术领域的那种浮士德式骚动激情”。贝尔认为这两种原始冲动的交织混合形成了现代理性观念。(35)贝尔同时认为,“经济冲动力”一直受到扼制。起先它服从于风俗传统,随之在某种程度上受拘于天主教道德规范,后来又遭到清教徒节俭习惯的压迫。随着“宗教冲动力”的耗散,对经济冲动力的约束也逐渐减弱。(36)
    韦伯的禁欲苦行主义,在魔鬼信仰中体现在魔鬼的形象中。如前所述,魔鬼固有的肛门人格体现在三个方面:有序、节俭和执着,而这与韦伯所描绘的资产者的形象联系了起来。因此马克斯·韦伯建立起了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联系,他写道:“在构成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乃至整个近代文化精神的诸基本要素之中,以职业概念为基础的理性行为这一要素,正是从基督教禁欲主义中产生出来的。”(37)
    桑巴特的贪婪攫取性,则体现在巫魔会和狂欢节的放纵中。如桑巴特指出:“在中世纪,甚至晚至文艺复兴,奢侈采取的是在诸如竞赛、庆典、游行和公众宴会等场合进行炫耀这一特定形式。”(38)正是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古代罗马帝国的戏剧性的辉煌、奢华之风以及异教精神开始弥漫于城市和宫廷。狂欢宴饮开始于文艺复兴时教皇保罗二世(1464-1471)的宫廷,保罗二世“完全沉溺于世俗的欢乐;他赋予罗马狂欢节以世俗的、异教的特征,而且把它视为自己生活的象征。”(39)桑巴特在研究了资本主义早期的奢侈现象之后指出:“巨大的奢侈消费导致了工业的根本变革,而这种变革又进而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40)桑巴特的论断遭到了包括韦伯在内的很多学者的反驳,而且奢侈现象在很多地方都存在,为什么仅在西方导致了资本主义,同时桑巴特本人也没有能说明是奢侈导致了资本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导致了奢侈。但是,至少桑巴特的论述让我们注意到了资本主义早期存在的普遍的奢侈现象。
    资本主义社会一直徘徊于禁欲和放纵这两个极端之间,我们可以从霍桑的短篇小说《小伙子古德蒙·布朗》中看到一些影子。(41)布朗离开妻子,跟随魔鬼来到森林参加魔鬼的礼拜仪式。在那儿他发现村里的很多虔诚者都参加了仪式,包括牧师和一些以高超德行著称的教徒。小说中的村子名叫萨勒姆(Salem),这不仅是霍桑的出生地,同时也是1692年萨勒姆女巫案的发生地。在巫术案中,对女巫的迫害表明了清教徒对放纵的控制,以及对建立“基督化社会”的强烈愿望。而霍桑的小说则显示了清教徒对禁欲主义的背离,而转向放纵和奢侈。小说中,魔鬼以黑色的形象出现,是人们内心深处肉欲和罪恶的象征,这与清教徒表面的虔诚、禁欲的生活截然相反。当布朗发现自己的妻子也在秘密礼拜仪式中时大叫:“来吧,魔鬼,这世界是属于你的。”这一场景中的魔鬼让我们想起了路德的魔鬼,而资本主义世界正是由这个魔鬼所统治的。
    霍桑在小说中并未说明布朗的经历是现实还是梦幻,但无论如何这显示了现实中禁欲和放纵之间的张力。这种张力可以说一直存在于资本主义的早期历史中,甚至在霍桑所描写的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仍然存在。资本主义的这种张力可以与尼采的日神和酒神相对应。日神是光明之神,在其光辉中,万物呈现出美的外观。日神冲动制造幻觉,具有非理性的性质,因此日神可与基督教相比拟。酒神则象征情欲的放纵,是一种痛苦与狂欢交织着的癫狂状态。
    综上所述,在魔鬼信仰中,体现了早期资本主义的两极:禁欲和放纵。巫魔会中魔鬼的形象暗示了禁欲;而巫魔会的各种仪式则体现了放纵。存在于早期资本主义的禁欲和放纵之间的张力在魔鬼信仰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论文 http://www.qiqi8.cn 毕业论文
    注释:
    ①Margaret A. Murray, The God of the Witch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pp. 66.
    ②Heinrich Kramer & Jacobus Sprenger, The Malleus Maleficarum, New York, 1971, pp. 77.
    ③Regino of Prüm, ' A Warning to Bishops, the Canon Episcopi' , in Alan Charles Kors and Edward Peters ed. , Witchcraft in Europe, 400 -1700: A Documentary History, 2[nd] editi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01, pp. 61-62.
    ④Pope Innocent Ⅷ, 'Summis desiderantes affectibus', Alan Charles Kors and Edward Peters ed., Witchcraft in Europe, 400-1700: A Documentary History, pp. 178-179.
    ⑤⑧[美]奥尔森著,吴瑞诚、徐成德译《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6-277页,第420页。
    ⑥Augustine,City of God,Book 8:22,The Loeb Classical Librar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8;林中泽:《圣经中的魔鬼及其社会伦理意义》,《世界历史》2004年第4期,第90页。
    ⑦⑨[法]罗贝尔·穆尚布莱著,张庭芳译《魔鬼的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第12页。
    ⑩[英]罗宾·布里吉斯著,雷鹏、高永宏译《与巫为邻——欧洲巫术的社会和文化语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
    (11)[奥]弗洛伊德著,孙恺祥译《十七世纪附魔神经病病例》,载《创造力和无意识论》,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版,第279-280页。
    (12)(15)(16)[英]白德库克著,顾蓓晔、林在勇译《人类文明演进之谜——文化的精神分析》,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04-305页,第299页,第294页。
    (13)(17)[美]诺尔曼·布朗著,冯川、伍厚恺译《生与死的对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4页,第240页。
    (14)方迪:《精神分析学与微精神分析学实用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39-141页。
    (18)Regino of Prüm, 'A Warning to Bishops, the Canon Episcopi', in Alan Charles Kors and Edward Peters ed., Witchcraft in Europe, 400-1700: A Documentary History, pp. 62.
    (19)(22)[法]罗贝尔·穆尚布莱:《魔鬼的历史》,第40页,第41页。
    (20)'Ut magorum et maleficiorum errors', in Alan Charles Kors and Edward Peters ed., Witchcraft in Europe, 400-1700, A Documentary History, pp. 164-166.
    (21)'The Errores Gazariorum', in Alan Charles Kors and Edward Peters ed., Witchcraft in Europe, 400-1700, A Documentary History, pp.160-162. 
    (23)(24)H.R.Trevor-Roper, The European Witch-craze of the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ies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1969, pp. 93-94, pp.95.
    (25)[德]里夏德·范迪尔门著,王亚平译《欧洲近代生活·村庄与城市》,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页。论文 http://www.qiqi8.cn 毕业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资本论》和危机与困境中的现代中国政治经济学

  • 下一篇文章:○四论美国“赌博资本主义”--一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正在形成[下]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禁欲与放纵:近代早期西欧的资本主义的萌芽”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禁欲与放纵:近代早期西欧的资本主义的萌芽”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私有化与俄罗斯的六大财团
  • ››○反传统主义与中国工业革命
  • ››○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
  • ››○自由经济意识形态的传播
  • ››○二十世纪后半叶的文化帝国主义
  • ››○沃勒斯坦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 ››○世界新秩序
  • ››○五论美国“赌博资本主义”[四]
  • ››○五论美国“赌博资本主义”[三]
  • ››○五论美国“赌博资本主义”[二]
  • ››禁欲与放纵:近代早期西欧的资本主...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