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摘要:武汉分共之初,孙科提出走“第三条路”,抨击蒋介石之反动及共产党之“背叛”,以安抚摇动之军心,维护 民众对于政府之信翰。对于冯玉祥所提议在开封会议,解决汉宁争端之事,则以“法统不可让却”为由拒绝之。宁汉 冲突的可能性未因一致反共而平息,反渐趋紧张。但因南昌事件及北伐军津浦线败挫之切身利害,宁汉双方转而设 法接近。惟汉方为党统之争,对蒋仍不相容。在各方提携倒蒋之悄势下,蒋离职而去。之后,孙科、谭延阎作为汉方 代表,积极斡旋汉宁沪合作一事。为缓和各方纷争,孙科主张组织特别委员会,行使中央职权,而特委会由临时执监 委员会议产生。此违背汉方之初衷,孙科因而被汪精卫视为叛徒.778论文在线www.qiqi8.cn 关键词:孙科;第三条路;党统;特别委员会 1927年7月中旬,武汉国民政府继蒋介石之后,亦开始分共,此无疑是将以前国共合作时之种种推翻, 武汉政权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孙科作为武汉派中坚人物,为武汉政权摇旗呐喊,并为谋取国民党之 联合,积极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笔者即试图透过孙科之政治言论与活动,来体察彼时之政局与各方权 势之互动关系. 一、第三条路 经过多方布工和策划后,武汉国民党人觉得全面分共时机已经成熟,于7月15日下午召开国民党中 央常务委员会第20次扩大会议,讨论“分共”问题。汪精卫在会上作了以“分共”为主旨的报告。孙科极 力赞成此报告,并攻击中共和共产国际,“如果接收他们的训令,简直就是降俄!那么,三大政策变成了两 大政策?降俄!降共!”指出,“现在国民革命已经走到三叉点的歧路:一条路是向右转的,·····一条路是 向左转的,……向右转我们不愿,向左转此路不通,……我们现在要下一个决心走第三条路。”‘帜翔 7月17日,武汉国民党政委会军委会主席团召集第四集团军(唐生智部属)、第二方面军(程潜部属) 军事将领至中央党部训话。汪精卫、孙科、唐生智作了关于军事的重要报告,略谓要想实现孙中山之三民 主义,固须讨蒋,但不先分共,必难成功,并述所谓孙中山当初容共,及共现在反不容国之经过与喧宾夺主 之证据。孙科并谓如向左转,将陷共产危险(指受第三国际支配),或向右转,将蹈蒋氏祖辙(指与帝国主 义者及军阀妥协),故惟有继续的努力“向前进”。川 19日,孙科在(汉口民国日报》上发表(国民革命唯一之路》一文,对其所言之“三条穿详加阐释,以为蒋 介石之右转,共产党之左转,皆是绝路,惟有武汉政府所坚持遵循的三民主义之路,乃国民革命成功之唯一大道. 孙科所谓的第一条路,即是蒋介石已经走向的“向右急转直到法西士蒂的路”。孙科斥责蒋介石同帝 国主义、买办军阀妥协。“如果任令帝国主义在华的政治经济的基础永久存在,同时又压抑农工使不能抬 起头来,则将来中国的政权,必然的落在一般【班]洋奴资产阶级的手上。那末,不独是国家民族独立自由 之期望不能达到,各阶级共治的民主政治不能实现,而一般穷苦农工的生计,也因为还受到列强政治经济 势力的压迫,仍不能得相当的改进。这是和三民主义背道而驰的,我们决不肯走向这一条路”. 第二条路是共产党主张的“向左急转直到波尔斯维克的路”,孙科认为,“最近第三国际训令中国共产 党,对于中国革命问题的决议,又有所谓农工小资产阶级革命联盟的理论。但是我们已经晓得这些都不 过是共产党的一种暂时的策略,不过是想借此联络民众,来夺取政权,以实施他们的共产主义,在中国建 立一个波尔斯维克制国家的企图”。“其结果必激起全国的大反动大屠杀,旧的经济基础既摧毁无余,新 的经济基础一时又不能建立,这时全国大乱,更易为帝国主义的武力所压伏,而陷国民革命于失败之路.778论文在线www.qiqi8.cn 所以共产党这一条路,不独是违反三民主义,而且简直是一条绝路”. 第三条路即孙中山所指引的,用国民党做唯一革命领导的“三民主义这条大路”,共分军政、训政、宪 政三个阶段。孙科着重强调,中国革命的最迫切问题只有在第二期,即肃清帝国主义、军阀势力以及中国 统一之后才能解决。“在经济方面,则要用国家的力量,发达国家资本,建设国家经济的基础,使中国走上 新工业的道路,而新工业之利益则归之全国民众。一面实行节制资本平均地权的办法,防止大资本家大 地主之发生。关于土地问题,则由政府规定土地法、土地使用法、土地征收法、地价税法,把土地不必经过 农民的暴动,而用政治的法律的方法,把土地作公平的分配,实现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这样便于工作可以 得着民生问题的全盘的解决”。唯有实现前两个阶段的的各项宗旨,方能进人第三期宪政时期. 由孙科上述言论可以看出,他认为第一条路是法西斯之路,会压伏中国国民革命;第二条路是破坏而 不能建设的社会主义之路,有大乱的危险;国民革命的根本问题唯有等到第三条路的第二阶段即国民党 实现全国政治、经济统一之日去解决。而此时政局的具体情况是,北伐军已经收兵,孙传芳和张作霖却猖狂 进攻,实现全国统一,在时人看来是遥遥无期的事。质言之,孙科所提出的‘第三条穿主张只能是一种空洞 无力的妄谈,实是慑于共产党在群众运动中地位之稳固及蒋介石武力之强横,欲极力维护广大民众对于政 府的信赖,便高举孙中山三民主义这面大旗,以为进阶之路,标榜武汉所奉行的“真正三民主义之路”是唯一 正途,为其分共讨蒋作解释,希望藉此先则清除共产党,安抚摇动之军心,进而东征讨蒋,收束南京政府. 武汉政府应对时局之策正是循此路而行,为限制工农运动,由孙科向政治委员会提议,决议如下:“民 众劳动运动,其它之机关,在改革未竣事以前,停止一切活动,中央执行委员会之各机关,湖北省党部改组 委员会之各机关,为指导民众,而加以周到之注意。”切声称各省县农工运动违反中央训令,发生错误,通令 各省县工农及各民众团体应归各省县党部指挥监管,而同时又告诫各界人等不得妨害农工团体之运动. 实欲一面挽回民众同情,一面与南京政府反抗,至少亦可以汉宁合并改组为调停基础. 台湾学者蒋永敬认为“第三条路”是鲍罗廷及中共方面拉拢汪精卫、唐生智所要用来达成东征讨蒋的 途径,至于“分共”的声明不过是一种掩护,藉以平息内外部反共的压力。l’J刚这主要是针对武汉政府在分 共前期对共产党实施“优容”政策,并未“武力清党”。此应是成见之说,因共产党之“七一三宣言”和武汉 国民党之“七一五政变”,使得两党势同水火,已无合作的可能。即使共产国际方面的宣传,也称武汉政府 为反革命,而令共产党脱离之. 武汉政府于7月26日正式决定自各机关中排除共产党人。29日,汪精卫、孙科、唐生智、张发奎、黄 琪翔、朱培德等出席庐山会议,计议分共办法。孙科坚决主张以武力裁制共产党,但张发奎反对此议,因 其部属贺龙之第二十军及第十一军之叶挺二十四师整个是在共产党手中,且贺、叶之军队已离开南昌,不 受指挥,如以武力驱共,张必损失颇重。孙科的提议最终没有通过。国”翎孙科并提出若干主张,如查封九 江市党部、九江国民新闻报、九江书店、通缉九江总工会负资人及军队清党办法等,均一一通过。可见孙科 此时已成为武汉反共之中心人物。咖以·旧8月1日,贺龙、叶挺率部在南昌起义。孙科反共的意志,遂愈趋 坚决,他与汪精卫、朱培德集议,决定全面清党分共。3日,孙科对武汉中央政治委员会报告:“共产党已实 行破坏国民革命,实行反革命的勾当,中央从此不但要严厉的限制他们,并且已同他们进入战斗时期”。”扔19.,助 二、党统之争 7月14日,冯玉祥与徐谦、孔祥熙等通电宁汉,提议召开开封会议,以讨论合作之事。是日,冯复通 电,曰:“现双方俱觉本党须由本党同志主持,所有以前藉本党之名而并灭本 [1] [2] [3] [4]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