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政治论文政治学论文
   武汉分共后孙科的政治主张及活动      ★★★ 【字体: 】  
武汉分共后孙科的政治主张及活动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0 19:07:55   点击数:[]    

党者,已经解除职务,则意见 实已一致,请即恢复原日局面,统一中央;或按原议,政府迁宁,或设南京政治分会,指导东南等省党务政 治。川淞,4” 冯玉祥此时以“中流砒柱”自居,热衷于做宁汉间之调人,意在增高其地位与声望。他派其外交处长 简又文赴汉劝说,但武汉方面反映冷淡。据汪精卫24日回复冯玉祥之电文,言称“于蒋只有公愤,别无私 仇。前电拳拳,惟在中央党部及政府之统系不可失坠,此必以死争”。例按汪氏此态度,武汉为真中央,南 京为伪政府,政策尽可变更,惟法统不可让却,必须倒蒋,并倒宁政府.
    代表武汉态度者,汪精卫而外,当推孙科,而孙反对与蒋言和最力,称蒋氏本人决为一独裁之专政者,惟 “蒋中正之必须打倒,革命才能统一,党权才能提高巩固,三民主义的国家才有实现的希望与可能”。’川孙科 与唐生智21日会晤访谈者时郑重声称,蒋介石为反革命者,反对与之和解,如欲整肃党权,非排除蒋不可.
    孙科又谓绝无与任何军阀领袖其不承认武汉国民政府权威者有言和之动机,是其视冯玉祥已等同宁蒋。‘川 武汉分共,已懈下游军心之反对,而同时亦减上游军队之敌汽。孙科之言,支配时局之效力岂能长久? 南京方面,亦因冯玉祥坐视第一集团军班师时为孙传芳所乘造成的严重危机而不救,对冯深感失望, 故对冯氏召开开封会议之议,也不接受,仍攻击武汉汪精卫、孙科、徐谦等,谓其反共系依苏俄策略,改换 面目,以退为进,而倒蒋纯为个人私怨。南京政府治下各级党部亦纷纷电请讨伐武汉,痛骂汪、孙“受卢布 之豢养,作帝国之走狗”,要求立即将二人开除党籍,下令通缉,藉维党纪。‘lZJ 汪精卫、孙科等既与宁方不能相容,便和蛰居上海的许崇智密商汉沪两派合作的办法,希望通过许氏 的关系,而与西山会议派切取联系,以期将来在国民党内占有领导地位.
    国民党内部的分裂,虽导源于联俄容共,而领袖间权位的争夺,亦为重要的原因。因此,尽管武汉方 面实行分共,与南京取得一致,冯玉祥也起来提议宁汉合作,但是宁汉之争却未就此平息。汪精卫、孙科 电劝李济深,与武汉政府联合倒蒋。【131第四军、第十一军亦陆续开到九江,向南京通迫。另一方面,南京政 府以招商局船名义物送约三千兵士于芜湖,后续部队亦在输送中。’141宁汉冲突的可能性,反渐趋紧张.
    动荡时局往往瞬息万变,适北伐军津浦线败挫,陇海线势军通迫冯军,加之前有南昌事件,使宁汉妥 协声浪陡然增高.
    冯玉祥与武汉派间的联络渐趋密切,汉方8月3日电洛,主张开诚相商,召开国民党中央执行及监察 委员大会,傅进行讨共及对北战事。洛方4日将此电转宁。宁方以武汉方面开始分共,尊重国民党党纲 为由,与汉方设法接近,8日由李宗仁等11人致电汉方,蒋介石亦列名,却位于李宗仁、白崇禧之后,可以 想见南京内部已发生某种变化—权力的此消彼长。电文称“共党全退出党部,则党之只有整个善后,并无两派争执。开一中央全会,以促大会之进行,早望彻底整理,自亦宜之”。【l淞旧10日,汉方汪精卫、谭延 阎、孙科等复电南京李宗仁等,称“现在武汉之中央党部及政府实为党国之最高机关,万不能以不谦于供 职之个人之故,遂并机关而否认之。……诚使第四次中央全体会议能开,则不但个人负贵问题,即机关改 组问题,亦可于此解决”。’16lrel林旧南方各派,至是大有回复当初目的之观,而谋一致团结再行促进北伐之 势。惟汉方为法统之争,对蒋仍不能相容。在庐山会议上,汉方已主张蒋介石如不犯按,则武汉不再进军.
    武汉之意,在驱蒋而与宁方妥协,拟乘最近南京将领对蒋颇多不满之时,由内部拆其台,使蒋势力自成瓦 解。而外界亦风传,汉方对蒋或另有办法,于其现在地位,将有变更,然后再合各方,以团结内部。‘切几日 后,即有桂系通迫蒋氏下野的事实发生.
    蒋氏之倒,数年来受蒋压制的粤籍各派人物亦出力甚多。孙科在汉,许崇智在沪,成勾陈之势,暗谋 倒蒋。早先蒋介石为独揽军权而倒许,故许深恨蒋,而蒋于南京开府起胡而不起许,其原因亦多为此。许 祟智一面与孙科通消息,一面与李济深通信使(许资格甚老,李济深曾为所部师长),并谋汉粤两方联合, 而蒋之基础,遂以动摇。‘l8] 汉宁合作之事已提上日程,国民党统一似指日可待。然双方为在联合政府中占据有利地位,仍是丝 毫不敢松懈,孙科除以北伐、反帝之号召争取民众支持外,更用“是已非人”之政治人物惯用手段,指斥南 京政府官僚腐化、党权沦落,为汉方之党统合法性添增政治筹码。‘191 三、特别委员会 武汉政府于8月19日第25次中央扩大常务会议议决,国民政府赞国民党总部克日迁都南京,政治诸 间题留待9月15日到南京开第四次中央全体会议议决,并以中央执行委员会名义通电全国,将国民党分 裂责任全归之于“蒋中正等在南京自立中央党部及国民政府,陷本党于分裂”。浏 22日,宁汉双方在九江商谈迁都及军政事宜,决定孙科、谭延阎作为汉方代表先偕同李宗仁赴宁恰谈 合作事宜。因孙科彼时被认作是武汉政府内反共最坚决者,谭延阎在国民党内资历甚老,较有威望,此二 人为宁沪两方最易接受的人选。孙、谭由得而宁而沪,为汉宁沪合作,积极斡旋.
    在孙科、谭延阎随同李宗仁由九江乘决川舰赴宁后之8月25日,有孙传芳部偷渡龙潭图袭南京之变 发生。宁方至危机时,几不能堪,急电唐生智速派部来援。唐置电不覆。李宗仁托孙、谭电请,又不覆.
    唐并以东征名义速兵东下,自称克复皖局,逐省政府,而代以何键等。唐生智部节节东下,有袭宁模样,一 时颇引起桂军之疑虑,幸孙、谭左右其中,劝李暂为含忍,始得相安。。1]此次战役,在李宗仁、白崇禧、何应 钦率部合力奋击之下,于30日尽歼孙部主力,造成“龙潭之捷”,使南京转危为安,且对当时进行中的宁沪 汉三方合作谈判,亦具重大影响,迫各方速合,共同迎敌.
    经此事件,孙科益觉唐之权利地盘观念,尤重于蒋,且近来唐渐形跋也,若羽翼一成,更难对付,因之 急望对宁调和。孙、谭与宁方何、李诸要人谈话,对津浦路反攻认为必要之举,决将上游军队调遣六万加 人皖北作战,对清党运动双方尤为一致,决仍继续进行。孙、谭认为武汉政府所发皓(19日)电,字句颇欠 斟酌,对何、李、白表示歉意,并转致沪宁诸人万勿怀疑,圈以妥协态度对宁方极力拉拢。30日,孙科、谭延 阁致电汪精卫,“弟意宜与(李何白)以好感,一切皆易解决”。“湘19锄而孙科对于冯玉祥游走两端,故作姿 态,颇娜夷之,是以对宁趋重于撇开洛冯之调停,而收自然的妥协态度.
    李宗仁以为欲在南京开第四次全体会议及组织政府,必须邀请宁方已离职赴沪的委员吴稚晖、胡汉 民、蔡元培、张静江、李石曾等回参加,方足以符宁汉合作之旨。孙、谭完全同意,声称此来目的即是请胡、 吴等五委员参加南京第四次全体会议,并与其他要人,如张继等交换关于党的意见。孙科并谓,党的问题, 当由党本身解决,对胡汉民、李石曾、蔡元培等,决不愿其乘时退休,胡等亦不宜对党放弃责任。训 孙科、谭延阎9月3日抵沪,次日约集此间各方面之重要人物,劝告从速举行会议,解决党内重要事 件。5日,孙科、谭延阎会胡汉民邀其回南京,并称愿对蒋消除意见,望其重出,反遭胡斥责:“四次全体会 议万不能开,汉方亦无主持会议可能,因其多卖党罪人应受党员公开裁判,安有资格列席!”彼此不欢而 散。同日,孙、谭在伍朝枢宅会晤蔡元培、李石曾,商谈执监大会事。后又与邹鲁、许崇智等益次谈话,主 张集合三方人员彻底研究大团结办法。网 宁汉沪三方的正式谈话会,于n日在上海伍朝枢寓所举行,除胡汉民、蒋介石未参加外,所有在国民党 资历较深、名望较著者,均聚首一堂。在第一次谈话会中,孙科按汉方本意,提出统一党务办法案,主张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加强村级工会组织建设的思考

  • 下一篇文章:从网络政工走向网络文化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武汉分共后孙科的政治主张及活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武汉分共后孙科的政治主张及活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对政党“治理责任”机制失效的理性...
  • ››当代中国政府体系与政治研究法的现...
  • ››论毛泽东功过评价中的辩证关节
  • ››论毛泽东对确立现阶段中国社会主要...
  • ››论构建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主要内容...
  • ››探讨毛泽东“左”比右好的党性特色...
  • ››阻碍民主政治发展的几点思考
  • ››当前民主政治发展的几点思考
  • ››从海南岛战看兵棋推演
  • ››试论邓小平理论的社会主义观
  • ››武汉分共后孙科的政治主张及活动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