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政治论文政治学论文

上一页  [1] [2] 


Tags:


   关于“社会政治”与“走向社会政治”(上)———对一个解读中国政治进程基本概念的探索      ★★★ 【字体: 】  
关于“社会政治”与“走向社会政治”(上)———对一个解读中国政治进程基本概念的探索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2:27:18   点击数:[]    

害中国文化本质的前提下,扩大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通过和国际社会的广泛交流和对话,使得中国的文化和文学研究达到与国际学术界平等对话的境地。


  文明之间的和合及文化的差异与个性问题是会议所关注的一个问题。有的学者把文明看做是“巨大的社会综合体”并探讨了文明之间的遭遇和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导致个性的普遍化和普遍性的特殊化。另一些学者主张把文明视为一种生活方式,并用“非文明”作为文明的参照,认为后者优于前者。还有的学者把文明视为一个弗洛伊德式的过程,即个人有效地获取自律——相对于他律——的能力的过程,也就是将外部权威内化的长期过程。有的学者提出应正确认识文化的差异,认同、容忍、容纳文化的差异和独特性。我们需要建立起理性思维,反对文化中心主义,彻底摒弃文化霸权。文明和合的重要基础就是承认文明或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每一个文明都应该放弃以“普世文明”自居的错误想法,努力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和宽容。


  有的学者指出,今天的世界已成为一个有着密切的有机联系的“地球村”。这一方面推动着人类文明发展迈向自己的巅峰,另一方面也使得整个人类社会系统极其脆弱。毫无疑问,恐怖主义对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已构成威胁。但在充满恐怖主义者内心的仇恨、激愤和狂热的背后,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为“现代化挫折”所压倒而倍感绝望的社会,一个因权利和情感长期受到剥夺和无视而义愤填膺的民族。我们还要从更深的层次关注恐怖主义形成和产生的根源和土壤。然而,我们现在所做的往往只“治标”而不是“治本”,这样,我们这个“地球村”就不会有持久的安宁。国际社会应该重视防止发展中国家在社会转型期可能出现“爆炸性局面”,尽可能向它们提供援助而不是插手和干涉它们的内部事务。


  有的学者考察了中国文化之融入全球化的进程,指出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就是中外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或者换句话说,中国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全球化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没有全球化,就没有今天的中国文化。


  关于全球化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影响。有的学者认为,1929年的经济危机就是一次20世纪全球化条件下的经济危机,它明白显示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国际化趋势。在当前,民族资本主义加速向“全球资本主义”转变,面对全球化文明新一轮冲击与挑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出现种种新变化:生产国际化趋势更为强烈,经济“空心化”使传统意义上的国家政府最终失去对生产和分配的控制;福利政策陷于危机,劳动与资本之间出现新的严重对立;广大发展中国家遭到进一步的经济掠夺;全球环境的破坏;无法克服的道德危机等等。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当代全球化在现象上表现为资本主义的胜利,但历史地分析,却是在更深层面上肯定和认同社会主义的意义与基本价值。


  911恐怖袭击事件是与会者讨论的一个焦点。有的学者认为,9·11事件说明全球化即使能在经济上维持,政治上却不免遭到挑战,布什发起的反恐全球联盟,最终只会产生消极后果。政治上,会导致第三世界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和市民社会发展的停止或倒退;经济上会导致公共资源和私人生产投资从健康、教育等社会事务转向安全和防务。有的学者认为,9·11事件的发生,将促使人们进一步关注东方主义、西方主义以及文明之间的冲突,重新审视和讨论包括普遍人权、全球公民、宗教文化差异及相关问题在内的全球化前景。有的学者认为,9·11事件提醒人们,人类社会需要尽快建构一个更有包容性、连带性和责任感的超国家的治理形式,即真正的全球治理体系。


  三、关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应当采取的对策


  中国学者认为,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应是中国政府的基本政策。中国终于成为世贸组织新成员,充分显示了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积极姿态。有的学者探讨了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认为近代中国面临两大历史任务:民族要独立,要求摆脱西方列强的控制和对它们的依赖,保持和维护自己的民族特色和传统,意味着中国化;国家要富强,要求积极参与全球化,学习先进的西方文明,不仅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也应学习其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过程,是一个有机地将现代化与中国化相结合的过程。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全球化等于现代化加中国化。中国将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积极迎接挑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目标,为世界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有的学者认为,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经济繁荣与经济增长,但同时也在弱化着中国的国家主权,全球化已经和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中国的国家主权结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已经是全球化的一部分,但是,中国开始就是加入全球化的外围而不是全球化的中心。21世纪的中国应当充分发挥一个世界特殊大国的作用。


  与会学者还探讨了作为中国惟一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自身建设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主导地位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中,中国共产党必须学会既利用经济全球化加速自己的发展,又有效地维护国家的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同时,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更加隐蔽,更加间接,更加复杂,中国共产党必须既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吸收人类一切先进文化的成果,又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独立性。随着全国范围内的社会分层、利益分化日趋发展,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人们的政治观念、政治觉悟的深刻变化,政治需求与政治参与的扩大,执政党应该做到对社会民众分化的利益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具有更强的维护社会稳定和进行社会整合的能力。经过长期的探索,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了“三个代表”的执政纲领,与时俱进的执政思路,以及加强执政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以及化解政治风险的执政策略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儒家传统如何支援现代民主———对亨廷顿问题的一种解答

  • 下一篇文章:“三个代表”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关于“社会政治”与“走向社会政治”(上)———对一个解读中国政治进程基本概念的探索”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关于“社会政治”与“走向社会政治”(上)———对一个解读中国政治进程基本概念的探索”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对政党“治理责任”机制失效的理性...
  • ››当代中国政府体系与政治研究法的现...
  • ››论毛泽东功过评价中的辩证关节
  • ››论毛泽东对确立现阶段中国社会主要...
  • ››论构建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主要内容...
  • ››探讨毛泽东“左”比右好的党性特色...
  • ››阻碍民主政治发展的几点思考
  • ››当前民主政治发展的几点思考
  • ››从海南岛战看兵棋推演
  • ››试论邓小平理论的社会主义观
  • ››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笔记
  • ››关于社会哲学研究的若干思考
  • ››关于社会需求量是由消费倾向决定的...
  • ››关于社会变革的讨论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