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注:《土耳其共和国史》第177页。 )其次,人民平等。凯末尔否认土耳其有阶级存在,坚持所有的人都享有权利与权威,这一主张在1924年的宪法中得到了体现。第三,人民都要工作。凯末尔指出:“‘平民主义’是将社会秩序建立在工作和权利基础上的一种社会学说。”(注:《当代东方政治思潮》第676页。 )因此,所有人都要工作,凡是人民都要工作,也是平民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
4.国家主义 “国家主义”意指政府积极指导和参与经济活动。它是1929年提出的,其理论的支点是由国家干预经济。1937年2月5日,共和人民党对国家主义以3135号法形式公布,并作了解释:“在经济和制造业领域里,私人投资感到困难时,则以国家经营形式及更大力量来从事。即在允许私人资本经营的同时,凡关系到公共生活及国家的和更高的利益所及的行业,则由国家经营之。”(注:杨兆钧:《土耳其现代史》,云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7页。 )凯末尔的国家主义与自由放任主义相对应,“它是由土耳其自身需要所产生的制度,是土耳其所特有的制度。”凯末尔的“国家主义”,实际上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国家资本主义”。
5.世俗主义 “世俗主义”主要强调宗教与政治分离、宗教与司法分离、宗教与教育分离,宗教仅是私人信仰问题。早在1907年,凯末尔就提出“宗教事务应与国家事务分开”,反对宗教干预政治事务。1924年3月,他支持大国民议会的决定,废除哈里发制度和沙里亚法。 同年又将全部宗教学校停办。当然,凯末尔并不是要消灭宗教,而是让宗教具有在一个现代西方民族国家那种作用。
6.革命主义 “革命主义”,也有人称为“改革主义”。强调捍卫革命原则,提倡改革,反对盲目保守、满足现状和听天由命,反对停滞和倒退,主张学习现代西方社会的文明,抛弃东方过时的落后的社会文明。
以上六项原则或主义组成的凯末尔主义,是有机的统一体,缺一不可。共和主义是关于国家和政府的理论,是基础,是核心,是第一位的;民族主义主要强调国家的民族性,但是,不建设一个现代政府,也就不会出现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平民主义的落脚点是人民,它是关于人民地位的理论,虽和国家、政府有关,但主要讲人民;国家主义重点在经济,但经济不能离开政治,特别是它突出国家在经济领域的作用,因此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世俗主义讲宗教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核心是“三分离”,这也是从传统走向现代和建立现代国家所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革命主义,主要讲思想路线,要积极向上。
凯末尔主义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理论,是方针、政策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由于当时土耳其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阶级,因此代表这个阶级的理论——凯末尔主义,也是一个革命的理论。它指导了土耳其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并为后来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保障。同时它也是一个政治现代化理论,在它的指导下,土耳其政治现代化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凯末尔主义也有局限性,它虽讲人民平等,实际上作为人民主体的工人、农民的地位仍然十分低下,他们所得到的自由权利,仍十分有限;它虽然承认民族自决,但对其国内的库尔德人长期不承认其为一个民族。总之,这种理论具有不彻底性。
二、纳赛尔主义
纳赛尔主义的本质是包含着民主主义内容的民族主义。其形成经过了三个发展层次:埃及民族主义,阿拉伯民族主义和阿拉伯社会主义,这三个层次是一个递进的发展过程。第一个层次的埃及民族主义是纳赛尔主义的原型和基础;第二个层次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是纳赛尔主义的扩大和延伸;第三个层次的阿拉伯社会主义是纳赛尔主义的深化和完成。(注:参见彭树智《东方民族主义思潮》,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26—432页。)民族主义始终是三个层次的核心。纳赛尔主义对埃及的现代化,特别是政治现代化,起了重大的指导、规范、推动的作用。纳赛尔的主要著作有《革命哲学》、《埃及的解放》等。
1、埃及民族主义
埃及民族主义的核心“消灭帝国主义”、“建立一个自由和公正的民族国家。”主要的观点如下:
①民族尊严观 早在1935年9月, 纳赛尔在写给一个朋友的信中说:埃及“处于无可救药的绝望状态之中……埃及是不乏具有尊严的人的,他们不能听任自己象狗一般地死去,但是重建国家,使软弱和受屈辱的埃及人民能够重新站起来,象自由和独立的人们一样生活的人,在哪儿?尊严在哪儿?民族精神在哪儿?……我们的民族象穴居的人一样沉睡着。谁能唤醒这些甚至连自己是些什么人也不知道的可怜虫?”(注:安东尼·纳丁:《纳赛尔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1页。)这是纳赛尔第一次把尊严作为他的民族主义思想的主题详尽地加以论述。后来,特别在埃及共和国建立以后,几乎每一次在发表的演说和与人会见中,都提到尊严。那么,什么是尊严呢?纳赛尔指出:“我感觉万分的悲痛,专横的封建制度……除了从我们的血管吮吸我们的生命血液之外,再没有别的作为。还有比这更可恨的是这种制度从我们的血管里夺取了我们所有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而在我们心灵深处留下了一种需要我们长期斗争才能克服的影响。”可见,纳赛尔的尊严的含意,是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是民族意识,是民族觉悟。后来他教导军人们“懂得有一种必须保卫的东西,这就是尊严。”(注:分见纳赛尔《革命? 苎А罚澜缰冻霭嫔?956年版,第30页;《纳赛尔传》第31页。)由此可见,他视民族尊严是埃及和阿拉伯民族主义的首要原则。
②同时进行“两种革命”观 纳赛尔说:“现在,我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两种革命之中,……世界上每个民族都经历两种革命:一种是政治革命,就是从一个强加在他们头上的暴君的统治下或者从违反人民愿望而驻扎在祖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手中,恢复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利。另一种是社会革命,在这种革命中各个阶级之间进行斗争;当正义在一个国家的公民之间占优势的时候,情况才能安定。”(注:《革命哲学》第17、18页。)这是纳赛尔民族主义中的最重要思想。所谓政治革命,指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以及本国封建专制统治的民族民主革命;所谓社会革命是指在社会中实现公正和平等的民主革命。他又指出,埃及1919年的革命就是在两种革命之间失败的。
③控制住军队就可以取胜论 视军队为依靠力量,并凭借军队取得民族独立,建立民族国家的思想是纳赛尔民族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青年时代他就开始相信:“军队是决定埃及命运的唯一的力量,它可以使国家得到解放,人民获得自由。”(注:《纳赛尔传》第21页。)后来,他根据1919年革命后埃及局势的发展变化,大抓陆军,在陆军中建立“自由军官组织”。1952年“七月革命”前夕,他指出:“控制住军队,我们就可以取胜。”“把军队拿到手,我们就拿到了国王用以威胁人民的大棒。”(注:穆罕默德·侯赛因·海卡尔:《开罗文件》,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5页。)纳赛尔不接受一般资产阶级政党的非暴力原则,不迷信议会选举,只相信军队,相信暴力。
④“积极行动”论 纳赛尔在《革命哲学》中提出了“积极行动”的道路,旨在完成两大革命,建立自由富强的新埃及。什么是积极行动?他开始认为,“热情”就是积极行动;后来认为积极的行为,就是埃及的政治领袖们团结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他又认为政治暗杀才是积极行为;尔后,他找到了“七·二三革命”道路,认为这场革命是“一个发自人民的内心,表达人民的愿望,沿着人民已经走过的大道向前迈进的革命。”革命才是“积极行动”。最后,纳赛尔又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道路就是:政治的自由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