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公司研究
   中印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特点及优势比较      ★★★ 【字体: 】  
中印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特点及优势比较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5 19:52:43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一、引言

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研究与开发,即研发)是指以增加人类知识储备(包括涉及人类、文化、社会的全部知识)及运用这些知识储备进行新的设计为目标的、系统的创造性活动。跨国公司是全球R&D资金的主要源泉,虽然跨国公司倾向于将R&D活动限制在母国范围内,但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由于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R&D出现了不断国际化的趋势,其实质是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配置R&D资源。

国际知名管理咨询机构博思艾伦公司发布的最新《工程服务全球化》调查报告显示,到2020年全球用于R&D的费用将增至1.1万亿美元。报告称,由于欧美传统R&D基地工程技术人员匮乏,未来十几年全球R&D向亚洲转移的投入将增长15倍,投资额将飙升至2250亿美元。而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美国等国的跨国公司R&D海外投资的首选目的地。在对全球R&D支出最多的前1000家跨国企业的R&D战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2006年度全球创新报告》显不,在2000至2005年间,跨国公司在中国和印度的R&D投资增长了17%,大大超过日本的增幅3.8%和欧洲增幅5.2%。到2008年跨国公司设立的3/4以上R&D中心落户在中国和印度。

二、跨国公司R&D投资在中印的特点

从未有哪个经济体增长得如此之快及持续得如此之久,而且还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在过去十年间,中国的GDP增长平均达到9,1%,而印度则是6.1%。R&D的诱惑力在中国和印度持续上升。联合国贸发组织最近的调查表明: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R&D投资目的地,印度同样表现出色,排在第三位,。

中印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人口都超过十亿,属于传统的贫困农业国,地处亚洲,领土相邻,两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占世界劳动年龄人口总数的40%,两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8u/0(根据购买力平价PPP计算)。近二十年来,两国的经济增长率是世界其余地区增长率的两倍,两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支经济力量。

(一)在中国的R&D投资现状特点

1.增长速度快。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行为始于1993年,随后的十多年中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商务部的数据表明:截至2006年,世界500强企业中,已经有四百多家在中国建立了R&D设施,跨国公司以各种形式设立的研发中心超过980家。研发资金已经从1995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6%,上升到如今的1.3%。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司司长奥滕在2007年中国保护知识产权高层论坛上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研发投入国和最具吸引力的研发投资地。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显示:在2005年的476 000项专利申请中,80%的申请都来自国内申请人,其中在发明专利当中,国内申请人比例也超过了50%。在全球金融危机阴影仍未散去的2009年,跨国公司仍继续在中国设立R&D机构,说明了中国对于跨国公司设立研发机构的吸引力之大。2009年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雅虎宣布在北京成立全球研发中心。这是雅虎继美国桑尼维尔、印度班加罗尔之后设立的第三个全球研发中心,全球饮料与食品巨头卡夫公司在亚洲最大的饼干研发中心在苏州工业园正式落成,同时加大在中国开展教育和研发项目。而强生制药研发中心日前落户上海,这是继在中国设立了北京研发中心后的又一个R&D机构,以拓展其全球研究网络,同时该中心将作为亚洲区研发总部。芬兰的比克希集团(PKC Group)电子部2009年5月5日在苏州工业园区成立研发及技术支持中心,这是比克希集团首次在芬兰本土以外设置研发中心。

2.以合资为主且R&D倾向于市场适应性研究。据商务部的调研报告,有46%的跨国公司倾向于建立独立的R&D机构。目前,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大部分R&D项目都是以独资形式存在的。例如,投资1.55亿美元的摩托罗拉中国研究院、五年投资一亿美元的朗迅贝尔实验室、投资600万美元的三星通讯技术研究所、投资1.66亿美元的联合利华上海研究机构、六年投资8000万美元微软中国研究院和IBM中国研究机构等均采取独资形式。以独资形式存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适应东道国市场而设立,利用低成本技能和基础设施,执行母国R&D工程的一个部分,同时为了保护知识产权,会限制母公司与子公司及子公司之间的信息技术交流。也有一些是合资,但数量比较少.如联想与英特尔在2003年设立的R&D机构。这类R&D机构主要是作为跨国公司R&D的战略中心,居于全球R&D地位,与母国或其他子公司间的信息交流不会受到限制。

3.投资动机的复杂化。为了在中国市场获取独有的优势,世界R&D机构向中国的转移已经长期存在并已形成趋势。追求低R&D成本已不再是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转移R&D机构的主要动机,取而代之的原因是贴近市场和更为容易获得包括R&D人员在内的R&D资源。中国每年有25万名以上新毕业的大学生,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此外开发新产品时可更好适应这些新兴市场的需求。

4.母国来源以发达国家为主,行业、区位分布都很集中。目前对中国的R&D投资仍是以发达国家为主,且这一趋势暂时不会改变。国际知名管理咨询机构博思艾伦公司发布的最新《工程服务全球化》调查报告显示:美国、英国、日本和德国都把中国选择为未来R&D投资地点。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R&D机构行业分布与区位分布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如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等行业。设立R&D机构的地区则主要集中在中国经济发达,高校较多的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苏州、广州、深圳等。摩托罗拉公司已在北京、上海、天津、苏州、南京和成都等地设立了16个R&D机构,总投资超过4.5亿美元,研发人数超过1800人。通用电气在上海设立的中国技术中心则是其在美国和印度之外设立的第三个全球R&D机构。

(二)跨国公司在印度的R&D投资主要有六个特点

1.发展势头迅猛。跨国公司在印度设立R&D机构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在众多发展中国家中,虽然印度是接受跨国公司R&D投资历史较长的国家,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其快速发展还是近几年的事。1984年,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TI)率先打入了班加罗尔,设立了软件开发公司,开展软件开发业务。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在印度设立R&D机构的跨国公司并不多,到1997年只有三十家左右。但是截至2006年,有150多家跨国公司在印度建立了R&D机构,可见其增长速度之快。印度正在成为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的新的增长点。

   

2.母国来源以美国、欧洲国家和日本为主,投资方向集中在IT、制药和化学产业。在印度设立R&D机构最多的是美国跨国公司,其次是欧洲和日本的跨国公司。IT产业是吸引跨国公司R&D机构最多的部门,全球IT巨头几乎都在印度设立了自己的R&D机构。制药业是跨国公司在印度设立R&D机构较早也较多的行业,美国的礼来公司等知名的跨国公司都在印度设立了R&D机构,在化学行业设立R&D机构的跨国公司有英荷联合利华、尤莱福公司等。此外,食品、汽车、机械行业和生物技术行业也有一些跨国公司设立R&D机构,包括亨氏、麦当劳、阿拉特斯等。但是近年来,随着印度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印度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把眼光投向印度的经济命脉——电信、交通、能源等领域。

3.R&D机构规模较大,在跨国公司R&D体系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与跨国公司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R&D机构相比,设在印度的R&D机构具有规模大、地位高的特点,其中有不少是跨国公司在其母国以外最大的R&D机构。例如,通用电气公司的John F Welch技术中心、甲骨文印度开发中心(IDC)、i2技术公司的印度R&D中心、飞利浦创新园区(PIC),SAP印度R&D中心以及德州仪器公司在印度的R&D中心等都是其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公司风险投资(CVC)三阶段的战略价值创造

  • 下一篇文章:驰名商标作为破产财产的处理方式-从三鹿破产案谈起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中印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特点及优势比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中印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特点及优势比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探索期货公司的定位与差异化经营的...
  • ››探索民营上市公司的融资治理问题
  • ››选择可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行权的权...
  • ››论述一人公司对传统公司法的冲击
  • ››对国内外有关债权治理功效的相关研...
  • ››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效率
  • ››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对公司治理架构的...
  •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规定的法...
  • ››浅论影响独立董事制度功效的因素
  • ››非营利法人治理对公司治理的借鉴与...
  • ››中印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特点及优势...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