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说课提纲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1)从整个经济常识角度看:基本国策。 (2)从本课内容来看:联结点,承上启下。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三个原因(2)能力目标:三种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现实美,创造美;改革开放的意识;(4)教学重点: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依据:符合国情,可建立知识间的联系。(5)教学难点:经济国际化。依据:首先、从它的产生来看,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其次、从它的内容来看,掌握起来有一定困难。再次、从它的本质来看,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二、教法学法:
1、教法: 2、学法:
(1)情境教学法。 (1)知识再现法: (2)案例教学法。 (2)问题探索法:(3)演绎归纳法: 3、教学手段:多媒体; 三、学情分析:
1、 对有关知识有了解,但不全面,有待于深化。 2、渴望成功体验,渴望了解社会。 四、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将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查(已经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国企业及已经在国外开展业务的中国企业有哪些)。 (二)导入新课:
1、调查成果汇报展示。 2、激趣导入。 (三)学习新课: 1、突出重点:(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1)方式手段——漫画、故事;表格填充;举例论证;(2)方法运用——情境教学法;知识再现法;(3)实现目标——知识(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情感(领会合乎规律的现实美) 2、突破难点:(经济国际化) (1)方式手段——新闻播报(录音);表格填充;讨论;举例分析; (2)方法运用——案例教学法;问题探索法; (3)实现目标——知识(历史经验) 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 情感(领会合乎规律的现实美) 3、作用概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1)方式手段——设疑自学;图表分析;(2)方法运用——演绎归纳法; (3)实现目标——知识(现实需要) 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领会合乎规律的现实美) 4、结论概括:(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基本国策) (1)方式手段——图片展示; (2)方法运用——讲解法; (2)实现目标——知识(基本国策) (四)评价提高:
1、反馈练习: (1)形式——单选题+图表分析题; (2)方法——知识再现法;演绎归纳法; (3)目标——学情调查; 2、小结: (1)形式——知识网络图; (2)方法——知识再现法; (3)目标——知识(理解知识) 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树立改革开放的意识) 3、布置作业: (1)建立第一节的知识网络图; (2)写政治日记;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