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政治初三政治教案
   谈谈中学政治教学中的事例讨论-教学教案      ★★★ 【字体: 】  
谈谈中学政治教学中的事例讨论-教学教案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7-16 20:24:45   点击数:[]    


谈谈中学政治教学中的事例讨论

       中学政治教育注重在知识的传授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其中我觉得分析问题的能力是首要的,所以有必要对中学政治教学积极地开展教学法的研究.为开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明天而努力。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妥当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学业的提高。实例讨论的教学法能把实际例子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有现实生活中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来论证课本原理,能达到巩固书本知识,扩充学生知识容量,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又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的教学效果,一种是课堂教学中的讨论,这要求教师应该能有效的引导学生的思路.二是分小组讨论,这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三是辩论式的事例讨论.政治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对事例讨论必须要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就要精选实例。就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掌握大量真实、精确、成熟的实际例子。真实是指确实发生过的事。因为只有真实的例子才能作为科学讨论的依据,使教师能够说服学生。当然真实性并不排斥假设和推论。假设和推论作为论证手段,也必须以真实的事例为中心进行发挥,而不能胡乱的猜测,只要能够具体地说明某一问题而不是偏离主题就可以了。精确是真实性的内在要求,同时精确度也包括能够和课本上的原理准确的结合起来构成科学的事例,成熟是指所选用的例子最好是发生的或者是已经有了定论的例子,因为这样教师在指导学生讨论时才有一定的方向性.当然,对于哪些正在讨论的事例也可以拿到教学中来,但是对同学们来讲有一定的难度.
       
其次就要精心筹划。教师在备课中对每一个具体事例用在哪里?怎么用?如何表态?讨论到什么程度等问题都要精心设计,充分考虑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来严肃性,精确计算例子在教案中的比例,有必要时还要考虑课堂上各类突发问题的应付方法和补救手段。对那些一个事例要用多个原理说明的更要考虑周全,充分弄清原理与实例之间的各种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逻辑联系。
     然后就是实际中的教学工作了,
  课堂教学是备课的延伸,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实例讨论教学法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课程教学的目标要全面化、素质化,体现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的有机统一。所谓"讨论法"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理论或实际问题展开辩论,相互学习,以求得认识的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法对中学思想政治课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专题:可持续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观-教学教案

  • 下一篇文章:教学生活化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学教案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谈谈中学政治教学中的事例讨论-教学教案”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谈谈中学政治教学中的事例讨论-教学教案”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以学生为本 科学执教-教学教案
  • ››事物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教学教案...
  • ››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教学教案...
  •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教案
  • ››国民收入的分配教学目标-教学教案...
  • ››教案设计(5.1.1国民收入的分配)-教...
  • ››教案设计(5.1.2财政收入和支出)-教...
  • ››示范教案一(7.2.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 ››示范教案一(7.2.1家庭消费的内容)-...
  • ››从一个农民的收支看和谐社会-教学...
  • ››谈谈中学政治教学中的事例讨论-教...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