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政治初三政治教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教学教案      ★★★ 【字体: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教学教案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7-16 20:22:50   点击数:[]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他说,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对于“小康”,我们并不陌生,上个世纪末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部、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今天,我们在生活中就能感受到小康生活,但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去分析)。而十六大中提到的则是一个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最关键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了明显增强。而总起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三个方面的目标,一起来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话题。
  第一部分:知识网络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十六大摘要: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注:提供十六大内容的摘要,其目的不是让大家去识记,而是要求我们能够运用所学内容对上述观点进行理解。)
  ㈠基本目标:
  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㈡基本内容:
  ⑴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
  ⑵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⑶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⑷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①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③切实加强扶贫开发工作,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⑸……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十六大摘要: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㈠基本目标
  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㈡基本内容
  ⑴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⑵必须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⑶必须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和睦团结。
  ⑷……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十六大摘要:
  &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㈠基本目标:
  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主要特点)
  ㈡基本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⑴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⑵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⑶不断繁荣社会主义文学艺术。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有一个宏观的整体的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尤其是在开卷考试下,我们一定要对书本知识有一个宏观全面的认识,在把握纲的前提下对一些重点知识再进行深入地理解。下面我们就结合一些具体的重要考点,去认识思考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第二部分:现象思考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这部分内容对中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一些,而且其中不少内容难以理解,因此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就知识而知识的枯燥理解,应多观察我们身边的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正确认识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认识。这不仅是开卷考试的基本要求,更是我们适应社会、不断成长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素质。
  本部分的不少内容在上一讲“认识国情,了解国策”中已经有所涉及,如经济方面的“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政治方面的“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文化方面的“以德治国”“科教兴国”战略等,在这里我们就不再赘述,下面我们通过身边的一些现象去感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其它一些重要的内容。
  思考一:网络双刃剑(文化领域)
  作为高科技产品,网络具有“双刃剑”的性质,一方面它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效率与快乐,使人们的交流或互动空前开放;另一方面它也会对人们自身造成消极效应、甚至危险:一是它本身隐含着放任自由,给以往的法律、道德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困境(网络信息中的有毒文化如黑色文化、色情文化、暴力文化等,还有网络黑客现象)。二是网络让人痴迷甚至难以自拔的危险(尤其是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代文明病。
  2002年6月16日,北京海淀区“蓝极速”网吧发生大火,造成24人死亡,十多人受伤。
  2002年7月31日,南投县一名15岁少年,从网吧回家时,因遭受祖母斥责,竟持刀将祖母刺死。
  2002年9月15日,安康一少年在通宵上网后死在网吧。
  2002年11月4日,一名12岁的男生自盗奶奶家中10万元巨款在网吧里沉迷9天9夜。
  ……
  现象思考:
  ⑴针对材料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以及这一现象产生的危害。
  ⑵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网络文明建设。
  首先,分析材料,寻找原因,思考危害(略)。
  其次,如何正确看待这一现象(双刃剑)。
  国家:完善政策和制度,加强立法,如2002年11月5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中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和居民住宅楼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
  社会:加强管理,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如2001年团中央、教育部等七单位,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学校:加强教育,据悉,全国已建立6000多个校园网。
  家庭:加强督促,和孩子一起上网。
  自己:想一想,应如何做?(以学习为重,提高素质,遵纪守法,上网有度,严格自律,加强自我保护等)
  由网络文化我们还想到了对校园文化的思考。
  ——某些以色情、暴力为主要题材的“口袋书”、“脏话贺卡”、“恐怖玩具”等在校园内流行。
  ——某些影视作品和非法出版物,大肆宣扬黑社会的恩仇打斗,畸形情爱,僵尸鬼怪。
  ——算命等迷信活动……
  自我思考:采取调查等方式,了解自己所在地区文化和校园文化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一文化环境对自己成长的不利影响,并就如何改善文化环境,提出和交流各自的建议。
  在对上述现象的认识过程中,主要运用有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同时也要用到初二法律常识的有关知识和初三第九课的有关内容。
  思考二: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经济领域)
  近几年全社会每年可提供的就业机会在800万个左右,实际劳动力供给每年在2000万个左右,供需矛盾原本就突出。但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企业富余人员进入了下岗和失业的高峰期,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城镇就业难度很大。近几年来再就业率在逐年下降,1998年为50%,1999年为42%,2000年为35%。由于大量职工下岗、失业,新增劳动力无法就业,没有收入或收入减少乃至中断,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进入了贫困的行列。
  (分析一些同学家庭的就业现状,包括一些企业效益低下,企业效益下滑,甚至亏损、停产、半停产,影响职工工资水平和福利水平的提高,致使一部分职工家庭收入下降,成为城镇贫困人口。)
  现象思考:
  ⑴结合材料客观分析下岗失业的原因。
  ⑵下岗了,怎么生活?
  首先,分析原因,正确认识这一现象(从材料中得出结论)。
  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析: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坚持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企业富余人员进入了下岗和失业的高峰期,这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结果。
  从劳动力就业供需矛盾分析:我国人口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
  从下岗职工自身的因素分析:一是就业观念的陈旧(对一些职业怕脏、怕丢人),二是自身素质的低下,首先心理素质脆弱,下岗后失落感加重,自卑感增强,有的甚至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其次是个人文化素质较低,无法掌握再就业所必需的技能和本领,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需要。
  其次,正视现实,正确对待这一现象。
  一是从国家的角度分析:从“三个代表”的高度充分重视。江泽民同志指出,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我国扩大再就业的五项措施:一是要结合本地实际,有组织开发一批适合下岗失业人员从事的就业岗位;二是要有针对地开展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三是要充分重视职业培训,帮助下岗职工掌握再就业技能和本领;四是要积极开展再就业援助;五是要继续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基本职能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教学教案

  • 下一篇文章: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教学教案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教学教案”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教学教案”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以学生为本 科学执教-教学教案
  • ››事物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教学教案...
  • ››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教学教案...
  •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教案
  • ››国民收入的分配教学目标-教学教案...
  • ››教案设计(5.1.1国民收入的分配)-教...
  • ››教案设计(5.1.2财政收入和支出)-教...
  • ››示范教案一(7.2.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 ››示范教案一(7.2.1家庭消费的内容)-...
  • ››从一个农民的收支看和谐社会-教学...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初...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学教...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教...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