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阅读指导杂文收录
   “小组讨论”的几点思考      ★★★ 【字体: 】  
“小组讨论”的几点思考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16:56:46   点击数:[]    

“小组讨论”的几点思考

    丘小霞

 

新课程着重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绝大多数老师在上课时有意识地使用小组讨论这一教学形式(特别是在公开课中),是把这种教学形式看成是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许多人认为课堂教学中若没有小组讨论,就不是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就没有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听课者也往往以此作为衡量新课程教学与传统课型的标准。

在所见到的公开课(或课例)中,我认为许多教师在使用小组讨论这一教学形式时,出现了几种错误倾向:

1、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足,讨论难于真正实现教学目标。一位教师在执教《乡愁》(佘光中)时,学生朗读后,让学生谈感受进行小组讨论,几分钟之后,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不一会儿,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这位老师在安排课堂讨论时忽视了讨论之前的充分准备,尤其是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充分,问题一提出来,马上就让学生进入讨论状态。实际上正因为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讨论就难以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目标也就难以达成。要么学生的讨论只停留在表面上,最后老师不得不越俎代庖;要么极少数精英学生成了讨论的主角,而其它学生成了配角,讨论的效果大打折扣。

2、课堂小组讨论的成员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及相关要求。许多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时,对小组成员应担负的角色没有定位,缺乏明确的分工。学生不知道怎样讨论,以为只要说了话就算是讨论了,表面上看来非常有课堂气氛,实际上只是一种形式,为讨论而讨论。教师只注重个别精英同学的精彩发言,而忽视了同学们是怎样讨论的;是不是每个成员参与讨论了?在讨论中是否有交流,是否有补充、有争议?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是不是都在讨论中提高了认识,拓宽了思想?经过讨论是不是形成了一个小组意见。这些都是教师必须关注的,否则这一环节就成了课堂教学中的点缀与摆设。

如果在实施课堂小组讨论前,成员进行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学生都要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就能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此外,要让学生懂得讨论的要求,在讨论中,不但要在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发言,还要做一个虚心的倾听者,在倾听中,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思考他人的长处与不足。只有在讨论中让学生有明确的分工,并具备了倾听、尊重、平等和合作等意识,课堂中实施的讨论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3、教师对讨论的结果不能很好地予以点评和总结。听课过程中,常看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只是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发言,不太注重通过相互交流提高自己。因此每位学生发言后,教师应用一两句话点评,及时给予肯定。点评的内容是发言学生思考的角度、主要观点或发言中闪亮点,帮助学生获取、组织评价信息的过程。它可以提示学生注意别人发言的内容,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引发思想碰撞,或启发学生发现,吸取别人的长处,相互学习。讨论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尽可能将评判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来总结归纳,也可以鼓励学生与老师共同评判。在与学生共同进行评判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之间在观点上的分歧之处,激励和启发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从而激起学生更大范围内的深入讨论与反思。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不失时机地逐步引导学生对结论进行归纳整理。

课堂小组讨论作为一种契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方式,已全面地走进我们的课堂,广受老师的青睐。它不仅能促进学生思想的发展,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以上的几点看法,有助于我们在组织课堂讨论中取得更大的效益。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感受古诗魅力 加厚文化底蕴

  • 下一篇文章:于漪:弘扬人文 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小组讨论”的几点思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小组讨论”的几点思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
  • ››单音词和双音词
  • ››新课程下怎样评课
  • ››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五步曲”
  • ››初中生精神家园的建构势在必行——...
  • ››解读新课标发言稿
  • ››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再造艺术
  • ››浅谈中学生口语训练的途径
  • ››班规
  •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